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级配碎石配合比+混凝土配合比计算步骤

级配碎石配合比+混凝土配合比计算步骤

一、级配碎石配合比设计:1、根据筛分确定掺配比例, 根据掺配比例做击实试验 5个,取其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

无水泥的级配碎石 1、例:0~5mm : 5~10mm : 10~20mm : 16~31.5mm =40 : 30 : 15 : 15最大干密度为2.3kg/m i 级配碎石单方用量为: 最优含水率为5.2%0~5mm2300 X 0.40=920 kg 5~10mm 2300 X 0.30=690 kg10~20mm 2300X 0.15=345 kg 16~31.5mm 2300 X 0.15=345 kg 水 2300X 0.052=120 kg 有水泥的级配碎石2、例:0~5mm : 5~10mm : 10~20mm : 16~31.5mm =40 : 30 : 15 : 15 最大干密度为2.3kg/m i 最优含水率为5.2%水泥掺量为5% 级配碎石单方用量为:粗骨料总质量为: 2300 -( 1+0.05 ) =2190 kg 水泥2300-2190=110 kg 2190 X 0.40=876kg 2190 X 0.30=657kg 2190 X 0.15=328kg 2190 X 0.15=328 kg 、基准配合比设计步骤:根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 55-2011 例题:已知假定容重为 2400kg/m 3,碎石为5~20mm 、单掺粉煤灰20%、减水剂掺量为 1.0%时的减水率为22%、以塌落度为180mm 、砂率以33%为基准、设计混凝土配合比1、计算混凝土配制强度: f cu,o 》f cu,k+1.6546=40+ 1.654 X 5.0=48.2 Mpa2、 查表5.2.1-2用水量为:基准用水量=215+ (180 — 90)十 20 X 5=238 kg 掺外加剂用水量=238X( 1 — 0.22 ) =186 kg3、 查表5.4.2砂率为:33 +(180— 60)十 20=39 %4、 根据混凝土配合比计算:水胶比计算公式为:人UM +©廊f hW/B=(0.53 X 0.85 X 1.16 X 42.5) - (48.2 X 0.53 X 0.85 X 0.20 X 1.16 X 42.5)=22.21 - 52.64=0.425、 根据水胶比计算胶凝材料用量:B=186 - 0.42=443 kg单掺粉煤灰 20% F=443 X 0.20=89 kgC=443 — 89=354 kg6、 砂石总质量等于:2400— 443 — 186=1771 kg 根据表计算得砂率:39%S=1771 X 0.39=691 kgG=1771 — 69仁 1080 kg7、 外加剂掺量为胶凝材料的 1.0% W 外=443X 0.01=4.43 kg0~5mm5~10mm10~20mm16~31.5mm水2300 X 0.052=120 kg C40.8、基准配合比比例C:F:S:G:W 夕卜:W=354 89: 691 : 1080:4.43:186=1:0.25:1.95:3.05:0.012:0.534- °・1混凝上配制强度应按下列规定确定:1当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小于C60时.配制强度应按下式确定:fcu.o M «Au・k + 1・ 645b (4・ 0. 1-1)式中:/cu.o -------- 混凝丄配制强度(MPm卄•/■".k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強度标准值,这里取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值(MP R)5。

- 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

2当设计强度等级不小于C60时,配制强度应按下式确定:—/空呼 A • 15/cu・k (4. 0. 1-2)4- °- 2混凝土强度标准差应按下列规定确定:1当具有近1个月〜3个月的同一品种、同一强度等级混艇土的強度资料・II 试件组数不小于30时.其混凝土强度标准差b应按下式计算:式中:,——混凝土强度标准差$fz——第,组的试件强度(MPa);加3 ------ w组试件的强度平均值(MPa);“——试件组数。

对于强度等级不大于C30的混凝土,当混凝土强度标准差计算值不小于3. OMPa时’应按式(4.0.2)计算结果取值;当混瓏土强度标准差计算值小于3. OMPa时,应取3. 0MPa o对于强度等级大于C30且小于C60的混凝土・当混凝t•强度标准星计算值不小于4.OMPa时・应按式(4.0.2)计算结果取值;当混凝土强度标准差计算值小于4. OMPa时,应取4. OMPa。

2当没有近期的同一品种、同一强度等级混凝土强度资料时.其强度标准差/可按表4・0・2取值。

5混凝土配合比计算5・1水胶比5.1.1当混凝土强度等级小于C60时,混凝土水胶比宜按下式计算:W/B = 7—••(5.1.1)Jcu.O 十式中:W/B—混凝土水胶比;5、心回归系数,按本规程第5.1.2条的规定取值;A 胶凝材料28d胶砂抗压强度(MPa),可实测,且试验方法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GB/T 17671执行;也可按本规程第5. 1.3条确定。

5. 1.2回归系数(%、%)宜按下列规定确定:1根据工程所使用的原材料,通过试验建立的水胶比与混凝土强度关系式来确定;2当不具备上述试验统计资料时,可按表5.1.2选用。

表5.1.2回归系数 a.、)取值表5.1.3当胶凝材料28d胶砂抗压强度值(/Q,无实测值时,可按下式计算:上二电厶(5.1.3)式中:彳、\ 粉煤灰影响系数和粒化高炉矿渣粉影响系数.' 川按1.3选用;人——水泥28d胶砂抗压强度(MPa),可实测,也可按本规程第5.1.4条确定。

表5.1.3注:1采用1级、II级粉煤灰宜取上限值!2艮用S75级粒化庇炉矿林爪取下限值・采用35级粒化奇炉矿渣粉宜取t限值,采用S105级粒化高炉矿濟粉可取上限借加0.05;3当趙岀表中的掺唯时,粉煤灰和粒化高炉矿渣粉够响系数应经试脸确定。

5.1.4当水泥28d胶砂抗压强度(人)无实测他时,可按下式J _ ——一 _ _ ~ i I _ ~计算:fa — X f iv.g (5・1・4)式中:人水泥强度等级值的富余系数,可按实际统计资料确定;当缺乏实际统计资料时,也可按表5.1.4 选用;g—水泥强度等级值(MPa)。

表5.1.4水泥强度等级值的富余系数(兀)5.2用水量和外加剂用量5.2.1每立方米干硬性或塑性混凝土的用水量(仏J 应符合 下列规定:1混凝土水胶比在0・40〜0・80范围时,可按表5.2.1-1和 表5・2・卜2选取;2混凝土水胶比小于0・40时,可通过试验确定。

表5.2.1-1干硬性混凝土的用水t (kg/m 3)*5.11-2IJkg/m 3)注:1本表用水就系采用中砂时的取值,采用细砂时•毎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駅可增加5kg^l0kgi 采用粗砂时•可减少5kg-10kg»2新矿物廳料和外加刑时「用水植应相应调他5.2.2掺外加剂时.每立方米流动性或大流动性混凝土的用水 ft (%o )可按下式计算:加诫=加爲(1 一® (5.2.2)式中:弘。

一计算配合比毎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kg/n?); 加I —未掺外加剂时推定的满足实际坍落度要求的毎立 方米混凝土用水tt*(kg/m 3),以本规程表5二2:卜 2_^_90mm W 落度的用水量为基础,按每增大 2$!!巴期落度相应增加5 kg/m 3用水輦来计算, 呂坍落度增大到180mm 以上就随坍落度相应 增加的用水地可滅少。

■B—外加剂的减水率(%),应经混凝土试验确定。

5.2.3每立方米混凝土中外加剂用量(〃讪)应按下式计算:m韵二「(5. 2.3)式中:加汁算配合比每立方亲混凝上中外加剂用呈(W);皿计傅配合比每立方米混凝土中胶凝材料用址(kg/irf), 计算应符合本规程第5・3・1条的规定;A 外加剂掺量(%bJ^混疑上试验确定。

5.3胶凝材料、矿物掺合料和水泥用量5.3.1毎立方米混凝土的胶凝材料用量(〃心)应按式(5・3・1)计算,并应进行试拌调整.在拌合物性能满足的情况下,取经洗合理的胶凝材料用量。

(5.3.1)m^ = w7B式中:〃加——计算配合比每立方米混凝土中胶凝材料用就(kg/m3);叫计算配合比毎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kg/m3);W/B——混凝土水胶比。

5.3.2毎立方米混凝土的矿物掺合料用量(〃细)应按下式计算:zwfo =皿件(5.3.2)式中:〃细一计算配合比毎立方米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用愷(kg/m3);A—矿物掺合料掺量(%),可结合木规程第3.0.5条和第5・1・1条的规定确定。

5.3.3每立方米混凝上的水泥用量(加J应按下式计算:加心=加to—(5.3.3)式中:加co——计算配合比每立方米混擬土中水泥用童(kg/rrf)。

5.4砂率5.4.1砂率£)应根据骨料的技术指标、混擬土拌合物性能和施工要求,参考既有历史资料确定。

5.4.2当缺乏砂率的历史资料时,混凝土砂率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坍落度小于10mm的混凝土,其砂率应经试验确定;2坍落度为10mm〜60mm的混凝土,其砂率可根据粗骨料品种、最大公称粒径及水胶比按表5.4.2选取;3坍落度大于60mm的混凝土.其砂率可经试验确定,也可在表5.4.2的基础上,按坍落度毎增大20mm、砂率增大1% 的幅度予以调整。

表5.4.2混凝土的砂率(%)注:1本表数値系中砂的选用砂率.对细砂或粗砂,可相应地减少或增大砂率; 2采用人工砂配制混凝土时.砂率可适当增大;3只用一个单粒级粗骨料配制混凝土时.砂塞应适当增大.5.5粗、细骨料用量5.5.1当采用质量法计算混凝土配合比时,粗、细骨料用量应按式(5.5.1-1)计算;砂率应按式(5.5.1-2)计算。

加io+加①+加於+加⑷+加吨=叫(5.5.1-1)A = 一晋一X 100% (5.5.1-2)加go十加4式中:7%——计算配合比毎立方米混凝土的粗骨料用址(W);〃心一-计算配合比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细骨料用蚩(kg/m3);—砂率(%);叫P—-毎立方米混凝土拌合物的假定质量(kg),可取2350kg/m J〜2450kg/n? 04 5.5.2当釆用体枳法计算混凝土配合比时,砂率应按公式(5・5•卜2)计算,粗、细骨料用量应按公式(5.5.2)计算。

处+ 〃他+如+处+处!+0・弘=](5.5.2)化Pi«化化式中:化水泥密度(kg/m3),可按现行国家标准《水泥密度测定方法》GB/T 208测定,也可取2900kg/m3〜3100kg/m3;&矿物掺合料密度(kg/n?),可按现行国家标准冰泥密度测定方法》GB/T 208测定;仕粗骨料的表观密度(kg/m)应按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旌》JGJ 52测定;代细骨料的表观密度(kg/nr),应按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士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 52测定;Pw——水的密度(kg/n?)9可取1000kg/m\—混凝土的含气量百分数,在不使用引气剂或引气型外加剂时,a可取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