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生选择考研与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大学生选择考研与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问题
学校支持
老师支持
不支持
没感觉
考研
64
8
1
17
就业
84
7
1
19
待定
51
14
1
17
总和
199
29
3
53
比例
70.07%
10.21%
1.06%
18.66%
分析:约有70%的学生认为学校很支持本专业学生考研,有小部分同学对学校的的考研支持情况没感觉,说明班主任各任课老师对考研的指向工作相对到位,但还是有部分欠缺。外界的环境会对个人造成影响,受到支持和鼓励会促使各位同学在考研路上坚定信心。
再者,多数学生认为社会经验比学历更为重要,知识和能力积累基本满足需要即可;若一时找不到工作,大多数学生也不会选择考研深造,即考研后所锻炼的能力或者知识在他们心中不重要。另外,对今后发展方向不明确的学生也不在少数,由此推断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方面的引导需要进一步加强,应该让同学们趁早决定好目标以便更好地准备。
2.
问题
大一
大二
大三
大四
总和
研究学习
20
11
4
4
39
工作更有优势
32
22
7
7
68
家庭因素
12
0
0
5
17
研究生工资高
18
0
2
10
30
就业形势不乐观
8
1
5
5
19
随大流
0
0
0
1
1
其他
1
0
2
0
3
分析:此题考查同学们的考研动机。由图可知,约38.4%的学生考研是方便找工作;仅约22%的学生考研是真正为了研究学习的。说明多数学生认为,考研不只是单纯地汲取知识来充实自己,更多的是为自己找寻好工作的一种手段,其真正目的在于就业。另外一部分同学是以考研为筹码增加日后工作工资,也不以学习为目的。除一年级新生以外,其他年级在各个选项上的数据情况类似,因此在选择考研与就业选择方面,我们可以认为更多同学倾向于为未来就业做准备,少数同时也想要进一步提升发展自己,大家考研的动机较为统一合理。
以上就是经济专业各年级学生对于考研的基本人数情况。
问题1:当前您对经济学这个专业是否喜爱?
很喜欢
喜欢
不排斥
不喜欢
不清楚
考研
12
32
36
9
3
就业
3
16
79
14
6
待定
3
19
47
14
4
总和
18
67
162
37
13
比例
6.06%
22.56%
54.55%
1专业的喜爱程度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目前专业的学习学风情况。有数据可知绝大多数学生都不排斥本专业,但是选择“很喜欢”或者“喜欢”的比例并不乐观。值得发现的是,在具有考研意向的群体中,喜欢本专业的人数相对较多,也反映了考研的意向与目前的学生喜爱程度有关,学生热爱所学专业的愿意进一步提高发展自己;在就业意向群体中,很大一部分同学对于专业没有特别的感受,即不排斥。待定群体中,喜欢和不喜欢的人数相近。
小结:通过对调查问卷的部分统计整理,本组初步了解了嘉兴学院商学院经济专业学生大致的考研意向人数和就业意向人数,以及对于就业和考研的动机、心态、客观条件、存在的问题和困惑。就已有的数据来看,选择直接就业或创业的人数比有考研意向的人数多;且许多学生选择考研的目的也是换取名校文聘,以找到更好的工作;若有知名大公司聘用,会放弃考研。由此看出,较多学生的考研意志不坚定,动机背离了考研的真正意义。学校应当在动机方面加强引导作用,让同学有充分的动力坚定考研的信心。
我们共发放问卷370份,收回有效问卷308份,回收率约83%。(除大四部分学生外出实习无法及时完成问卷外,还存在分发时间为上课期间的课间休息时段导致的学生外出或者请假的情况,使得回收率低于优秀水平。);另有一份调查对象为已毕业的10届经济专业学生的网上问卷,由于实际回收份数过低,该数据无多大参考价值,于是本组决定将该部分调查作废。
问题
分析:此题回答较为集中。绝大多数人认为研究生比本科生优秀;且若为重点院校的研究生,则更为优秀。即研究生的优秀程度在专业学生群体中已经基本达成共识。这题也间接反映了即使大部分人认为研究生更优秀,但是却并不是大多数人会选择考研,即个人追求不同并不是认为考研没意义,只是考研不适合自己。问题3:您认为学校对考研的支持力度如何
问题
悲观
较悲观
较乐观
乐观
考研
23
31
27
10
就业
36
44
33
5
待定
22
32
20
12
总和
81
107
80
27
比例
27.46%
36.27%
27.12%
9.15%
分析:约63.72%的学生对当前经济专业学生的就业形势感到悲观,其中,该选项的人数在选择考研的群体中占了约59.3%;就业者占了约67.8%;待定者则占了约62.8%。从这点可以间接反映出同学们对于未来的就业形势还是十分悲观的。相对于目前大量的应届毕业生和少量适合的应聘岗位情况,大家相对有一部分长远的顾虑。
调查时间:2014.10.09-2014.10.12
(二)
截至2014年11月初,经过努力,本组完成的内容有制作、发放、回收以及部分统计调查问卷。最终问卷包括4个组成部分,分别是基本信息必填模块,考研模块,就业模块,其他模块,总共20个选择题,一个自由开放题,被访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填写某一模块。在对回收后的问卷进行整理后,下面就这几大板块进行我们的结题报告:
3.针对经济学专业,分析学生在选择考研或者就业时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关对策,以提高考研率及就业率。
二、研究成果
(一)
为了全面、正确地了解我校大学生的考研就业情况,尤其是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对于考研和就业的看法,我们通过抽样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形式,以嘉兴学院经济学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一次问卷调查。本次调查范围是嘉兴学院经济学专业的学生,采取全面调查方式,对大一至大四各班同学进行问卷发放,得到的调查数据真实可靠,具有一定代表性。
大学生选择考研与就业情况的调查报告
——就嘉兴学院经济专业的调查
一、研究目标
1.通过调查了解大学生考研或就业的心态以及各种影响就业考研的主客观因素,帮助大学生理性地在考研和就业之间做出选择;
2.面对高校,对目前嘉兴学院经济学专业面临的考研和就业问题做出归纳总结,并构建出一套大学生考研和就业的指导体系,促进学生工作的精细化和人情化,为高校的教案管理和学生工作提供帮助;
1.
大一
大二
大三
大四
总数
比例
考研
48
18
14
14
94
30.42%
就业
21
34
26
45
126
40.78%
待定
22
26
21
20
89
28.80%
分析:就目前各专业的考研比例分析,除大一,目前已掌握的考研人数基本符合调查结果,调查真实性较高。由图表可得,大一具有考研意向的人数最多,远远大于其他年级的人数。随着年级的升高,具有考研意向的人数呈下降趋势。同具有就业意向以及仍待定的人数相比,大一想考研的学生人数也是明显高于其他两种选择。然而其余三个年级,选择考研的人数均比就业、待定人数少。相反,就业人数随年级的升高而波动上升。大四具有就业意向的人数占了57%,比例为四个年级中最高。此外,各个年级对自身未来方向仍不明确的学生也不在少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