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马铃薯田间管理技术

马铃薯田间管理技术

马铃薯田间管理技术
马铃薯产量高营养丰富,是重要的粮食、蔬菜及经济作物。

但近年来种植马铃薯产量并不高,主要是种植农户不了解掌握马铃薯的田间管理技术,现就如何进行田间管理介绍如下:
(1)除草:播后苗前选用扑草浄和乙草胺除草。

扑草净切忌在刚拱土时用,对苗有害。

播后苗前或刚出苗的可用施田扑除草,为了防治早春温度低除草效果不好,可先用温水把药化开,激活药性。

(2)查苗补苗:马铃薯缺苗严重影响产量,缺一株减产该株实际产量的50-70%,所以出苗后发现缺苗,要从多株苗上分离进行补栽。

(3)水分管理:出苗后马铃薯抗旱能力比较强,相当于谷类作物,发棵期前,苗高15厘米以下一般不要浇水,以利蹲苗,避免造成植株徒长(特殊干旱适当少浇水)。

结薯期开始浇水,一般在初花、盛花、终花浇三次水,保持地面湿润,切勿大水漫灌。

开花结束可适当控水,并保持供水均匀,浇水总的原则是小水勤灌,不要没垄,如果大水漫灌会使土壤发硬板结,土壤通透性不好。

此时正是块茎增长期,易出现畸形,也影响块茎生长。

若遇大雨要及时排水。

收获前10-15天禁止浇水。

(4)培土中耕:
1)在上茬垄的垄沟栽培的,在出苗期苗出齐时,对苗眼培一次土,覆土6-7厘米成垄。

培土增温防止倒春寒。

2)在发棵期即苗15cm左右时培第二次土,这次要浅培土,以提高地温,促进匍匐茎增加,匍匐茎越多结薯越多,是决定结薯多少的关键时期。

3)早熟品种只培2次土。

晚熟品种在结薯期即苗20cm左右时进行第三次培土,这次要多培,一般6cm左右,加厚增宽垄台,为块茎膨大提供良好条件。

此次培土主要起到降温作用,温度低些,马铃薯结的多、易膨大。

齐苗时进行第一次中耕,深度8-10厘米,10-15天进行第二次中耕,需浅些;现蕾开花期进行第三次中耕比第二次更浅。

后两次结合培土,先培土3-4厘米,后4-5厘米,总培土不超过10厘米。

(5)追肥:早熟品种习惯上一般不追肥,但有灌溉条件的或晚熟品种可在出苗后结合灌水追一次苗肥,公顷尿素50公斤左右。

(6)病虫害防治:主要有早晚疫病、环腐病、黑胫病、青枯病、病毒病等,马铃薯的病害有防的价值,没有治的价值,所以应以预防为主。

1)用拌薯剂、生根剂处理种薯。

2)苗期喷洒枯必清预防叶枯病。

3)在花期前(即20cm株高前)喷洒保护剂,如百菌清、甲霜灵、大生、氢氧化铜、代森锰锌、双克等预防各种病害。

4)在花前至花后期喷克露、瑞毒霉防治早晚疫病、环腐病,一般连续喷3次。

5)在田间发现死秧即病毒株,应及时拔除。

几种病害症状:
①晚疫病:首先在叶片的顶端或边缘发生淡褐色的病斑,病斑外缘黄绿色,湿度大的早晨或雨天病斑很快扩大,使叶面呈现水浸状青枯,并在枯斑外出现白霉,叶被白霉更明显。

侵入块茎时,块茎表皮变褐色斑点,组织变硬,切开后,内部薯肉呈锈褐色,一旦侵入软腐病病菌,块茎即腐烂。

水湿条件是主要的侵染条件,块茎为寄主。

②青枯病:植株发病时出现一个主茎或一个分枝突然萎蔫青枯,其它茎叶正常生长,但不久也会枯死。

病菌沿维管束侵入各茎内,先侵入的先凋萎,最后全株枯死。

从匍匐茎侵入块茎,所以脐部组织最先出现黄褐色症状,切开块茎可看到从脐部到维管束的病害发展和组织变色症状,发病后期患处用手挤压出现乳状病液,但薯肉和皮层并不分离,这是区别于软腐病的重要特点。

病重块茎芽眼先发病,不能发芽,而后全块腐烂。

带病块茎、寄生植物和土壤传播,中耕和灌水等农事可传播。

③环腐病:病菌主要在植株和块茎的维管束中发现,使组织腐烂。

植株一般生长缓慢,开花期明显,常出现部分枝叶萎蔫,下部叶从叶边缘变黄,并向内卷曲,枝叶枯死慢,这是与青枯病的不同之处。

块茎发病是病菌沿维管束通过匍匐茎进入维管束环,严重时,薯肉一圈腐烂,呈棕红色,用手指挤压薯肉和皮层分离。

但芽眼并不首先受害,这也是与青枯病的不同之处。

主要是薯块带菌,通过切芽和运输等传播,土壤不传播。

④黑胫病:带病块茎生长的幼苗和植株比健康植株生长矮小,茎杆变硬、节间短,叶片发黄并向上卷曲,不久植株因茎基部腐烂而死亡,受害的植株因基部变黑腐烂很容易拔起,病株以从幼苗到成株陆续发病为特点。

主要通过带病的种薯传病土壤湿度大,温度高易引起发病。

⑤病毒病:病毒病可分X、A、S、M、Y五种病毒和卷叶病毒、纺锤块茎类病毒等,多数是形成花叶,叶和茎有褐色坏死条斑或叶卷曲等,块茎不正常(如,纺锤形),主要以蚜虫等昆虫传播为主。

(7)虫害防治:主要有:地下害虫、蚜虫、瓢虫等。

1)结合施肥拌药防地下害虫,如甲基乙柳磷、特丁硫磷、毒死蜱等防治地下害虫,种马铃薯不能用甲拌磷,残留大。

西北部风砂区地下害虫重的地块要用二种药配合效果好。

2)注意蚜虫防治,蚜虫易传染病毒,在田间点片发生时喷洒氧化乐果,或来福灵、速灭杀丁等药剂,一般2-3次。

(8)摘花:因为花吸收养分,在初花期把花摘掉。

同时喷洒膨大素促进块茎膨大,同时加多效唑,防止徒长,把上部植株养分下移,促进块茎膨大,一般早熟品种在初花期喷一次,晚熟品种在初花期和盛花期各喷一次。

(9)喷叶面肥:在微量元素缺乏的地块应及时补充微肥,主要以铜、锌、硼为主,选择氨基酸型为好,一般喷二次。

(10)收获:当秧发黄,根据生长情况与市场需求及时采收。

边起边运,避免因爆晒产生龙葵素而影响质量。

收获回来的薯块应置于通风阴凉处摊放2~3周,待大量水分和热能散发后,再进行贮藏。

[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