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构造(下)一高层建筑构造_建筑构造2016年

建筑构造(下)一高层建筑构造_建筑构造2016年

27米以上,54米以下普通 住宅 ;高度超过24m,不 超过50m的公建
54米以上的普通住宅 高度超过50m ,不超过 100m的公建
高度超过100m
1.2.高层建筑结构体系
1.2.1以建筑材料来划分高层 建筑的结构形式
• 砌体结构 • 钢筋混凝土结构 • 钢结构 • 钢-混凝土混合结构
1.2.2.1以结构体系来划分高层建筑的标 准层结构形式
建筑高度(高规):指建筑物室外地面至其 屋面面层的高度。
3) 其他分类
分类
适用范围
高层建筑按型分类: 多层建筑
1)板式高层建筑
2)塔式高层建筑
4)按防火要求分类
二类高层
根据建筑物使 用性质、火灾危险 性、疏散及扑救难 度等因素分类
一类高层 超高层
27米以下住宅、24米以下 公建、24米以上单层公建、 地下、半地下室
高层建筑构造
1. 1高层建筑概况
1.1.1 高层建筑发展过程
高层建筑是19世纪中期产业革命后逐步 发展起来的。1854年,美国人奥蒂斯发明了 电梯,使高层建筑成为可能。1883-1885,詹 尼设计了家庭保险公司大楼。,被公认为是 现代建筑史上第一座真正意义的高层建筑。 1931年帝国大厦(高度381米)在纽约落成, 进入了超高层领域。
高层建筑正向人性化、智能化、生态化方向发展。
左图:沙特
阿拉伯国家 银行,SOM 设计事务所。
右图: 槟榔
屿州Menara Umno,杨经 文。
1.1.4 高层建筑的分类 1)高层建筑按层数及高度分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属世界高层 建筑委员会建议按高层建筑的高度分 成四类:
• 第一类: 9~16层 (最高到 50m) • 第二类:17~25层 (最高到 75m) • 第三类:26~40层 (最高到 100m) • 第四类:40层以上 (即超高层建筑)
◇金茂大厦,高度420米,上海 ,第3位 ◇中环广场大厦,高度374米,香港,第6位 ◇中国银行大厦,高度369米,香港,第7位
实例: 上海金茂大厦
美 国 SOM 事 务 所 设 计 , 1998 年 , 88 层 , 高 420m , 世界第三,中国最高;
香港中国银行大厦
贝聿铭设计,1989年,70层,高 369m。
裙房结构形式
• 裙房从结构形式来看,属于多层建筑,控 制其结构的主要因素是竖向荷载。从使用 功能来看,裙房功能为商业、服务、娱乐、 餐厅等内容为主,适合布置大开间的框架 柱网结构形式。柱网布置应尽量规整,结 构合理,有利于充分利用空间。
实例:
帝国大厦
102层,高381m,20世 纪前半叶世界最高的摩 天 大 楼 , 纽 约 。 1931 年落成,是70年代以前 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纽 约州的别名为“帝国 州”,故名。 1945年7 月,一架巨型轰炸机在 大雾中撞上大厦第79层, 飞机坠毁,大厦只有局
部破损,总体未受影响。
独使用,通常和框架组合,根据 二者位置关系的不同,有外筒内框架和内筒外框架两种布 置方式。
(2)筒中筒结构:内外套置的几层筒体,内外筒之间 通过楼 板连成整体,筒中筒比单筒有更好的抗推能力。如世贸中 心、香港合和中心和深圳国贸大厦等均采用该结构体系。
(3)束筒结构:若干个筒体相并列,美国芝加哥西尔斯大厦 就是采用的束筒结构。
——筒体体系平面实例
(4) 体系组合
根据建筑功能的需要和结构受力的特点,可将上 述基本体系重新组合,形成框支剪力墙、框架-剪力墙、 框架-筒体、筒中筒、束筒等结构体系。
实例1:框架支撑剪力墙体系
实例2:框架-剪力墙体系
实例3:框架-筒体体系
实例4:筒中筒体系
实例5:束筒体系
1.2.2.2高层建筑的裙房结构形式
1)布置特点: 建筑的周边 楼电梯间 平面的转角 剪力墙间距较大处需增加 布置
2)优缺点 优点(1) 整体性好,侧向刚度 好 (2) 由于没有粱柱,等外漏 与突出,便于布置房间
缺点 空间小,分隔墙多
(3) 筒体体系
1) 结构特征:筒体结构由框架或剪力墙围合成竖向井筒,并
以各层楼板将井筒四壁相互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空间构架, 比单片框架或剪力墙的空间刚度大得多,不仅能承受竖向荷 载,而且能承受很大的水平荷载。筒体结构适用于超高层建 筑,尤其在地震区更能显示其优越性。
香港汇丰银行大楼
1985年,香港汇丰银行大楼,地上48层, 地下4层,高178.8m,英国建筑师福斯 特设计。
北京京广中心大厦
1990年,高208m,52层。
1.1.3 高层建筑 的发展趋势及存 在问题
高层建筑丰富城市空间,节约用地,综合适用, 促进新型材料,新型结构的发展,也促进建筑技术 迅猛发展,形成了规模巨大的城市综合体。
2) 我国对高层建筑的定义
《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中规定,建筑高度大于27米的住宅建筑和建 筑高度大于24m高的非单层厂房、仓库和其 他民用建筑为高层建筑。
《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中规定,建筑高度超过100 米时,不论住宅 及公共建筑均为超高层建筑。
1972年,412m,110层,世贸中心双塔, 纽约。在9.11恐怖事件中倒塌。
芝加哥希尔斯大厦
1974年,443m,110层, 芝加哥西尔斯大厦
1.1.2 中国高层建筑发展概况
中国高层建筑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发展迅 速,在建设规模和建筑高度上,其发展速度都十 分惊人。在目前全球排前10位的高层建筑中,中 国占有三个席位。他们分别是:
(2) 纯剪力墙体系
1)结构特征: 由一系列横向和纵向钢 筋混凝土剪力墙所组成, 这种体系侧向刚度大、 侧移小,为刚性结构体 系,适用于小开间的高 层住宅、旅馆、办公楼 等 , 一 般 控 制 在 35 层 , 总高110米以内。
2)剪力墙的结构布置: (1) 横向布置剪力墙 (2) 纵向布置剪力墙 (3) 纵横向布置剪力墙
1)高层建筑结构受力特征
2)高层建筑结构体系分类
(1) 纯框架体系
1) 结构特征:
• 承重结构全部由框 架组成。在水平荷 载作用下,本体系 强度低、刚度小、 水平位移大,为柔 性结构体系。
• 纯框架体系在高烈 度地震区不宜采用, 用于10层左右住宅 楼及办公楼。
2) 框架梁跨度通常在4~9m之间,梁高h=(1/10~1/15),梁 宽b取梁高的(1/2~1/3)h。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