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监督的含义
一、民主监督权的主、客体民主监督权是指一国公民依法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监督的权利。
民主监督权的主体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我们每一个同学也当然具有民主监督权,关键是如何正确行使此项权利。
民主监督的客体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包括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等以及各级各类国家机关的公职人员。
二、民主监督权的法律依据民主监督权作为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其法律依据来自于《宪法》。
我国现行宪法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部分第四十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对于公民的申诉、控告或者检举,有关国家机关必须查清事实,负责处理。
任何人不得压制和打击报复。
由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的人,有依照法律规定取得赔偿的权利。
”
这为公民正确行使监督权提供了有效的法律保障。
民主监督的方式和途径
(一)公民民主监督的方式根据我国现行宪法、法律和法规的规定,公民行使民主监督权可以根据着眼点的不同可采取三种方式:之一,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缺点提出批评,为改进其工作而提出建议;之二,因个人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或遭受不公正待遇时,依法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之三,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向有关国家机关进行指控、告发以及揭发、举报等。
(二)公民民主监督的途径在我国,公民依法行使民主监督权渠道多样,途径多种。
结合我国国情,主要有五种:通过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进行监督;通过国家司法机关——最高人民法院及各级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及各级人民检察院进行监督;通过行政机关——国务院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进行监督,主要采取信访和申请行政复议的形式;通过人民政协和各社会团体进行监督;通过新闻媒体进行舆论监督等。
民主监督的三种主要形式
1.信访举报制度
2.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
3.舆论监督制度
民主监督的方式
1.信访举报制度
信访举报制度是我们行使宪法所规定
的提出批评、建议、申诉、控告和检举权利
的重要途径之一。
2.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
人民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能够使公民行
使监督权,参与民主监督。
3.舆论监督制度
舆论监督以其透明度高、威力大、影响
广、时效快等特点,在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
人员的监督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此外,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等活动的新形式、新方法。
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各级政府还在不断创造新形式,尝试新方法,为公民行使监督权提供更多、更有效的渠道。
负责地行使监督权利
公民在行使监督权时,一方面,为了国
家和人民的利益,要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
争,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监督权。
另
一方面,必须采取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是
的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
监督权的内容
批评权,建议权
申诉权
检举权,控告权
行使监督权的渠道
信访举报制度
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
舆论监督制度
其他
行使监督权利的重要意义
第一,有利于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宪法和法律虽然赋予公民广泛的
自由和权利,但与国家的强权、公职人员掌握的公共权力相比,公民处于
弱势地位。
公民只有积极参与民主监督,依法行使民主监督权,才能保证
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或在遭到不法侵害后能通过一定的方式获得救济。
第二,有利于约束公共权力,防止腐败。
公民积极参与民主监督,依
法行使民主监督权,可以加强对各级各类国家机关的监督、限制和制约,
有效防止腐败现象的产生、蔓延。
第三,有利于促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
员依法办事,克服官僚主义。
公民积极参与民主监督,依法行使民主监督
权,可以反映问题、揭露问题,使各级各类国家机关能及时倾听群众呼
声,体察群众疾苦,更好的贯彻对人民负责的原则;促进国家机关及其工
作人员依法办事,提高工作效率,有力的改进国家机关工作,克服官僚主
义。
实行监督的意义
A,有利于消除腐败现象,克服官僚主义和不正之风,改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
B,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
C,有助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现代化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
负责任的监督
1、要敢于监督
2、要依法监督
1)不能捏造事实、诬告、陷害
2)不能借此制造事端,干扰国家机关的正常工作
•1、负责任地实行民主监督,要求我们在依法行使申诉、控告或检举权利时,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如实反映情况,不能捏造、歪曲事实,诬告、陷害他人;
•2、负责任地实行民主监督,还要求我们不能以举报为名制造事端,干扰监察机关的正常工作,不能围堵、冲击国家机关,拦截公务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