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培训
11/43
1.4 评估工作的程序
➢ 各区县气象局和驻市政府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在受理建设单 位的设计审核时(有些是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或初步设计 阶段),依据雷击风险评估界定标准,告知建设单位需进行 雷击风险评估,并填写评估申请表;
➢ 建设单位提供评估相应资料,并签定委托书; ➢ 评估单位受理委托后,15个工作日内完成评估报告; ➢ 联系组织召开评估汇报会,评估报告定稿打印,一式三份。
18/43
3.2 评估的分类
(2)方案评估:设计审核阶段,是对建设项目设计方案
的雷电防护措施进行雷电灾害风险量的计算,分析设计 方案的雷电防护措施是否能将雷电灾害风险量控制在国 家要求的范围内,从而给出科学、经济和安全的雷电防 护建议措施,提供风险管理、雷灾事故应急方案、指导 施工图设计。是对设计方案的深化、细化、修订和补充。
1.1 法律法规规定
(3) 2011年9月1日起施行的《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 竣工验收规定》(中国气象局令第21号)第八条要 求: 申请防雷装置初步设计审核时,需要进 行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的项目,应当提交雷电灾害风 险评估报告。
6/43
1.1 法律法规规定
(4) 2005年8月1日起施行的《汕头市防御雷电灾害条例》: • 第五条 市气象行政主管机构负责组织管理和指导监督全市的防雷减灾
(3)易燃易爆环境建设工程:应参照《建筑物防雷装置
检测技术规范》(GB/T21341-2008)附录A确定。
10/43
1.3 评估目的和意义
• 雷击风险评估是防雷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从技术可行 和经济合理性出发,应用综合防雷及风险管理论的原理和方 法,控制风险、节省投资。
• 雷击风险评估旨在查找、分析和预测本工程项目可能导致雷 击的危险、危害后果和损害程度,有针对性地提出消除、预 防或降低雷击风险的最有效合理的防护措施和对策,使风险 控制在可接受的程度,并提出最优方案来指导项目设计和具 体施工,最大限度的减少雷电灾害和损失,达到最低事故率、 最少损失和最优安全投资效益。
GB/T 21714.3-2008 (4)《雷电防护 第4部分:建筑物内电气和电子系统》
GB/T 21714.4-2008 (5)《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6)《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GB50343-2004
17/43
3.2 评估的分类
(1)项目预评估:项目可行性研究或初步设计阶段,根据 建设项目初步规划的建筑物参数、选址、总体布局、功能 分区分布,结合当地的雷电资料、现场的勘察情况,对雷 电灾害的风险量进行计算分析,给出选址、功能布局、重 要设备的布设、防雷类别及措施、风险管理、应急方案等 建议,为项目的可行性论证、立项、核准、总平规划等提 供防雷科学依据,突出选址与布局,防雷设计的基础和依 据。
4/43
1.1 法律法规规定
(2) 2011年9月1日起施行的《防雷减灾管理办法》 (中国气象局令第20号)第二十七条 大型建设工程、重点工程、爆炸和火灾危 险环境、人员密集场所等项目应当进行雷电灾害风 险评估,以确保公共安全。各级地方气象主管机构 组织进行本行政区域内的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工作。
5/43
雷击风险评估几个问题的 统一和探讨
2012年4月20日
一、评估法规依据、范围及程序 二、收费依据及执行标准 三、评估技术依据、分类及内容 四、数据采集及现场勘察 五、评估报告及汇报会的注意事项 六、评估工作的局限与发展
第一部分 评估依据、范围及程序
3/43
1.1 法律法规规定
(1)粤府办[2006]83号《转发省气象局关于进一步 加强防雷减灾工作意见的通知》 防雷装置的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由县级 以上气象主管机构负责。对拟建的大型建设工程、 重点工程、易燃易爆环境建设工程应进行雷击风险 评估。
12/43
第二部分 收费依据及执行标准
13/43
2.1 收费依据:2004年409号文
项目总投资有双重含义,一是指投资主体为获取预期 收益,在选定的工程项目上投入所需全部资金的经济行为, 二是指项目从筹建开始到项目全部建成投产为止,全过程所 发生的费用的总和。生产性工程项目总投资包括固定资产投 资和流动资产投资两部分,非生产性工程项目总投资只有固 定资产投资,不含流动资产投资。
9/43
1.2 评估界定范围及界定标准
(1)大型建设工程:参照《工程设计资质标准》(建市
[2007]86号)附件3-21-1关于建设项目设计规模划分表中 大型工程标准确认。(小区30万、单体2万或20层以上)
(2)重点工程:以各级政府或发展改革主管部门确定公布
的重点项目的文件或公告为准。(投资5000万以上的项目)
14/43
2.2 投资总额数据来源依据
(1)房地产项目及私有企业:发改委部门的投资项 目备案通知书;
(2)政府公建项目:发改委部门或上级部门的立项 批文。
15/43
第三部分 评估技术依据、分类及内容
16/43
3.1 国及国家标准、技术规范
(1)《雷电防护 第1部分:总则》GB/T 21714.1-2008 (2)《雷电防护 第2部分:风险管理》GB/T 21714.2-2008 (3)《雷电防护 第3部分:建筑物的物理损坏和生命危险》
19/43
工作。各区县气象行政主管机构按照管理权限,负责组织管理本行政 区域内的防雷减灾工作。未设气象行政主管机构的,其防雷减灾工作 由市气象行政主管机构负责。 • 第三十六条 防雷减灾活动,指防御和减轻直击雷、雷击电磁脉冲、静 电感应、雷电波侵入等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活动,包括雷电灾 害的研究、监测、预警、风险评估、灾害的调查和鉴定等。
7/43
1.1 法律法规规定
(5) 2010年4月1日起施行的《气象灾害防御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第十条 ……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气象灾害在第2条中包括雷电)……
8/43
1.1 法律法规规定
(6)国办发明电[2006]28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 进一步做好防雷减灾工作的通知》。
(7)国办发[2007]49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 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