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国家矿山公园情况介绍
白银国家矿山公园是国家首批的全国28家矿山公园之一,也是我省唯一一个国家级矿山公园。
为抓好公园建设,2006年,市政府成立了由分管国土资源工作的副市长任主任,白银公司副经理和市国土资源局局长任副主任,各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白银市国家矿山公园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管委会”),并聘请原甘肃省委书记李子奇、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监事会主席韩修国等领导为高级顾问。
2008年8月,成立了白银市国家矿山公园建设管理办公室,副县级建设,编制9人。
矿山公园“管委会”及建设管理办公室的组建,为筹建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了组织保证。
2008年3月,白银被列为国家首批12 个经济转型城市之一。
推动经济转型,是我市经济发展的目标和方向。
矿山公园建设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转型这个大局。
为了和城市转型合拍,对《白银国家矿山公园总体规划》及其他相关设计做了必要的修改完善。
当时的设计将公园所有设施均安排在露天矿区。
考虑到露天矿远离市区、地域偏僻、不利于吸引游客、不利于旅游产业长远发展的实际,市政府邀请有关专家重新进行考察论证,在充分比较论证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市政府于2008年4月做出了选址决定,即:将矿山公园分为矿山景区和主题公园景区两部分分别进行建设。
矿山景区主要展现矿区生产遗迹、矿区地质遗迹、矿业开发史迹、矿业活动遗迹等,紧密结
合地质环境治理和地质遗迹保护项目进行建设;主题公园景区则融入西大沟综合治理工程,与拟建的人工湖公园同时规划、同步建设。
主要安排矿山公园博物馆、标志碑、大门、雕塑园、百花园、绿化广场等硬件设施建设。
这样,既克服了将主题公园建在露天矿区不利于吸引游客的弊端,又使矿山公园与拟建的人工湖公园相融合,使二者在功能上互相补充,相得益彰,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更大的效益。
关于矿山景区建设:2005年以来,我市编制完成了《甘肃省白银厂矿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总体规划》,争取到国家、省、市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资金1350万元。
2008年,又及时申报了三期工程项目,申报资金600万元,若得到国家和省上的项目资金支持,市政府将按承诺落实配套资金,为公园建设和露天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提供资金保障。
白银露天矿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由市国土资源局组织实施,市财政局、审计局对建设资金使用和管理进行检查监督。
为管好用好项目资金,我们设立了国家矿山公园与白银露天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建设专项资金帐户,严防挤占、挪用专项资金。
同时严格执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公示制等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制度。
在健全制度,加强管理的同时,先后投入1256万元,开展露天矿地质环境治理工作。
主要工程项目包括:(1)将国道109线至露天矿段道路纳入通乡公路建设范围,投入建设资金960万元,实施了对14公里道路的改建、扩建工程;(2)修建矿区旅游道路,投入资金74万元;(3)实施左家沟治理工程,投入资金59万元;(4)在露天矿区整修停车场,
投入资金10万元;(5)工程建设其他费用153万元。
目前,上述工程均已基本竣工,可于明年矿山公园揭碑时一并验收。
关于主题公园景区建设:主题公园委托甘肃省建筑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进行设计,目前《白银国家矿山公园修建性详细规划》初稿已经完成,正在组织专家评审和验收,为下一步作好博物馆、标志碑、公园大门、景观雕塑等设施的单体设计创造了条件。
根据目前进度,计划2009年春季解冻后进行主题公园各主要设施建设,力争明年6月份前申请国家验收揭牌。
白银国家矿山公园建成后将为展现白银人艰苦奋斗精神、实施爱国主义教育、促进白银旅游产业发展以及城市转型做出重要贡献。
同时,白银露天矿作为火山焰矿床成因和成矿模式的特殊标本,曾于1996年被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确定为重要考察路线,因此,矿山公园的建立,还将对促进国际地学研究发挥重要作用。
二OO八年十一月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