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元认知策略与资源管理策略

元认知策略与资源管理策略

第3节元认知策略与资源管理策略
1、元认知
1、
约翰·弗拉维尔(1928-)
元认知的提出
元认知(metacognitive) 一词最早出现自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弗拉威尔(J.H.Flavell)在一九七六年出版的《认知发展》一书。

2、元认知的概念
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

具体地说,是关于个人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对思维和学习活动的知识和控制。

(通俗的来说,元认知是一个人对自己的学习、记忆或思维活动的知识和控制,即对认知的知识和监控调节。


3、元认知的结构
弗拉维尔认为元认知具有两个独立但又相互联系的成分:
元认知知识(对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观念,存储在长时记忆中)元认知
元认知控制(对认知行为的调节和控制,存储在工作记忆中)(1)元认知知识
关于个体内差异的认识
有关个人作为学习者的知识关于个体间差异的知识
关于主体认知水平和影响认知活动的各种主体因素的认识
元认知知识有关任务的知识
有关学习策略及其使用方面的知识
(2)元认知控制
计划
元认知控制监控
调节
除了弗拉维尔的两分法之外,也有人认为元认知包括三个方面内容(董奇,1989)
元认知知识
元认知元认知体验
元认知监控
在实际的认知活动中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4、元认知的实质
元认知过程实际上就是指导、调节我们的认知过程,选择有效认知策略的控制执行过程。

其实质是人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控制。

拓展:元认知与认知的区别及联系
区别:
1 认识和思考的对象不同。

认知活动的对象是外在的、具体的;而元认知的对象是内在的、抽象的,是主体自身正在进行的认知活动。

2 活动的内容不同。

认知活动的内容是对认知对象进行某种智力操作;元认知活动的内容是对认知活动进行调节和监控。

3 作用方式不同。

认知活动可以直接使认知主体取得认知活动的进展;而元认知只能通过对认知活动的调控,间接地影响主体的认知活动。

4 发展速度不同。

从个体认知发展看,元认知落后与认知的发展。

联系:认知是元认知的基础,没有认知,元认知便没有对象;
元认知通过对认知的调控,促进认知的发展;
元认知和认知共同作用,促进和保证认知主体完成认知任务,实现认知目标。

2、元认知策略
概念:控制着信息的流程,监控和指导认知过程的进行,包括计划策略、监控策略(注意策略)和调节策略。

1、计划策略
计划策略指根据认知活动的特定目标,在一项认知活动之前计划各种活动,预计结果、选择策略、想出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预计其有效性。

2、监控策略
监控策略指在认知活动的实际过程中,根据认知目标及时评价、反馈自己认知活动的结果与不足,正确估计自己达到认知目标的程度、水平;并且根据有效性标准评价各种认知活动、策略的效果。

3、调节策略
调节策略指根据对认知活动结果的检查,如发现问题,则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根据对认知策略的效果的检查,及时修正、调整认知策略。

(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调节策略是元认知策略的一级策略,其中每种策略都有各自相应的具体策略)下面说说两种具体的监控策略——领会监控和集中注意。

(1)领会监控
领会监控是一种具体的监控策略,一般在阅读中使用。

德文(Devine,1987)通过研究,提出提高领会策略的方法(下表)
领会监控方法一览表
(2)集中注意
注意和金钱、能源一样,是一种有限的资源,在某时某刻,只能注意有限的事物。

在课堂上,有些学生很难把注意集中在教学任务上,而分心于那些有吸引力的、能分散注意力的事物。

为了有效教学,提高注意力显得特别重要。

提高注意力的方法
元认知策略和认知策略的关系
认知策略(如划线、口头复述等)是学习内容必不可少的工具,而元认知策略则监控和指导认知策略的运用。

所以,元认知策略总是和认知策略一道起作用的。

3、资源管理策略
资源管理策略是辅助学生管理可用环境和资源的策略。

时间管理策略
学习环境管理策略(选择安静的地点学习,充分利用学习情境相似性)
资源管理策略
努力管理策略(使用一些方法排除干扰,集中精力在学习上)
学业求助策略
1、时间管理策略
时间管理策略就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合理安排时间,有效利用学习资源。

(1)时间排序
依照重要程度和紧急程度两个维度可以把事情分为四种类型,然后依此合理安排时间的分配。

重要但不紧急
不紧急
既不重要又不紧急
紧急但不重要
紧急
不重要
重要
既重要又紧急
时间管理象限图
高效的管理时间,需要把精力放在一、四象限。

造成时间管理效果差异的秘密在第四象限(重要但不紧急)。

成功的人花大约60%~80%的时间(普通人只有20%左右)来处理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有规律有计划的完成任务,同时极力压缩在第二、第三象限停留的时间,掌握时间的主动权。

(2)有效时间管理的使用
有效的时间管理策略
● 确立有规律的学习时间段
● 确立切合实际的目标
● 使用固定的学习区域
● 分清任务的轻重缓急
● 学会对分心的事物说“不”
● 自我奖励学习上的成功
2、学业求助策略
学业求助策略指当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向他人请求帮助的行为。

它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支持管理策略。

奈尔森-黎高(Nelson-Le Gall,1985)按照求助者的目的将学业求助划分为两类(下表)
学业求助策略
奈尔森-黎高把学业求助过程划分为几个阶段:
1) 意识到求助的需要。

2) 决定求助。

个体对求助行为的受益和代价进行权衡,决定是否求助。

3) 识别和选择潜在的求助者。

作出求助决定后,需要决定向谁求助,帮助者
的能力、态度是个体选择帮助者的主要标准。

4) 取得帮助。

策略有两类,一类是非语言性的,如求助的目光、困惑的表情
等;另一类是言语的,即直接开口求助。

5) 评价反应。

求助者最后还需要对求助结果进行评价,这包括所获帮助对问
题的解决是否足够、求助策略是否有效、他人对求助的反应等方面的评价。

特别强调的是,他人的帮助如同课本一样是重要的学习资源。

学业求助不是自身能力缺乏的标志,而是获取知识,增长能力的一种途径,是一种重要的学习资源。

本节小结
元认知知识(三个方面)
元认知元认知的结构
(概念、结构)元认知控制(三个方面)
计划策略领会监控
元认知策略监控策略
(概念)领会策略集中注意
时间排序(时间管理象限图)
时间管理策略
有效的时间管理策略
资源管理策略两个分类
学业求助策略
五个阶段
文档已经阅读完毕,请返回上一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