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鄂尔多斯市“十三五”及中长期铁路网发展规划(简本)

鄂尔多斯市“十三五”及中长期铁路网发展规划(简本)

鄂尔多斯市“十三五”及中长期铁路网发展规划(简本)鄂尔多斯市地方铁路办公室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2015年12月目录第一章鄂尔多斯铁路建设发展情况 (1)一、鄂尔多斯铁路网概况 (1)(一)现状铁路网概况 (1)(二)既有铁路产权关系概况 (2)(三)现状集疏运系统概况 (2)二、鄂尔多斯市“十二五”铁路建设概况 (6)(一)鄂尔多斯市“十二五”铁路规划概况 (6)(二)鄂尔多斯市铁路规划实施情况 (6)三、铁路发展存在的问题 (7)第二章鄂尔多斯市铁路发展战略及总体目标 (9)一、鄂尔多斯铁路发展战略构想 (9)(一)快速客运网 (9)(二)干线铁路网 (10)(三)集疏运系统 (10)(四)综合交通枢纽和铁路综合物流中心 (10)二、铁路网规划发展目标 (10)三、铁路网规划总体架构 (11)第三章鄂尔多斯市铁路发展规划 (13)一、客运系统规划 (13)(一)高速网规划 (13)(二)普速网规划 (13)二、干线铁路规划 (14)三、专支线铁路及集疏运系统规划 (14)(一)煤炭集疏运系统 (14)(二)物流园区及化工园区集疏运系统 (14)四、铁路现代物流中心发展规划 (21)(一)铁路综合性物流中心 (21)(二)铁路专业性物流中心 (21)五、鄂尔多斯市铁路规划建设一览表 (31)第四章规划效果评价 (32)一、路网规模及结构 (32)二、路网覆盖面 (32)三、时间可达性 (32)四、外运通道能力 (33)五、专支线及集疏运系统 (33)六、铁路物流中心 (33)附件:委托书专家评审意见附图: 鄂尔多斯市铁路“十三五”及中长期发展规划图鄂尔多斯市铁路集疏运系统规划示意图鄂尔多斯市铁路现代物流中心规划示意图第一章鄂尔多斯铁路建设发展情况一、鄂尔多斯铁路网概况(一)现状铁路网概况目前,全市已建成包神、包西、包兰、东乌、三新、准东、呼准、大准、巴准、南部、沿河、塔韩等干线铁路和乌审召、蒙西、大路园区等专用线。

2014年全市干线铁路总里程1551km(如含专用线,境内总里程为1667km),路网密度178.2km/万km²,复线率36.5%,电化率100%,基本形成了京包、包兰线围绕周边,大准、准东、东乌铁路横穿东西,包神、包西铁路纵贯南北的铁路“十”字型主骨架。

现状主要铁路概况详见下表。

鄂尔多斯主要既有铁路概况表(二)既有铁路产权关系概况鄂尔多斯现状铁路网主要线路隶属于不同的投资主体和运营主体,既有线路包含包西铁路、包兰铁路等国铁线路,包神铁路、巴准铁路、大准铁路等神华集团自有自营铁路,准东铁路、呼准铁路等企业投资铁路,东乌铁路、三新铁路、南部铁路、沿河铁路等地方合资铁路。

区域铁路由于产权的多元化造成线路之间相互衔接不畅以及集疏运系统尚不完善,运输组织复杂,不利于形成通道能力、发挥系统功能。

(三)现状集疏运系统概况目前全市已建成集疏运系统39个(专用线12条,集运站27个),在建集疏运系统16个(专用线10条,集运站6个),已核准拟建集疏运系统11个(专用线3条,集运站8个)。

输送主要货物品类为煤炭及化工品。

现状集疏运系统详见下表。

既有主要集疏运系统汇总表— 3 —— 4 —在建集疏运系统汇总表— 5 —二、鄂尔多斯市“十二五”铁路建设概况(一)鄂尔多斯市“十二五”铁路规划概况《鄂尔多斯“十二五”铁路规划》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到2015年末,鄂尔多斯市铁路营业里程达3800公里,其中复线铁路1700公里,全部为电气化铁路。

初步形成客运以东西向的东乌-呼准鄂快速铁路和包西铁路为主,货运以包头—神木铁路及乌海—东胜—准格尔—大同铁路为十字架主轴,南北向以呼和浩特—准格尔旗—大饭铺—马栅、乌拉山—塔然高勒—浩勒报吉—嘎鲁图—靖边铁路、蒙西—三北羊场—新上海庙铁路,东西向以朔州—红进塔—新街—嘎鲁图—新上海庙铁路、何家塔—大塔—大滩—巴拉贡为两翼,呈网格布局,形成“三横四纵”的铁路主骨架。

(二)鄂尔多斯市铁路规划实施情况目前鄂尔多斯铁路规划中的“十”字主骨架已基本建设形成,其余“二横三纵”正在完善。

1、已经建成项目“十二五”期间,已建成的项目包括巴准铁路、沿河大马段、塔韩铁路、大准增二线等项目。

2、在建及拟建项目概况当前在建及拟建项目27项,总投资600亿元。

干线及车站配套项目:包括呼准鄂、沿河、准神、准朔、东胜至机场铁路等11个项目,鄂尔多斯市内总里程873km,总投资431亿元;专用线及集疏运项目:包括龙王渠集装站、察哈素专用线、青春塔专用线等16个项目,总投资约169亿元。

在建项目概况及主要技术标准详见下表。

在建干线及车站配套项目一览表3、“十二五”规划实施预期规模预计在建及拟建项目全部建成后,将新增铁路营业里程873km,全市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2424km,路网密度278.6km/万km²,复线率和电化率分别为39.75%和100%,届时铁路网进一步完善,路网覆盖面显著扩大。

三、铁路发展存在的问题1、路网覆盖面仍需扩大,路网布局有待进一步完善区域现有路网布局仍不完善,区域布局不均衡,特别是西部地区的杭锦旗、鄂托克旗,西南部地区的鄂托克前旗、乌审旗等地区路网覆盖面和通达度不够广泛深入,还有部分旗县和规模以上经济据点尚未实现铁路连通或覆盖。

2、各线路之间衔接不畅,运行效率有待提高区域路网内各铁路由于投资主体、建设时间、功能定位不同,造成线路限制坡度、牵引质量等主要技术标准存在差异,各铁路之间系统性、协调性较差,由于产权的多元化造成各线路之间通而不畅、衔接不顺问题凸显,部分线路能力依然紧张,集疏运系统不完善,未形成高效铁路网络,路网规模效益、运行效率和骨干作用有待提高。

3、客运发展相对滞后,客运通道及城际铁路有待加快建设鄂尔多斯市地域辽阔,“居中四联”区位优势明显,旅游资源丰富,客观上有较大的旅客需求,目前鄂尔多斯对外客运主要以运煤为主,兼顾客运,客运质量较低,同时,由于有货运需求的线路由于产权的不一致,难以实现互联互通,无法组织开行跨线旅客列车,使地区客运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影响居民出行。

呼包鄂城际铁路规划虽已获批,但进度缓慢,需加快城际铁路建设步伐。

4、集疏运系统不够完善,铁路物流中心尚未形成目前,全市现有集疏运系统30多个,集疏运系统尚不完善,铁路物流中心尚未形成,一方面表现在部分矿区盲目建设集疏运系统,而一部分新开工业园区、新开煤炭矿区矿井等没有完善的集疏运系统,另一方面表现在铁路物流体系不完善,造成运出运进产品中有不少的相同的货物,增加了运输成本,增加了货物在途时间和货损,降低了铁路货运竞争力,使得大量煤炭(2.4亿吨,占比约50%)等货物流向公路,致使公路运输不堪重负,造成对外公路堵塞,影响了鄂尔多斯市资源开发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也影响了全国经济的发展。

5、货物发到严重不均,空车请求困难,影响地区货物外运。

鄂尔多斯铁路货物运输最大的特点是以发送为主,货物发送量远大于到达量,使空车满足率和送达率降低,主要物资运输受到严重影响。

6、投融资建设及运营管理体制多样,缺少统一的协调机制和平台区域内铁路有国铁、地方铁路和企业铁路,所属关系复杂。

铁路运营管理各成体系,不利于形成通道能力、发挥系统功能,运输组织也较为复杂。

第二章鄂尔多斯市铁路发展战略及总体目标一、鄂尔多斯铁路发展战略构想根据分析研究提出“两网一系统一中心”的发展战略构想。

即:——四通八达、方便快捷的快速客运网——便捷高效、功能完善的干线铁路网——集约经营、协调发展的集疏运系统——立足内蒙古,联动晋陕宁,对接京津冀、丝绸之路经济带及长江经济带并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综合交通枢纽和铁路综合物流中心。

(一)快速客运网坚持问题导向,突出解决客运问题,分层规划形成高速网和普速网,实现两者之间的合理分工、相互衔接。

1、高速网高速网基于国家层面的上位规划,以高速铁路为主骨架,以城际铁路为补充,构建适合鄂尔多斯经济社会发展的高速客运网络。

通过架构以包西发展轴和荣乌发展轴形成的“十”字骨架对外客运通道和以呼包鄂榆城市群城际铁路为补充的高速网,形成鄂尔多斯连接呼和浩特、包头、北京、西安、太原、银川等重点城市的高速网,为鄂尔多斯对接京津冀、丝绸之路经济带、长江经济带三大国家战略中心的人员快速流通提供强有力的交通基础保障。

2、普速网考虑规划的协调性、公平性,在增加中心城市客运竞争力的基础上,尽可能扩大路网的覆盖面,充分发挥普速网在客运中的作用。

通过利用包西等既有具备开行160-200km/h客车条件的铁路资源,实现不同产权铁路互联互通,开行各种形式的普速客车,延伸覆盖范围,形成对鄂尔多斯全区的覆盖,最大限度的发挥“十二五”期间已建成铁路的作用,满足不同层次的客流需求。

(二)干线铁路网按照“用好存量、合理增量”的原则,加强既有线路的利用,继续强化大能力煤炭运输通道和具有资源开发性的铁路建设,进一步扩大路网覆盖面,完善干线铁路网,满足资源性城市转型发展需要。

(三)集疏运系统围绕铁路主骨架及干线铁路网,优化整合资源,增强协调组织,同时基于铁路货运改革思路和现代化物流建设理念,统筹规划布局煤炭、物流园区(含化工园区)两类集疏运系统,提升延伸服务功能。

(四)综合交通枢纽和铁路综合物流中心增强铁路和其他交通方式的衔接配合能力,构建鄂尔多斯综合交通枢纽,促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加强铁路与现代物流企业的融合和延伸,构建以铁路综合物流为核心,以煤炭、化工、装备制造等专业铁路物流中心为支撑的现代化铁路物流系统。

二、铁路网规划发展目标1、路网总规模及结构“十三五”规划项目建成后,全市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3500km以上,中长期项目全部建成后,全市铁路路网规模达到4000km以上;复线率达到45%以上,电化率100%。

2、路网覆盖面路网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普速铁路覆盖所有县城、20万人口以上城镇及70%以上的建制镇;快速铁路(高铁和城际铁路)覆盖呼包鄂城市群及“一主(鄂尔多斯)二副(达拉特旗、准格尔旗)四轴主要经济节点;主要矿区、工业区连通支专线及集疏运系统;铁路综合物流中心覆盖所有旗县,铁路专业物流中心覆盖主要物流园区和化工园区;形成覆盖纵深、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的铁路网系统。

3、时间可达性快速铁路基本建成,区域间时空距离大幅度缩短,旅客出行更加便捷、高效和舒适,实现鄂尔多斯1h通达包头和呼和浩特、3h通达西安、银川和太原、4h进京的快速便捷客运网。

4、对外运输通道能力实现主要客运通道包西高速铁路和呼鄂城际速度目标值达到250km/h 及以上,主要货运通道年外运能力达到8亿吨以上,客货运通道基本完备,形成对外通道四通八达,大能力区际干线和煤运通道进一步优化完善,重点物资和跨区域货运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大幅度提升铁路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和保障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