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乳腺癌影像学诊断的最新进展研究

乳腺癌影像学诊断的最新进展研究

乳腺癌影像学诊断的最新进展研究
发表时间:2013-06-03T11:52:22.450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9期供稿作者:唐宇明
[导读] 近几年来,乳腺癌影像学诊断有了很大的进步,每种影像学的诊断方法都有自身的优点、不足。

唐宇明
(广西壮族自治区灌阳县人民医院 541600)
【摘要】目前,乳腺癌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在进行治疗乳腺癌的过程中,影响愈后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早期诊断,而影像学在乳腺癌的诊断方法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主要研究了用于影像学诊断乳腺癌的最新进展。

【关键词】乳腺癌影像学诊断
【中图分类号】R7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9-0135-02
乳腺的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就是乳腺癌,其死亡率相当高[1]。

当前诊断乳腺肿瘤最主要的方法是影像学检查[2]。

随着影像学的不断发展,在乳腺方面,数字化乳腺摄影、超声及MRI等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乳腺肿瘤的影像学诊断逐渐实现微创、无创[3]。

现对乳腺癌影像学诊断的最新进展作如下综述。

一乳腺X线检查
1 乳腺X线检查技术
(1)乳腺X线摄影术。

可用于临床的成像方式的X线主要有:胶片成象、间接数字化成像、直接数字化成像等三种[4]。

而全景数字乳房X射线摄影术则使得图像更数字化,动态范围更广,其对比的分辨率也就比较高,从而可以更方便地摄片,而X线辐射的剂量也比较低,也可以对图像进行后期处理,有利于远程会诊。

在诊断乳腺导管是否病变时,乳腺导管造影是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对于乳导管的形态,它能够很好地显示出来[5]。

乳腺三维图像可以通过乳腺数字X线断层合成术、锥束乳腺成像技术进行取得,这就使得传统乳腺摄影二维图像中所出现的不同组织的叠加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使检测微小乳腺肿瘤的能力增强。

Chen等[6]在报道中指出,通过锥束乳腺成像技术,进行检测<5mm的微小肿瘤时,X线的剂量较之于传统的乳腺X线摄影的剂量,要少很多。

(2)乳腺X线相位成像技术。

X线是一种电磁波,且具有振幅及相位信息[7]。

其主要的原理是待穿过物体,探测X线出现衰减后,由振幅变化的差异所引发的密度差异;X线的相位成像主要是穿过物体后,探测X线的相位发生变化而形成全新的一种技术,在光栅、全适的焦—物距、物—像距的作用下,高度空间相干性的X线束就出现了,因而相位对比图像就获得了,其主要受到物体的散射作用、吸收系数的影响。

X线相位成像在全球第一台相位成像诊断仪推出后,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对于其他技术的缺陷,有很好的补偿作用,其灵敏度、分辨率更高,应用前景更是非常广阔[8]。

2 乳腺X线检查的应用价值
由于乳腺X线摄影检查比较简单,且费用也合理,在早期的乳腺癌中,其敏感性、特异性均比较高,微小的乳腺癌都能够被发现,而对于微细结构、微细钙化而言,数字化乳腺摄影能够更清晰地显示出来,在诊断早期的乳腺癌时,是首选影像检查方法,特别是在普查老年或高危人群乳腺癌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9]。

在新技术的不断研究与应用下,进一步增强了X线诊断乳腺病变的能力,加上计算机的辅助诊断及双能量减影等技术,可以使微小的钙化灶被更准确地检查出。

Fischer等[10]的研究表明,FFDM可以对0.1mm的钙化灶清晰显示出,而对微小钙化有95%的敏感性,对乳腺癌的敏感性为91.45%、特异性为93.54%、准确性为92.68%。

但其缺陷是有X线辐射、容易漏诊致密型乳腺的小癌灶等。

二乳腺超声显像检查
1 乳腺超声显像技术
(1)乳腺多普勒超声。

多普勒超声主要有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多普勒频谱超声、彩色多普勒能量图等,是无创、无需注射造影剂的一种显示血流的方法,能够分析诊断乳腺肿瘤血管所具有的血流特性[11]。

乳腺癌的特点表现在组织结构比较紧硬、弹性比较弱等,超声弹性成像通过其特点能够更顺利地诊断乳腺癌。

超声光散射成像是一种新技术,它主要集合了光散射成像技术、超声成像技术,使在鉴别乳腺肿瘤的良恶性时,能够作出准确判断[12]。

(2)乳腺超声造影。

其主要是在静脉注射超声造影剂的作用下,使大量的散射子流形成,且其反射系数比较高,从而使四周组织间的对比增加,通过多普勒超声而发展的一种新技术。

超声造影对血管有着较高的特异性、敏感性,有利于判断乳腺肿瘤的良恶性、乳腺癌的复发、转移情况,同时,还能够使基因、药物进行连接、包裹,从而进行无创治疗肿瘤靶[13]。

2 乳腺超声检查的应用价值
超声检查在影像学检查中,与乳腺摄影相结合成为乳腺影像检查的最佳“黄金组合”。

由于无创伤、无放射性损害,在年轻女性和妊娠妇女中运用最广,对于鉴别乳腺肿瘤的良恶性、血供判断方面等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4]。

近几年来,超声造影等一些新技术的不断应用,在诊断乳腺癌中有重要的价值。

其缺陷就是,在进行超声检查时,有较低的分辨率,对于微钙化等的敏感性相对弱,而且操作者对其也有比较大的影响。

三超声弹性成像技术
超声弹性成像的基本原理就是:通过超声探头沿压缩方向向组织发射超声波,估计压缩前后超声回波信号间的时延,再计算出组织内各点的位移,进行估计组织的应变值,从而组织的弹性系数可以推算出,加以灰阶或伪彩色编码的一种成像方式。

组织的弹性系数大,则其引起的应变相对就比较小,弹性系数小,则引起的应变相对就比较大。

正常乳房主要由脂肪组织、腺体组织、少量的纤维组织构成。

如果受到致瘤因素的影响,局部的组织会引发异常增生而形成肿瘤,其表现为局部的硬性肿块。

而弹性成像则可以按照不同的组织硬度,进行区分乳腺内的脂肪组织和较致密的实质性组织。

Krouskop等通过体外的实验,证明了在外力作用下,乳房内不同组织的不同应变。

其研究表明,乳房内脂肪组织的弹性系数最小,正常乳腺组织要比脂肪组织大1个等级,而乳房纤维组织则要大1~2个等级,导管内原位癌要远远大于乳腺组织,导管浸润癌也要远远大于其他任何组织的弹性系数[15]。

这对进一步研究在体是非常有利的。

结语
近几年来,乳腺癌影像学诊断有了很大的进步,每种影像学的诊断方法都有自身的优点、不足。

在实际检查乳腺疾病的临床工作中,
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分析,并采用最佳的诊断方法,不但诊断的准确性要高,而且也要合理利用医疗资源,进而可以对患者进行最佳的诊断。

参考文献:
[1]张治国,刘茂林.乳腺癌的影像学诊断现状与进展[J]. 医学综述. 2008(02):120-121.
[2]马娇,齐向东.乳腺疾病影像学检查技术现状与进展[J]. 中国妇幼保健. 2009(16):103-105.
[3]徐朝霞,张学昕,赵海涛,魏光全.钼靶X线检查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医疗卫生装备. 2010(04):96-98.
[4]汪登斌.乳腺癌的影像学早期诊断[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1(01):14 5-147.
[5]李锋,杨文兵.乳腺癌影像学诊断的研究进展[J]. 中国医药导报. 2010(34):63-65.
[6]杨冬秀,黄崎,张桂媛,徐凤梅.早期乳腺癌的影像学研究进展[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0(04):75-76.
[7]王曼曼,孙华威,刘晔.乳腺癌影像学检查方法比较[J].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0(03):66-68.
[8]赵庆伟,靳艳,余小蒙,郭庆合.细针吸取细胞学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新乡医学院学报. 2009(05):145-147.
[9]黄绮文.数字化DR钼靶检查技术在乳腺疾病中的应用[J]. 中外医疗. 2010(33):25-26.
[10]王海燕,赵建农,许持卫.乳腺影像学检查方法现状及展望[J]. 现代临床医学. 2009(01):78-80.
[11]何晓东,顾素英.乳腺癌影像学检查技术进展[J].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0(04):175-177.
[12]赵年,秦燕,袁方均.早期乳腺癌影像学诊断现状及进展[J]. 湖北医药学院学报. 2011(05):65-67.
[13]王宇红.乳腺癌的影像学诊断[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04):117-119.
[14]蒋文英.乳腺癌早期筛查的研究进展[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 11(04):36-37.
[15]司淑芳,贾红岩.多种影像学联合检查诊断早期乳腺癌的临床价值[J]. 山东医药. 2010(21):86-8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