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艾拉光动力和复方倍他米松封闭治疗瘢痕疙瘩疗效观察

艾拉光动力和复方倍他米松封闭治疗瘢痕疙瘩疗效观察

2 2不良反应:观察组光动力治疗造成患者局部的疼痛、红肿,我们采用冰敷缓解疼痛,卤米松乳膏外用,2次/d。对照组有5例未绝 经女性患者出现月经提前,停药后自然恢复。其余患者均未出现月经紊乱、皮下组织萎缩、色素沉着或脱失、毛细血管扩张等不良反应。
3讨论 瘢痕疙瘩是各种原因导致的伤口局部出现纤维细胞的过度增生和胶原的过度分泌[2]。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可能与细胞因子、 细胞外基质、角质形成细胞以及细胞凋亡等有关,相关的细胞因子包括白介素(IL)、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bFG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等[3]。虽然目前治疗方法较多,但对之仍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光动力疗法是通过光敏剂进入体内受到适当波 长光的激发产生一系列光化学毒性效应,生成中间活性物质,与相应靶组织结合,导致不可逆的组织损伤和细胞死亡的一种治疗方法。ALA为第
艾时间:2014-03-19T10:22:36.530Z 来源:《河南中医》2013年10月第2期供稿 作者: 李晓燕1丁红炜1王彦芬2张莉1马国安1
[导读] 瘢痕疙瘩属皮肤的结缔组织病变,瘢痕疙瘩难以自愈
李晓燕1丁红炜1王彦芬2张莉1马国安1 (1衡水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皮肤科河北衡水053000; 2衡水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财务科053000) 【摘要】目的:观察艾拉光动力治疗增生性瘢痕疙瘩的疗效。方法: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00例),对照组(100 例)。观察组采用外敷5-氨基酮戊酸后氦氖激光照射,两次照射期间选用卤米松乳膏外用。对照组采用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局部注射。结 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4%,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0%,组间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 01); 对照组的复发率为30%,观察组的复发率为8%。两组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结论:艾拉光动力联合激素外用治疗 瘢痕疙瘩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光动力学疗法;复方倍他米松;封闭治疗;瘢痕疙瘩 【中图分类号】R749 05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5028(2013)10-0055-01 瘢痕疙瘩属皮肤的结缔组织病变,瘢痕疙瘩难以自愈,临床较多患者选择手术治疗,以求尽快解除临床症状,但是临床资料证明,采 用单纯的手术治疗极易发生复发,且患者复发后出现的瘢痕疙瘩范围常有明显扩大。目前,人们对瘢痕疙瘩的发病机理尚无统一的说法, 这可能也是临床治疗困难的原因之一。本文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1年8月诊断收治的瘢痕疙瘩患者100例,采用艾拉光动力治疗,获得 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我们将治疗方法及结果进行报道,供同行互相参考,以期为提高该病的临床诊治水平提供一定的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 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1年8月期间共收治瘢痕疙瘩患者200例。按照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对患者进行筛选。将上述 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100例。对照组中,男63例,女37例,平均年龄(42 1±5 3)岁,瘢痕体积 2×1×1cm3~0 5×0 3×0 5cm3,颜色红润(萎缩变白者除外)。观察组中,男62例,女38例,平均年龄(42 6±5 6)岁,瘢痕体积 2 2×1×1cm3~0 5×0 3×0 6cm3,颜色红润(萎缩变白者除外)。两组患者在男女性别比例、平均年龄、瘢痕疙瘩皮损面积等方面比 较,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 1 1入选标准:患者均按照《现代皮肤病学》所规定的诊断标准[1]确诊为瘢痕疙瘩。所有患者均为首次就诊。所有患者均了解参 加该试验的利弊,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能配合医护人员完成本次研究工作。 1 1 2排除标准:排除有严重的心、肝、肾疾病者,排除患有应用糖皮质激素禁忌的疾病患者;排除妊娠和哺乳期女性;排除有神经病史 者。 1 2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注射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ALA-PDT湿敷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 及复发率并比较。 1 2 1对照组治疗方法:患者皮损局部消毒后,用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1ml局部注射,整个操作要求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范进行。对 使用的注射器、护理人员的手套、环境空气等进行严格控制,确保患者治疗过程中不污染微生物。进针方向应从瘢痕边缘开始,沿着皮肤 平行紧入瘢痕内,在进针的同时推注药物,推注速度应放缓,在推注过程中,观察瘢痕疙瘩的颜色及形态,待其苍白肿胀,说明药物已达 到最佳位置,停止推注。复方倍他米松的用量每次应在1ml以内,每四周注射一次,连续3次为一疗程。一疗程结束后对患者的临床疗效进 行评价。 1 2 2观察组治疗方法:采用ALA-PDT治疗,将20%的盐酸氨基酮戊酸光敏剂(ALA,上海复旦张江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浸 湿的纱布敷在增生性瘢痕疙瘩的表面,湿敷3h,其间每隔30min滴一次药液于纱布上。湿敷结束,用XD-635AB型氦氖激光仪,波长为 632 8nm(西安激光仪器厂生产)照射30min。每周治疗1次,共治疗4次,每次照射期间避免刺激反应外用卤米松乳膏,每日两次。4次 治疗结束后停止使用。 1 3观察指标 1 3 1疗效判定:痊愈:超过90%的瘢痕萎缩吸收;显效:超过80%的皮损变软;有效:30%以上皮损变平变软;无效:皮损变平变 软≤30%。复发:曾达到治疗显效标准,半年后瘢痕增生高出皮面自觉瘙痒。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 1 3 2复发判断标准:半年后对患者进行随访,一年后随访统计复发率。 1 4数据处理:采用SPSS16 0统计软件对文中所得数据分析,计数资料行χ2检验,计量资料行t检验,当P<0 05时,表明组间差异具 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 1两组疗效比较:经统计学处理,观察组与对照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1)。两组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观察组的治愈率,有效率及复发率均优于对照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