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提高专业课双语教学质量

如何提高专业课双语教学质量

浅析如何提高专业课双语教学质量[摘要]本文基于南京邮电大学自动化专业开展模式识别课程双语教学的现状,并结合个人双语教学的实践体会,从正确理解双语教学概念、多途径建立双语师资队伍、充分发挥任课教师作用、确立合理可行的教学模式、建立灵活有效的管理机制这五个方面提出改进双语教学质量的建议,以期促进我院双语教学工作长效、有序进行。

[关键词]自动化专业双语教学教学质量改进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专业课程实施双语教学是我国高等院校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因为双语教学的实施一方面有助于任课老师自身专业英语水平和
运用英语教学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也同时有助于学生专业外语应用能力的提高。

在学校积极倡导实施双语教学政策的指导下,在制定详细的双语教学工作规划和双语教师选拔措施的基础上,我院自2009年9月起对《图形化程序设计》、《电力电子技术》、《模式识别》三门课程实施双语教学试点。

经过三轮的双语教学实践,本文就双语教学过程中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讨论,如双语教学含义的正确理解、双语任课教师的重要作用、双语教学模式的合理设计、教学管理机制的有效建立等问题,以期进一步改善我院双语教学质量。

二、正确理解“双语教学”含义是开展双语教学和提升教学效
果的重要前提
早在2001年9月,教育部就曾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为迎接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高科技革命的挑战,我国本科教育要在公共课和专业课中开展双语教学,且双语教学课程应占全部课程的5%-10%[1]。

但是,目前理工科高校中的双语教学课程大部分集中在研究生阶段,面向本科教学的可谓凤毛麟角。

即使那些在本科阶段开设了双语教学的高校,有些对双语教学的认知程度和重视程度严重不足,具有一定的盲从性,使得双语教学的效果远未达到预期目标。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双语教学含义做一个全面、正确的理解。

(一)正确理解双语教学的含义
双语教学的本质是教师运用两种语言进行教学,且积极倡导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借助于第二语言进行交流和互动。

其主要特征表现为第二语言(目前主要是英语)是教学手段,而不是教学内容,且一般情况下两种语言穿同时插在进行教学过程中,直至最后完全采用外语进行教学。

这种模式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使用多种语言进行思维的能力,扩大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竞争力。

(二)正确开展双语教学的过程
在借鉴其它院校实施双语教学过程中的心得体会[2-4],并结合近四年的双语教学,我们依据师资力量构成和学生外语水平,提出“由浅入深、循序渐近、因材施教”递进式的双语教学模式:第一
个过程采用中文板书,中文讲授,学生中文答题的模式;第二个采用英文板书,中文讲授,学生中英文答题的的模式;第三个英文板书,英文讲授,学生英语英文答题的的模式。

采用这种递进式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得到循序渐进的训练,又能落实“用英语学”的双重教学目的,从而达到最佳的双语教学效果。

三、提高双语教师素质是提高双语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
双语教学能否开展并取得成功,其关键因素在于是否有一支高素质的双语教师队伍[5-6]。

从我们近四年的双语教学实践不难看出,在明确双语教师必须同时具备良好的外语表达能力和精深的专业学科知识的基础上,构建一支高素质双语教学师资队伍的途径有如下三种:
(一)加大本校双语教师的培训
学校可加大投入,分期、分批将专业知识精深、英语基础较好的中青年骨干教师通过学术交流活访问学者等形式送到国外高水平知名大学进行短期进修学习或强化培训,这样一方面能使教师及时掌握本学科最新的科研成果,了解最新的学术动态;另一方面,能快速、有效地提高教师的外语水平,为回国从事双语教学打下坚实基础。

(二)加强双语教学师资的引进
根据学科建设需要,引进国内外高水平人才,保证引进人才基本可以或进行适当培训后便可进行双语教学任务。

(三)加强双语教学的交流
通过定期举办和参加有针对性的双语教学经验研讨会,促进双语教师自身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

只有在双语教学实践中不断的总结、探索,并将取得的成果和获得的经验通过研讨会与观摩会等形式开展交流,促进双语教师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双语教学交流包含如下两种形式:一方面是加强校内交流,以便实现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另一方面是加强校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以便实现互通有无,资源共享。

以上三种方式相辅相成,如若相互间形成良性循环,则有利于一支高素质双语教学师资队伍的形成。

四、制定合理的双语课堂教学模式是提高双语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经过调研我们发现,目前国内绝大多数开展双语教学高校的教学方式处在前两个阶段,离第三阶段的双语教学方式尚有一定差距。

在此情况下,采用多元化、灵活化的双语课堂教学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它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对双语教学的好奇心与积极性,从而有利于促进双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切实可行的课堂教学模式
在借鉴其它院校的成功经验,并结合近四年的双语教学实践,我们认为如图1所示的课堂教学模式较为适合目前国内绝多数高校的实际情况。

(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不仅体现在如图1所示的教学语言的组织以及课堂教学的规划上,还可体现在课堂组织的教学环节中。

譬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采用图片、录像等图、文、声、像并茂的教学方法,从多个角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他们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此外,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还应体现在“教”与“学”的良性互动中。

如课堂活动可采用分组讨论、专题演讲等形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并勇于发表自己意见的习惯,以激起学生旺盛的求知欲望;同时,鼓励学生用英语发言、提问,以真正调动和充分发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学生培养成为拥有丰厚知识又精通外语技能的国际型人才。

(三)灵活多样的成绩考核形式
多元化、灵活化的教学模式,同时也应体现在考核形式上。

具体来说,平时成绩考核以学生作业及论文完成情况等为依据,构建一个开放、宽松的评价氛围,评价结果在最终评定中占有相当的比重;采用考试或论文形式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全面评价,以考察学生具备的双语水平和综合素质。

五、建立有效的双语教学管理机制是提高双语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
建立有效的双语教学管理机制,包括双语教师培训机制、教学
质量果评价体系、教学体系研究机制、教学业绩激励机制等,是推动双语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

(一)建立有效的双语教学管理机制
为保障双语教学的顺利开展和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我们认为学校应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

严格执行双语教师的准入制度,精心挑选英语水平和专业知识达到讲授双语课程要求的中青年老师承担双语教学任务。

依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地规划不同层次的双语课程教学,形成一支结构合理、专业知识精湛、英语应用能力强、双语教学水平高的师资队伍。

根据双语课程教学的目标,对双语教学的全过程进行有效监控和科学评价。

通过评价,学校可根据双语课程开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促进双语课程体系的不断发展和逐步完善。

定期举办不同层次、不同科目的双语教学的观摩会与研讨会,以及时总结、交流双语教学的心得体会,探索、研究提高双语教学质量的途径。

对于双语教学,学校制定了重在激励的工作机制:根据实际教学时数,分别以120% 和130% 的标准计算第二层次和第三层次全英文教学的教学工作量,积极倡导教师从事双语教学活动;对双语教师的教学效果,从改革、创新层面予以分析,以正面评价为主。

(二)提高双语课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
承担双语课程教学的教师应勤于思考,善于倾听学生的要求和心声,以便及时获取学生对双语教学的反馈信息,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和调整。

同时,不断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外语的口语表达能力,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以促进双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六、结束语
对高校而言,双语教学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这意味着其必然要经历一个长期探索与实践的发展过程。

高等理工科院校只有利用自身在通信、自动化、计算机等传统学科专业上的优势,积极探索适合本校双语教学的模式和机制,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考核体系,提升高等理工科院校教育质量,为新世纪培养、输送优秀的复合型人才。

高校在推进双语教学过程中,除上面讨论的提高双语教学质量的几个重要问题外,授课时间的安排、授课对象的选择、双语教材的选用等问题,也是提高双语教学质量不可或缺的因素。

因此,如何提高双语教学质量,培养国际花的创新人才,是一项长期的研究课题。

基金项目:江苏省研究生双语授课教学试点项目,南京邮电大学教改项目(jg00511j78,jg00511j79,jg00511j80),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教改项目(td00511jg11)
[参考文献]
[1]姚舜才,樊旭梅.高校自动化专业课程双语教学的探讨与实践[j].中北大学学报,2005,21(1):14-16。

[2]李桢.专业课双语教学模式初探[j].高等农业教育,2003,10(10):58-59.
[3]章帆,郭福,刘建萍.提高双语教学质量的路径分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0,10(1):76-80.
[4]朱江淼,江捷.双语教学课程的考核方式初探[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7(2):116-118.
[5]朱莉.积极开展双语教学深化高等院校教学改革[j].辽宁教育研究,2003,3(3):57-58。

[6]杨华.开展双语教学改革,促进国际性高素质人才培养[j].中国人才,2011,14(3):215-216.
(作者单位:1.南京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南京,2.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南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