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在糖尿病病人中的作用
【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糖尿病病人中的作用。
方法将54例糖尿病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观察组进行健康教育5个月后,比较两组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及血糖控制状况。
结果观察组对糖尿病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掌握及血糖控制均较好;对照组对糖尿病知识了解较少,血糖不稳定。
结论实施健康教育是糖尿病护理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可增强病人的自我保健意识,有效地控制病情。
【关键词】糖尿病;健康教育;护理干预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
中国的糖尿病发病率为1%-2%。
[1]该病已成为仅次于肿瘤、心血管之后的第三大非传染性疾病。
它所引起的各种并发症,严重影响着患者健康及生存质量。
由于医护与患者交流不足,患者普遍对糖尿病知识缺乏,致使糖尿病患者急、慢性并发症不断发生。
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基础措施之一,其目的是使患者了解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基本知识和危害性,接受正规治疗,提高患者对治疗的顺应性和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寿命。
尤其对2型糖尿病人必须强化健康教育,增强患者自我保健意识。
本研究通过对社区内54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初步探讨其对糖尿病患者生活及血糖水平的影响,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54例患者中男性30例,女性24例,年龄在50-75
岁,平均年龄61岁。
文化程度:文盲:5例,小学:26例,初中:15例,高中以上;8例。
均为社区2009年6-10月的老年人查体中查出的2型糖尿病人,皆符合1997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诊断标准。
将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2例,用糖尿病药物治疗,同时对他们进行糖尿病知识的健康教育指导;对照组22例,只用常规药物治疗,未接受健康教育指导。
两组在年龄、体重指数、空腹血糖方面无显著差异。
1.2健康教育内容
1.2.1糖尿病基础知识教育向病人及家属介绍有关糖尿病的基
础知识,使其对糖尿病病因、影响病情的因素、病情控制方法及预后等有关知识了解。
1.2.2心理护理指导由于病人都是偏远农村的,年龄偏大,文化程度较低,对糖尿病及并发症的认识不足,表现为满不在乎,不注意饮食,不坚持用药。
针对此种情况,认真向患者讲解糖尿病的定义、并发症,及不坚持治疗的后果。
与患者家属交谈,争取得到家属的配合与支持。
1.2.3饮食指导向患者强调2型糖尿病的基础治疗措施是饮食治疗,必须重视规律饮食,严格控制饮食,合理调节饮食结构,放弃不良生活方式。
1.2.4休息、运动指导为患者制定并实施有规律的生活起居、运动计划,运动以不感到疲劳为宜,可选择步行、慢跑等。
运动时可携带一些糖果、含糖食品,若出现饥饿、心慌、出冷汗等低血糖症
状时应及时服用,如症状不缓解应请求救护[2]。
1.2.5用药指导对病员及家属进行用药指导,使其了解降糖药的种类、正确服用方法、剂量和可能发生的副作用等。
1.2.6糖尿病自我监测根据患者的经济状况建议患者购买血糖仪,教会每位患者正确使用血糖仪,定期检测餐前、餐后血糖,认真记录结果,并及时反馈给医生。
1.3健康教育形式与方法
1.3.1内科门诊成立健康教育小组,对32例2型糖尿病人进行身体状况、社会心理状况评估,根据评估所得的资料制定健康教育计划。
1.3.2社区糖尿病患者文化层次参差不齐,年龄较大,在门诊就诊时间有限,获取糖尿病相关信息少,对知识需求量大,健康教育小组的人员,每月两次进入社区集体授课、操作演示,与患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
给患者查血糖、尿糖,掌握病人的血糖控制情况。
1.3.3开通糖尿病知识咨询热线,随时解答病人提出的问题,及时给予帮助。
1.3.4发放有关饮食种类、数量的图片,把糖尿病健康教育知识印成小册子,让病人随身携带。
1.3.5了解患者对疾病的态度,自我管理的技能,对患者做出瞬间评估,懂得患者的迫切需要,及时评价教育效果。
以上措施,护理教育小组人员持续进行了5个月。
1.4评价标准①糖尿病有关知识≥60分为及格。
②血糖、尿糖监测结果按糖尿病控制标准规定:血糖以空腹血糖为准,按定量进行统计,尿糖按定性统计。
优:空腹血糖8.1mmol/l,尿糖(+++)以上。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及实验室指标比较(χ±s),见表1,显示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2.2两组掌握糖尿病有关知识程度比较,观察组合格率达
93.75%,对照组仅22.72%,经x2检验(x2=28.83),p<0.01两组有高度显著性差异。
2.3健康教育5个月后,两组病情控制结果比较,见表2。
可见观察组总有效率(优秀+良+中)为90.63%(29/32);对照组为54.54%(12/22),经统计学处理,x2=11.39,p<0.05两组有显著性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