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现当代文学研究(3)历年考试

1、现当代文学研究(3)历年考试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试卷赵清林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五四”新文化运动中著名的“周氏兄弟”是指和周作人。

2.小说家具有强烈的“编年”意识,如果将他的小说《蚀》、《虹》等作品依所描写的时代起来,就是一部生动而深刻的中国社会的“编年史”。

3.在三四十年代,周作人实验过一种“”的散文,文章的主干是精心挑选的古文,间以现代评点,而兼文白二体之美。

4.袁可亮曾说,他是在先后读到了卞之琳的《十年诗草》和的《十四行集》后,受到很大的发现诗歌是有不同的写法的。

5.京派的鼻祖是,连沈从文都受到他的影响。

6.在曹禺的《雷雨》中,最有争议的两个人物是周朴园和。

7.茅盾、老舍、的作品共同构成了现代长篇小说艺术的三大高峰。

8.“五四”新文学作家大多经历过一个从“呐喊”到“彷徨”的过程,如果说郭沫若的《女的呐喊,那么他在这之后出版的诗文集《》则可以看作是他的彷徨。

9.一位90年代的研究者在介绍的作品当时受欢迎的情况时说:《紫罗兰》代表了鸳蝴派的趣味,《古今》承袭了周作人、林语堂的‘闲适’格调,《万象》坚持着新文学义、现实主义的传统,对“新文艺腔”大张挞伐的《杂志》则想走纯文艺的路线,而它们竞一致家表示推许。

10.郭沫若、郁达夫等人创办的创造社,年成立于日本东京。

11.九叶诗派的九位诗人是杭约赫、、穆旦、陈敬容、郑敏、唐祈、唐提、杜运燮和袁可嘉12.鲁迅最后一篇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小说是以爱姑为主人公的《》。

13.新文学史上的第一部个人白话诗集是的《尝试集》。

14.1929年,茅盾在他的《读<倪焕之>》一文中有关于“时代性”的阐述,这表明他此时接受了“新写实主义”的概念。

《倪焕之》这部小说的作者是。

15.京派作家对方兴未艾的、时髦的现代派文学以及流行的商业化文学都相当反感,保持着的态度。

16.从著名美文《笑》这一篇开始,就一直都在写作“美”和“爱”,尤其是那些关于母爱17.有不少学者认为,的《欧游杂记》、《伦敦杂记》等30年代以后的散文更加成熟,但一能更爱他早期的《荷塘月色》、《背影》等抒情散文。

18.据孙伏园回忆,刘半农曾赠送鲁迅一幅联语:“托尼学说,文章”。

19.沈从文把他的《边城》看成是一座供奉人性的“小庙’,而这座庙里的女神自然就是这主人公。

20.在《独语》中这样写道:“温柔的独语,悲哀的独语,或者狂暴的独语。

黑色的门紧闭远期待的灵魂死在门内,一个永远找寻的灵魂死在门外”。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对郭沫若影响最大的德国诗人是( >。

A.雪莱 B.惠特曼C.海涅 D.泰戈尔2.张爱玲在一夜之间成为市民文化的“明星”时,她所在的上海是属于( >。

A.解放区 B.国统区C.真空区 D.沦陷区3.沈从文的文学贡献是多方面的,但如果非要用一句话来概括,最主要的是( >。

A.以《边城》为代表的小说创造出一种牧歌式的田园风格B.用小说与散文建造起他特异的“湘西世界”C.正面提取了未被现代文明污染和破坏的古老美好的人生形式D.以《边城》为代表的作品创造出一种抒情小说文体4.郭沫若在40年代创作的第一部历史剧《棠棣之花》是根据他自己早年的同名诗剧改编的剧曾收入他的诗集( >中。

A.《恢复》 B.《前茅》C.《女神》 D.《星空》5.鲁迅的第一部杂文集是( >。

A.《呐喊》 B.《热风》C.《野草》 D.《坟》6.曹禺的第三部话剧作品是以仇虎和金子为主人公的( >。

A.《原野》 B.《蜕变》C.《日出》 D.《雷雨》7.茅盾常常以当代重要的政治经济事件作为自己的描写对象,其中,在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月就动笔写的小说是( >。

A.《蚀》 B.《子夜》C.《虹》 D.《腐蚀》8.老舍曾为自己作品一度流入为幽默而幽默的“油滑”而深深地苦恼,试图“故意的停止幽他为自己得之于北京市民趣味的幽默找到了健康的发展方向的作品是( >。

A.《四世同堂》 B.《二马》C.《骆驼样子》 D.《离婚》9.周作人的散文常常表现出一种被称之为“中年心态”的枯涩味,因此,在30年代曾有人末的一个文学流派相提并论。

这个流派是( >。

A.竞陵派 B.桐城派C.公安派 D.性灵派10.抗战开始不久,穆旦作为西南联大的“护校队员”行程三千里,远征昆明,第一次感受命与生养自己的土地、土地上的人民之间的血肉关系,诗泉喷涌,写下了在现代诗歌史上很有影美》等诗篇。

他在《赞美》一诗中这样写道:( >。

A.这是时候了,这里是我们被曲解的生命/请你舒平,这里是我们枯竭的众心/请你柔和/命的饿源泉,让我们听见你流动的声音。

B.坚定地,他看着自己溶进死亡里,/而这样的路是无限的悠长的/而他是不能流泪的,/泪,由于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C.……呵上帝!/在犬牙的丙道中让我们反复/行进,让我们相信你句句的紊乱/是一个真们是旺依的,/你给我们丰富,和丰富的痛苦。

D.风暴,远路,寂寞的夜晚,/丢失,记忆,永续的时间,/所有科学不能怯除的恐惧/让怀里得到安憩——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3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选对一个得1分,全对得2分,多选不得分。

1.象征性意象在曹禺剧作中大量存在,大概而言,有三种情况:( >、( >、( >。

A.以场景道具的方式呈现出的象征性意象B.以故事情节的方式呈现出的象征性意象C.以人物性格的方式呈现出的象征性意象D.以作品命名的方式呈现出的象征性意象2.在30年代的“京派”与“海派”之争中,参加的作家主要有( >、( >、( >。

A.沈从文 B.鲁迅C.郭沫若 D.苏汶3.《传奇》中的女性基本上处于两种生存状态,一种是想当“太太”,一种是成为“太太”中,处于前一种生存状态的人物主要有( >、( >、( >。

A.《留情》中的敦凤 B.《红玫瑰与白玫瑰》中的王娇蕊C.《花凋》中的川常 D.《倾城之恋》中的白流苏4.老舍在英国生活时期完成的三部小说是( >、( >、( >。

A.《老张的哲学》 B.《二马》C.《赵子曰》 D.《离婚》5.《子夜》中的资本家形象,除吴苏甫和赵伯韬外,主要还有( >、( >、( >。

A.唐云山 B.杜竹斋C.范博文 D.朱吟秋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3要求:内容切题,文字通顺,语气流畅,逻辑清晰。

1.在老舍的“市民世界”中,活跃着哪几种类型的市民?简要说明其主要形象(及作品>和特2.“涩如青果”是周作人品赏文章之妙的评语,周作人散文中“涩味”是怎样表现的?3.为什么说以“海派”来笼统地涵括上海文坛并不太合适?请举出具体的代表作家简要地说30年代上海文坛的主要情况。

4.请简要描述新诗从新文学的草创时期到30年代的发展轮廓。

五、分析题(40分>要求:在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立意新颖独特,论述正确深入,举例具体恰当,文字流畅,楚。

该题不得少于1000字。

1.周作人说,《在酒楼上》是最富“鲁迅气氛”的小说。

你是怎样理解“鲁迅气氛”的?试中的具体描写,说明“鲁迅气氛”表现在哪些方面?2.从上个世纪40年代以来,出现过两次“张爱玲热”。

你认为这两次热潮出现的原因主要们之间有没有相同的地方?你是怎样看待“张爱玲热”的?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2—2003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开>汉语言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1>试卷答案及评分标准(供参考>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说明:答案中凡出现错别字均不给分。

1.鲁迅(周树人>2.茅盾3.文抄公体4.冯至5.废名(冯文炳>6.蘩漪7.巴金8.星空9.张爱玲10.192111.辛笛12.离婚13.胡适14,叶圣陶(叶绍钧>15.左冀(革命>文学16,冰心17.朱自清18,魏晋19.翠翠20.何其芳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说明: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C 2.D 3.B 4.C 5.B 6.A 7.A 8.D 9.C 10.B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说明: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选对一个得1分,全对得2分,多选不得分。

1.ACD 2.ABD 3.BCD 4.ABC 5.ABD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说明:内容切题,文字通顺,语气流畅,逻辑清晰。

1.[评分标准]A.在老舍的“市民世界”中,活跃着新派市民、老派市民,正派(理想>市民和底层市民(贫型。

新派市民的主要人物有《离婚》中的张天真,以及《四世同堂》中的祁瑞丰等,其特点是:逐“新式”、“洋式”的生活情调而丧失了人格。

(1分>B.老派市民的主要人物有《离婚》中的张大哥,以及《二马》中的老马、《牛天赐传》中的《四世同堂》中的祁老人等,其特点是:他们都是城里人,但骨子里仍是农民,是“乡土中国”在他们身上负载着沉重的封建宗法思想的包袱。

(1分>C.正派市民的主要人物有《老张的哲学》中的赵四、《赵子曰》中的赵景纯、《二马》中的以及《离婚》中的丁二爷等,其特点是:他们都是侠客兼实业家,反映了中国传统小市民的理想D.底层市民的主要人物有《骆驼样子》中的洋车夫样子、老马,妓女小稻子,以及《月牙川大院》中的人物等,其特点是:他们大多是破产的农民,被现代城市“市民化”之后,又被抛入者的行列中,具有浓重的悲剧性。

(1分>E.文字通顺,语气流畅,逻辑清晰。

(1分>2.[评分标准]A.首先,表现为“文词之涩”。

最常见的是以文言入文,在流畅的白话文中加入一些“磕绊绝无生硬之感,反增行文的古雅。

(2分>B.其次,表现为“心绪之涩”。

在文章中常常流露出一种淡淡的惆怅,其情趣也是落寞的,废的,所谓心绪之涩其实也是一种思想的苦涩。

(1分>C.第三,还表现为一种文章的“隔”,也就是说与兴酣笔落的情形相反,讲究“不言而中”活中的许多意思也未必是说得出来的。

(1分>。

D.文字通顺,语气流畅,逻辑清晰。

(1分>3.[评分标准]A.30年代的上海文坛很复杂,既有典型的商业化的流行文学、堕落的文学,又有新感觉派文学,还有张爱玲这样很传统又很现代的文学,更有富于使命感而受青年倾赖的左翼文学。

(2分B.商业化的流行文学主要指周瘦娟、张恨水等的“鸳鸯蝴蝶派”文学。

(1分>C.新感觉派的前卫文学主要以施蛰存,或穆时英、刘呐鸥为代表;左翼文学以茅盾为代表。

D.文字通顺,语气流畅,逻辑清晰。

(1分>4.[评分标准]A.在新文学的草创时期,以白话入诗,集中体现为“诗体大解放”,并带来了诗歌审美经验如胡适、沈尹默、刘半农的白话新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