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nm处有最大光吸收,加入诃子多酚后,可有效阻止番红花红褪色,进而反映诃子多酚和茶多酚对·OH 的清除能力。
3)卵磷脂可被·OH氧化损伤产生丙二醛(MDA)类似物,硫代巴比妥酸(TBA)可与MDA类似物反应生成粉红色物质,该物质在532nm处有最大光吸收,加入诃子多酚后,可有效抑制MDA的生成,进而反映诃子多酚和茶多酚的抗脂质过氧化作用。
综上所述,与公认的天然抗氧化剂茶多酚相比,诃子多酚能够有效地清除O2-·和·OH,对卵磷脂脂质过氧化损伤有显著抑制作用,目前诃子的市场价格远低于茶叶,这说明诃子作为一种天然抗氧化剂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为诃子的活性测试提出了一个有益的启示。
参考文献:[1]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1174[2]魏安池,周瑞宝,瞿水忠.诃子抗氧化性能的研究[J].郑州粮食学院学报,1998,19(1):8-12[3]《全国中草药汇编》编写组.全国中草药汇编[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394[4]张杰.鞣质的药理作用(Ⅲ)—抗氧化,降脂,降压等多种作用[J].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1995,10(3):99-103[5]万素英.食品抗氧化剂[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8:33-38[6]关庭.有“第七类营养素”之称的多酚类物质[J].中国食品添加剂,2000(1):28-29[7]乃武,金兰萍,黄磊,等.诃子醇提取物对活性氧的清除和对抗TPA对人体白细胞DNA的损伤[J].中草药,1992,23(1):26-29[8]博乃武,郭蓉,刘福成,等.诃子鞣质和五倍子鞣质抑制体内亚硝胺生成和对抗活性氧的作用[J].中草药,1992,23(11):585-589 [9]张速禹,白喜翠,李春汇,等.诃子醇提取物对实验动物肝功的影响[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1997,3(4):41-42[10]张自力,吴天荣.酒石酸铁比色法测定茶多酚的误差分析[J].中国茶叶加工,1995(4):28-30[11]刘杰超,王思新,焦中高,等.苹果多酚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的体外试验[J].果树学报,2005,22(2):106-110[12]王巨存,邢国胜,胡文铎,等.有机锗Ge-132对氧自由基和由羟自由基诱导的脂质过氧化的影响[J].中国药学杂志,1994,29(1): 23-24[13]吕晓玲,朱惠丽,姜平平,等.紫苏提取物抗氧化活性体外实验研究[J].中国食品添加剂,2003(5):22-25收稿日期:2008-03-03番茄红素提取工艺参数的研究侍朋宝1,陈海菊2,柴菊华1,刘福1(1.河北科技师范学院食品工程系,河北昌黎066600;2.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园艺园林系,河北昌黎066600)摘要:对影响番茄红素提取的各因素,如浸提溶剂、料液比、提取温度、浸提时间、pH值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番茄糊中添加丙酮:乙醚=2∶1(体积比)的混合溶液,料液比为1∶3(g/mL),在30℃,pH=6的环境下浸提4h可取得最佳提取效果。
关键词:番茄红素;提取;影响因素STUDY ON TECHNOLOGICAL PARAMETER OF LYCOPENE EXTRACTIONSHI Peng-bao1,CHEN Hai-ju2,CHAI Ju-hua1,LIU Fu1(1.Food Engineering Department,Hebei Normal University of Science&Technology,Changli066600,Hebei,China;2. Department of Horticulture and Landscape,Hebei Normal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Changli066600,Hebei,China)Abstract:Several technological parameters of lycopene extraction such as different leaching liquor,the ratio of tomato and liquor,the temperature,the extraction time,the pH were studied.The experiment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ptimum process was add the mixture of acetone:aether=2∶1(v/v)into tomato mash,the ratio of tomato mash and leaching liquor was1∶3(g/mL),leaching4h under the condition of30℃and pH=6.Key words:lycopene;extraction;influencing factor作者简介:侍朋宝(1979—),男(汉),讲师,硕士,从事食品科学专业研究。
!!!!!!!!!!!!!!!!!!!!!!!!!!!!!!!!!!!!!!!!!!!!!!!!番茄红素(Lycopene)又称ψ-胡萝卜素,属于异戊二烯类化合物,是类胡萝卜素的一种。
由于最早从番茄中分离制得,故称番茄红素。
研究发现,番茄红素具有优越的生理功能,它不仅具有抗癌抑癌的功效,而且对于预防心血管疾病、动脉硬化等各种成人病、增强人体免疫系统以及延缓衰老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新型功能性天然色素。
番茄红素是脂溶性色素,可溶于其他脂类和非极性溶剂中,不溶于水,难溶于强极性溶剂如甲醇、乙醇等,可溶于脂肪烃、芳香烃和氯代烃如乙烷、苯、氯仿等有机溶剂[1]。
本试验即是利用番茄红素的这一性质,采用溶剂法从番茄中提取番茄红素,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
1材料与方法1.1材料新鲜番茄(市售)。
1.2试剂丙酮、乙醚、石油醚、NaOH、HCl等均为分析纯。
1.3仪器设备FA2004B型电子分析天平: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生产;HH-4型电热恒温水浴锅:江苏省金坛市荣华仪器制造有限公司生产;SP-723型分光光度计:上海光谱仪器有限公司生产;PHS-3C型酸度计: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等。
1.4提取工艺新鲜番茄→切碎→研成糊→称量→浸提→过滤→测量1.5试验设计采用不同溶剂提取番茄红素,提取液用SP-723型分光光度计测其吸光度值,在初步确定最佳浸提溶剂的基础上,对其主要影响因素如料液比,温度,时间,pH值进行单因素试验,再以时间,温度,pH值三因素进行正交试验,然后用极差分析法根据吸光度值大小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2-5]。
2结果与讨论2.1最佳浸提溶剂的确定称取相同质量(5.00g)的番茄糊4份,分别加入相同体积(10mL)的乙醚、石油醚、丙酮浸提溶剂中,置于室温下密闭,避光静置4h,过滤,提取液在波长410nm~ 510nm范围内选用1cm比色皿测吸光度值,得到不同浸提溶剂的提取液在各自最大吸收波长处的吸光度值,结果如图1。
由图1可知浸提效果:丙酮>乙醚>石油醚。
所以可选用丙酮与其它两种溶剂按1∶1,2∶1,3∶1的比例进行混合来浸提番茄红素,方法同上,结果见图2。
由图2可知,丙酮∶乙醚=2∶1的混合溶剂的浸提效果最好,因此可选用丙酮∶乙醚=2∶1的混合溶剂为最佳的溶剂进行提取。
2.2最大吸收波长的确定由以上试验可知,丙酮∶乙醚=2∶1的混合溶剂的浸提效果最好。
将此浸提液在410nm~510nm处的吸光度值作图,结果见图3。
由图3可知提取液在470nm处的吸光度值最大,也就是说番茄红素的最大吸收波长在470nm处。
图1溶剂对番茄红素提取效果的影响Fig.1Effect of different solvent on extraction rate of lycopene图2不同混合溶剂对番茄红素提取效果的影响Fig.2Effect of different component solvent on extraction rate oflycopene图3不同波长下番茄红素的吸光值Fig.3Absorbance of lycopene in different visiable spectrume图4不同料液比浸提效果Fig.4Effect of ratio between material and liquid on extractionrate of lycopen2.3番茄红素提取工艺的单因素试验2.3.1最佳浸提溶剂用量的确定称取相同质量(5.00g )的番茄糊,分别按1∶1、1∶2、1∶3、1∶4(g/mL )的料液比加入溶剂(丙酮∶乙醚=2∶1的混合溶剂),在室温下密闭,避光静置4h ,过滤,取提取液于波长470nm 处选用1cm 比色皿测吸光度,结果如图4。
番茄红素的提取属于固-液萃取过程,化学位差(浓度差)是该过程的推动力。
而溶剂的用量是决定体系中尤其是提取液中番茄红素浓度的重要因素。
溶剂用量越大,番茄红素在物料和溶剂之间的浓度差越大对提高传质速率和降低残渣中的番茄红素的含量越有利。
由图4可知,随着浸提溶剂量的增加,浸提效果有所提高。
料液比为1∶4(g /mL )的浸提效果最好,但与料液比为1∶3(g /mL )时浸提效果差异不明显,溶剂用量越大工业生产时蒸发回收溶剂的蒸汽及溶剂的冷凝水消耗都增大,溶剂的周转量增大,加重溶剂的回收负荷,从经济的角度考虑,为了节省溶剂的用量,故选用料液比为1∶3(g/mL )较为合理。
2.3.2最佳浸提温度的确定称取相同质量(5.00g )的番茄糊4份,按1∶3(g/mL )的料液比加入相同溶剂(丙酮∶乙醚=2∶1的混合溶剂15mL ),分别在温度20、30、40、50℃条件下,避光浸提4h,过滤后在470nm 处选用1cm 比色皿测其吸光值,结果见图5。
番茄红素的提取属于固-液间进行的物质传递过程有分子扩散和对流两种,分子扩散是通过单个分子的无规则热运动的质量传递,而对流扩散是微团的宏观运动产生的质量传递。
由于温度会影响到分子的扩散速度及原料微粒在溶剂中的运动特性,因而温度对提取过程有较大影响。
由图5可知,随着温度的升高,浸提效果越来越差。
虽然温度升高番茄红素的扩散速率增大,但乙醚易挥发使得溶剂量减少,溶剂中番茄红素的相对含量上升,传质的推动力减弱;同时温度升高番茄红素长时间在高温下浸提不稳定,易分解,所以选用20℃为浸提温度。
2.3.3最佳浸提时间的确定称取相同质量(5.00g)的番茄糊3份,按1∶3(g/mL )的料液比加入相同溶剂(丙酮∶乙醚=2∶1的混合溶剂15mL ),在20℃下密闭,分别避光静置2、3、4、5h ,过滤,取提取液于波长470nm 处选用1cm 比色皿测吸光度,结果见图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