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选举制度概述(PPT 65张)

选举制度概述(PPT 65张)


比例代表制: 优点是得票率低的小党也可获得席次; 缺点是易造成议会小党林立,且投票对象是政 党,选民无法罢免当选人。
自民党:294 民主党:57 维新会:54 众人党:18 共产党:8 无所属:5
公明党:31 国民党:1 未来党:9 社民党:2 新党大地:1成小党林立、议事效 能不彰,在内阁制国家则会产生不稳定政府, 昔日欧洲实行该选制诸国,如德国魏玛共和 及法国第三、第四共和国为此吃足苦头,于 是法国在第五共和国改两轮多数代表制;德 国于二战后规定政党须达到得票率5%或3席门 槛始可分配席次,之后他国纷纷仿效,例如 以色列2%、意大利4%、俄罗斯7%、日本2% 或5席,比利时同德国5%。
从政党的产生来看就是伴随着选举和议会制度而
产生的。
在西方国家,选举工作都是在政党的参与甚至是
操纵下进行的,政党在选举中起着主导作用。
政党在形式上通过选举才能执政。
英国的政党制度和选举制度

两党轮流执政 17世纪70年代——19世纪 萌芽时期 (辉格党和托利党) 19世纪30年代——20世纪初 形成时期 (保守党和自由党) 20世纪初——至今 新两党制 (保守党和工党) 2010年5月——诞生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 来首个联合政府,由于保守党和执政工党都 未超过半数,保守党和自由民主党首次牵手, 联合组阁。
一章选举制度
节选举制度概述
一、概念 选举

选举制度——一国通过法律规定的关于 选举国家代议机关代表与国家公职人员的 原则、程序与方法等各项制度的总称。
广义选举指的是政权机关、政党、社会团体和 群众组织以及企事业单位根据选举人意志,按 照一定的形式和程序,选拔、推举代表(议员) 或主要负责人的活动。 狭义选举仅指选民或代表(议员) 根据自己 的意志,依照法定形式,选出一定数量的代表 机关的。通常我们所指的选举和被代表(议员) 或国家机关组成人员选举是狭义选举。


比例代表制——依一定的计票方法,使各政党 依其所得票数,按照比例选出代表。荷兰、奥 地利、卢森堡、巴西、中国香港。

混合代表制——日本,500个议席中300 个单一代表制,180个名单比例代表制。 选民每次投票就投两个票,一个投给单一 代表制,另一票投给比例代表制下的候选 人(政党)。(德国、新西兰、意大利等)

功能
1、为人民主权原则的实现提供了制度保障, 为实现国家权力的转移提供了制度保障; 2、选举制度为选民监督权利行使者,甚至
在一定条件下更换权力行使者提供了制度
化的手段; 3、选举制度是促进民意的形成、表达,并
使选民民主意识得以提高的有效途径;
二、我国选举制度的历史发展
三、选举制度的体制: (一)地域代表制与职业代表制
根据法国宪法,法国总统由普选产生,采用 “多数两轮投票制”。即在第一轮投票中如 无人获得超过半数的选票,则要进行第二轮 投票,由选民在首轮选举中得票率第一和第 二的两位候选人中选出一位担任总统。 2012年法国总统选举第一轮投票4月22日举 行,时任总统、人民运动联盟候选人萨科齐 与社会党候选人奥朗德在首轮投票中胜出。 2012年5月6日,社会党候选人奥朗德在第 二轮总统选举投票中战胜时任总统萨科齐, 当选为法国新总统。

二战期间,时任首相丘吉尔领导全国联合政府, 英国上下一心,最终取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2010.5月6日举行大选,保守党成功超越工党 成为议会第一大党,但其席位未能达到半数。 保守党和工党都必须拉拢议会中的其它力量才 能组建联合政府,而排名第三的自由民主党由 此成为关键力量。自民党先后与保守党和工党 开展谈判,但据工党内部人士11日透露,该党 跟自民党的谈判实际上已经破裂。在这种情况
四、选举制度与政党制度的关系
政党——特定阶层利益的集中代表者,是由特
定阶层中政治上最积极的分子组成的,具有明
确政治主张,为夺取、影响和巩固政权而开展
活动的政治组织。
政党制度——有关政党的地位和作用,特别是
有关政党执掌、参与或影响国家政权的各种制
度的总称。

二者有密切的关系,都是近代国家政治制度 的重要组成部分,相互渗透、相互影响。
小选区多数选举制有两个长处: 第一,简单易行。 第二,一般认为小选区制可能形成稳定 的多数党政权。 缺点: 第一,存在死票现象。

譬如,2010年6月英国大选中,保守党全国范围 得票率约为36%,工党为29%,自民党为23%。 自由民主党得票率仅少6个百分点,但所获议席比 工党201个。

(二)多数代表制、比例代表制和混合代 表制 多数代表制——候选人依法定标准,得 票较多者即可当选的制度。
比较多数代表制——候选人得票比较多数者
当选,而不必过半数。(英国、美国、加拿 大、印度等) 绝对多数二轮投票制——须有投票总数的二 分之一以上方可当选。(法国国民议会和总 统两轮选举)

选举制度

1949年《人民代表法》,1969年修改。目 前下院选举,主要依据该法。
候选人资格:两名选民提名,八名选民同意。 选举保证金:500英镑
议会下院的选举通常提前举行
首相可以把大选日期定在上一次大选后5年内的任何 一天,但需要提前一个月宣布大选日期。

现行的计票制度明显有利于两大政党 两党制并不等于两个政党

议会选举可在5年任期前的任何时间举行。5 年任期从议会选举后的第一次议会会议开始计 算。选举时间的选择在于在任首相的决断。如 果政府广受好评,首相通常会在掌权约4年之 后“要求”举行议会选举,以便达到继续掌权 目的。
第二节 我国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与 程序

地域代表制——按选民的居住地区划分选区
或者以县、乡等行政区域为选举单位选举代
表或议员的制度。

职业代表制——将选民依职业予以分类,根
据职业团体而不是居住区或行政区域选举代 表的制度。 现代各国以地域代表制为主,兼采职业代表制
地域代表制下又可以分为: 小选区制(单数选区制) 大选区制(复数选区制) 小选区制——一个选区只选一名议员 大选区制——一个选区选举两个以上议 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