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苷类化合物
CHO H C OH
R
糖
PhNHNH2 C2
CH=NHNH2Ph PhNHNH2 H C OH
R
糖腙
CH=NHNH2Ph
CO
PhNHNH2
H Ph N NH
R
N N Ph
H
OH
R
糖脎
∗ 2-去氧糖不能成脎(因C2上无-OH)。 应用——糖的鉴定、分离和纯化。
五、糖的化学性质 ㈤硼酸络合反应
㈤硼酸络合反应 糖的邻二-OH可与许多试剂生成络合物,借生成
五、糖的化学性质 ㈠氧化反应
α-羟基酮:
H
IO4-
R C C R'
OH O
α-氨基醇:
HH
IO4-
R C C R′
NH2OH
邻二R-CHO + R'-COOH
R-CHO + R'-CHO + NH3 R-COOH + R'-COOH
五、糖的化学性质 ㈠氧化反应
反应特点: ①反应定量进行(试剂与反应物基本是1:1); ②在水溶液中进行或有水溶液(否则不反应); ③反应速度:顺式 > 反式
以过碘酸反应为例来了解糖的氧化反应的应用 过碘酸反应 主要作用于:
邻二醇、α-氨基醇、α-羟基醛(酮)、邻 二酮和某些活性次甲基等结构。
五、糖的化学性质 ㈠氧化反应
邻羟基:
HH R C C R'
OH OH
IO4-
R-CHO + R'-CHO
HHH CCC OH OH OH
2 IO4- R-CHO + R'-CHO + HCOOH
第二章
天然产物化学
本章基本内容
一、概述 二、结构类型 三、糖苷分类
四、糖和苷的物理性质 五、糖的化学性质 六、苷键的裂解 七、糖的提取分离 八、糖的鉴定和糖链结构的测定
一、概述
糖类又称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s),是植 物光合作用的初生产物,是一类丰富的天然产物, 如:蔗糖、粮食(淀粉)、棉布的棉纤维等。
五、糖的化学性质 ㈠氧化反应
㈠氧化反应 单糖的分子有醛(酮)、伯醇、仲醇和邻二醇
等结构,氧化条件不同其产物也不同。 如:
COOH
Br2 / H2O
CHO
稀 HNO3
COOH
CH2OH
CH2OH
COOH
五、糖的化学性质 ㈠氧化反应 糖分子化学反应的活泼性:
端基碳原子 > 伯碳 > 仲碳 (即C1-OH、C6-OH、C2 C3 C4-OH)
1.醚化反应(甲基化) ①Haworth法(不常用) 含糖样品 + Me2SO4 + 30%NaOH → 醇-OH全甲基化
(需反复6~8次) 判断反应是否完全的方法:
甲基化物可用红外光谱测试,直到无-OH吸收 峰为止。
五、糖的化学性质 ㈢羟基反应
②Purdie法 样品 + MeI + Ag2O → 全甲基化(醇-OH) 只能用于苷,不宜用于还原糖(即有C1-OH的
HO
H
异侧
O CH2OH
同侧
O
β
CHO
CH2OH
D-葡萄糖
H
OH
O CH2OH
同侧
O
α
异侧
二、结构类型
Fischer式:(C1与C5的相对构型) C1-OH与原C5(六碳糖)-OH, 顺式为α,反式为β。
Haworth式: C1-OH与C5上取代基之间的关系: 同侧为β,异侧为α。
二、结构类型
㈢糖的绝对构型(D、L) 以α-OH甘油醛为标准,将单糖分子的编号 最大的不对称碳原子的构型与甘油醛作比较而命 名分子构型的方法。
三、糖苷分类 6.按糖链个数分
1个位置成苷——单糖链 2个位置成苷——双糖链
7.按生物体内存在分 原级苷——在植物体内原存在的苷; 次级苷——原级苷水解掉一个糖或结构发生 改变。
四、糖和苷的物理性质 ㈠溶解性
糖——小分子极性大,水溶性好 聚合度增高 水溶性下降。
多糖难溶于冷水,能溶于热水成胶体溶液。
糖)。因Ag2O有氧化作用,可使C1-OH氧化。 ③Hakomori法(箱守法)
样品 + DMSO + NaH + MeI → 全甲基化 (一次即可)
该反应是在非水溶剂中,即二甲基亚砜 (DMSO)溶液中进行反应。
五、糖的化学性质 ㈢羟基反应 ④重氮甲烷法(CH2N2)
样品 + CH2N2 / Et2O + MeOH → 部分甲基化 (-COOH、-CHO等)
五、糖的化学性质 ㈢羟基反应
当糖结构中无顺邻-OH时,则易转变为呋喃糖 结构,再生成五元环状物(异丙叉衍生物) 。
O
D-葡萄糖
转转转葡 葡五呋呋
呋喃糖
硫酸 丙酮
O O
O O
1,2;5,6-二-O异异异-D-葡葡五
五、糖的化学性质 ㈣羰基反应
㈣羰基反应 还原糖 + 苯肼 → 糖腙 (多为水溶性的) 还原糖 + 3分子苯肼 → 糖脎 (较难溶于水)
苷——亲水性(与连接糖的数目、位置有关) 苷元——亲脂性
四、糖和苷的物理性质
㈡味觉 ①单糖~低聚糖——甜味。 ②多糖——无甜味 (随着糖的聚合度增高,则甜味减小) ③苷类——苦、甜等 (人参皂苷)(甜菊苷)
四、糖和苷的物理性质
㈢旋光性及其在构型测定中的应用 具有多个手性碳原子——具有旋光性。 多数苷类呈左旋。 利用旋光性 → 测定苷键构型
O
3 IO4-
OHC
O
+ 2 HCOOH
CHO
需消耗3醚分键子开过袭碘酸
五、糖的化学性质 ㈠氧化反应 在异边无扭转余地的邻二醇:
6 HO
O O
OH
1
OH
1,6β -D-葡葡葡葡五葡
O OH OH OH
O
1,6α -D-半半葡葡五葡
不起反应
五、糖的化学性质 ㈠氧化反应
用途: ①推测糖中邻二-OH多少;
O OR'
五、糖的化学性质 ㈡糠醛形成反应
㈡糠醛形成反应(Molish反应)
单糖
浓 酸(4~10N) 加热 -3H2O
葡葡呋呋呋
多糖
矿酸 (10%HCl)
单糖
脱水
R
CHO R= H 糠 醛
R= CH2OH 5-羟甲羟五
五、糖的化学性质 ㈡糠醛形成反应
缩缩
羟五糠可糠 + 芳芳芳芳芳
显显
(苯芳、萘芳、苯芳、蒽六蒽)
CHO H C OH
CH2OH
D型
CHO
HO C H
CH2OH
α-OH甘油醛
L型
二、结构类型
Fischer式中最后第二个碳原子上-OH向右的 为D型,向左的为L型。
Haworth式中C5向上为D型,向下为L型。
CHO
CHO
CH2OH
D-葡萄糖
CHO H C OH
CH2OH
D 型 α-OH甘油醛
CH3
反应是苷原子先质子化,然后断键生成阳碳离子 或半椅型的中间体,在水中溶剂化而成糖。
O
+ H+
OR
H+
O
- ROH
+ H2O
OR
中间体
O
+ - H+
OH2
O
H,OH
O
+H
阳碳离子
O H
半半式
六、苷键的裂解 ㈠酸催化水解反应
酸水解的规律: ⑴苷原子不同,酸水解难易顺序:N > O > S > C
六、苷键的裂解
研究苷类的化学结构,必须了解苷元结构、 糖的组成、糖和糖的连接方式,以及苷元和糖的 连接方式等。
为此必先使用某种方法使苷键切断。 ㈠酸催化水解反应 ㈡乙酰解反应 ㈢碱催化水解和β消除反应 ㈣酶催化水解反应 ㈤氧化开裂法(Smith降解法)
六、苷键的裂解 ㈠酸催化水解反应
㈠酸催化水解反应 苷键属于缩醛结构,易为稀酸催化水解。水解
三、糖苷分类 5.糖醛酸 单糖分子中伯醇基氧化成羧基的化合物。
O
C5-OH氧化成酸
COOH O
α- D-葡萄糖醛酸
三、糖苷分类
㈡糖杂体
糖与非糖组成的化合物——苷
苷的分类:
1.按苷原子不同分类
⑴氧苷
如:红景天苷
OO
OH
红红红红
三、糖苷分类 ⑵氮苷:如腺苷 。 ⑶硫苷:如萝卜苷。 ⑷碳苷:如牡荆素。
Molish反应:
样品 + 浓H2SO4 + α–萘酚 → 棕色环
五、糖的化学性质 ㈢羟基反应
㈢羟基反应 糖的-OH反应——醚化、酯化和缩醛(酮)化。 反应活性:
最高的半缩醛羟基(C1-OH) 其次是伯醇基(C6-OH) 仲醇次之。 (伯醇因其处于末端的空间,对反应有利,因此 活性高于仲醇。)
五、糖的化学性质 ㈢羟基反应
NH2
N
N
N
NO
腺苷
N-OSO3
OH
glc
HO
O
OS
S
O
OH O
萝卜 苷
牡荆素
三、糖苷分类
2.按苷元不同分类 如:黄酮苷、蒽醌、香豆素、强心苷、皂苷等 3.按苷键不同分类 ⑴醇苷:是通过醇羟基与糖端基羟基脱水而成的
苷。如红景天苷。 ⑵酚苷:是通过酚羟基而成的苷。如天麻苷。 ⑶酯苷:苷元以-COOH和糖的端基碳相连接的是
二、结构类型
单糖在水溶液中形成半缩醛环状结构,即成呋 喃糖和吡喃糖。 具有六元环结构的糖——吡喃糖(pyranose) 具有五元环结构的糖——呋喃糖(furan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