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地址: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江路
SZ-QS-01-05-2008A
养殖场风险分析报告
SZ-QS-01-05-2008A
发布:2008年4月01日实施:2008年4月01日编制:审核:批准:
目录
一、企业简介
二、养殖全过程安全风险分析与监控
三、自检自控能力评价
四、追溯体系验证
五、结论
一、企业简介
开发区三泽水产有限公司建立于1995年,主要从事海产品的养殖、水产加工、加工与销售经营等。
公司养殖场均依法取得《中华人民国海域使用证》,主要从事贝类的养殖生产,养殖场拥有水域养殖面积1748.37亩,吊笼659348个,吊绳100 000个,年养殖总能力达到5663.44吨,其中:栉扇贝养殖面积1100亩,吊笼440000个,养殖期约1.5年,年养殖能力4000吨;虾夷贝养殖面积548.37亩,吊笼219348个,养殖期2年,年养殖能力1163.44吨,贻贝养殖面积100亩,吊绳100 000个,养殖期6个月,年养殖能力500吨。
养殖场均坐落于北纬38度、东经120度开发区海域,海域环境卫生良好,围无污染源。
公司实施统一管理模式,从而确保质量卫生安全。
公司依据管理、技术、规模的优势,生产出优质安全卫生的、符合出口企业要求的养殖产品。
公司养殖场拥有养殖技术专家2名,质量监督管理人员1名。
二、养殖全过程安全风险分析与监控
开发区套子湾,位于开发区北面,围无工业污染和人为污染因素的存在。
也是重要的海珍品增养殖基地,这里海水全年保持一类水质标准,水中海洋物种丰富,是鲍鱼、海参、海胆、扇贝等海珍品理想的繁衍基地。
省经济技术开发区生态环境监督监测站多年来承担了大量的国控和省控点的监测任务,按照枯、丰、平季节对辖区的黄、渤海进行了长期水质常规、生物、底质的监测,共取得监测数据近万个。
整理汇总近15年开发区海域水质
依据上表的数据,可以分析得出开发区海域水质将在长期保持一类水质标准。
公司养殖场位于北纬38度、东经120度的开发区海域,处于黄海与渤海的交汇处,围无重大工业污染,水质优良,环境优美,且满足以下条件:
1. 在养殖场围的海岸线无任实际的或潜在的污染源。
2. 生产区域的气象、水文、地质符合贝类生长条件要求。
生产区域无赤潮的
发生。
开发区海域水质澄清、浮泥少、透明度平均为7-18米,无淡水流入,盐度
染,杂藻较少,海水pH8.08-8.2;海区风浪较小,流速每秒为20—40厘米,是扇贝生长的最佳环境条件,有利于扇贝排泄物的扩散;附近海域水深在20-40米之间,且水流较急,因此不利于形成污染。
质量条例GB11607-89 《渔业水质标准》)。
且符合可区域的要求:
(a) 不受经过主管部门判断的对公共健康有害的或有潜在威胁的人类或动物粪便污染;
(b) 并且不受以下污染:
i 病原性微生物;
ii 有毒或有害物质;
iii 海洋生物毒素;
iv粪大肠菌群超过140个/升。
4. 水温:养殖场一般夏季不超过24℃,冬季无长期冰冻。
是栉扇贝、虾夷贝、
海湾扇贝的最佳生温度围。
5、养殖场有与养殖能力相适应的仓储设施,养殖器材应有专用仓库贮存、贮
存库应清洁卫生、干燥、通风。
6、养殖场生活区远离养殖海域,生活垃圾不乱丢弃,创造良好的生活和工作
环境。
由于扇贝属于滤食性水生动物,对食物没有选择能力,由于养殖过程中不投放任饵料和药物,所以环境卫生条件以及天然水生饵料是养殖扇贝卫生质量安全的最主要因数。
我公司养殖场位置优越,水质优良,水流较急、盐度较高、透明度较大,是养殖优质安全卫生扇贝的最佳条件。
(一)种苗的采集与暂养
我公司主要养殖栉扇贝、虾夷贝、贻贝三种扇贝的种苗,均是使用采苗袋人工采集野生种苗。
1、公司采苗海域水质澄清、浮泥少、透明度平均为4-7米,无淡水流入,盐度
染,杂藻较少,海水pH7.9-8.2;海区有回湾流或旋涡流,风浪较小,流速每秒为20—40厘米。
2、栉扇贝、虾夷贝、贻贝每年有两次繁殖期和附苗高峰。
我公司养殖海区
量陡然下降,采苗以春季为主。
采苗的高峰期亦因海区不同而各异。
每次投放采集袋后,我公司抽样做检测,合格的种苗可做为种苗使用,从而确保源头的质量卫生安全。
每次采集种苗后投苗前,记录扇贝的投苗的数量等信息。
公司制定格管理制度与操作程序确保防止将来源不明的种苗带到养殖基地。
(二)养殖管理
养殖场使用吊笼的式养殖扇贝,一般一个吊笼上下排列的五个笼。
依据扇贝的规格大小,使用网直径不同的网笼。
扇贝采集后暂时养在暂养笼中,扇贝生长到一定时期就需要做分苗工作,将扇贝分放到大直径网的吊笼中。
养殖技术人员跟踪观察水质与赤潮、以及扇贝生长情况,并做出合理的判断与措施。
养殖过程中取保无有毒有害物质的引入,适时抽样做水质微生物检查分析以及日常温度、盐度的监控。
(三)捕获的监控与管理
扇贝收获季节,依据扇贝的生长情况与加工厂的加工能力,养殖场统一制定采捕计划,统一捕捞。
捕捞船使用公司自属船只,这些船只符合贝类捕捞船的卫生要求,另外:
⑴、操作者均经过培训合格后上岗,且具备相应的知识:
a.贝类安全卫生控制的相关知识;
b.明确可捕获的养殖海区和养殖吊笼号;
c.明确扇贝捕获到温度控制的时间与月平均气温;
d.扇贝捕获、清洗、运输法;
e.捕获记录的保持;
⑵、操作者捕获扇贝前,应确保用于采捕和运输原料贝的船只操作和保养良
好以防止贝类污染、变质或腐败。
并检查做到:
a、甲板和储存舱储存扇贝的位置可防舱底的水或甲板上的污水与原料贝接触。
b、盛放扇贝的容器采用食品级塑料槽,在塑料槽添加冰瓶控制温度,在塑
i 热的;
ii 鸟类;
iii 其他不利条件。
c、猫狗以及其他动物禁止上船。
d、船上垃圾桶使用带盖红色塑料桶,垃圾桶存放在远离盛放原料贝船舱
的位置,防止
交叉污染的发生。
船只到岸后有专人负责清运垃圾至官指定的垃圾处理场,使用合
适的设备清洗垃圾桶,并将清洗干净的垃圾桶安装在船上合适的位置。
⑶、扇贝的清洗。
扇贝采捕时,如果需要,采用可饮用的水或生长区的海水清洗。
⑷、扇贝的标识。
扇贝捕捞后,捕捞者应该使用防水的标签,记录下捕捞的海区、养殖场名称、养殖场号、捕捞时间、温度、数量等信息。
(四)运输的监控与管理
公司船队负责原料贝的运输工作,船队船员均是经过养殖场培训合格的员工,具备贝类安全卫生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运输前检查:
a、盛放扇贝的塑料槽是否加盖密封;
b、盛放扇贝的塑料槽外面是否有标签,标签容是否符合要求;
c、扇贝是否是活的,并且温度符合运输文件温度要求;
总之,优良的养殖海域、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训练有素的员工确保养殖
扇贝的质量卫生安全。
三、自检自控能力评价
为了保证公司养殖场的活水生动物产品的质量,全面实施源头管理和过程管理,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编制了企业自检自控体系文件。
每次从场外引进野生种苗或人工种苗前,均按照《从场外引进水生动物》规定执行,并抽样检测,合格后可引进。
对养殖海域,渔业部门每年两次定期抽样做水质检测,并出具监测报告。
养殖场管理人员及时关注海洋公告,及时了解官海洋水质预报信息等。
配套加工厂定期对养殖海域抽样做水质微生物检测,指导生产作业。
养殖场格按照《水质保证案制度》执行,确保养殖海域水质安全。
养殖过程中,公司技术人员巡视各个养殖海域,从事养殖技术指导工作,确保扇贝优良的生长条件等;养殖管理人员密切监视养殖海域水质,并为扇贝养殖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质量监督员负责养殖场进行生产指导和日常监督管理,做好监控记录,预防各类问题的发生。
每次捕获前,根据养殖分布情况与风险情况,抽样做检测,合格后可与配套加工厂供货或直接出售消费市场,否则依据检测结果将产品做净化处理或做饲料原料或做无害化处理。
重金属、农残、药残等检测均委托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检测。
检测结果可靠,是指导公司养殖的科学依据,从而确保养殖扇贝质量卫生安全。
四、追溯体系验证
为了保护客户、股东、公司权益,明确责任,将风险降低至最低,提升我公司的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我公司制定了追溯体系制度。
养殖场依据制定的《产品追溯程序》,格执行标识、记录等工作。
公司养殖场在海洋渔业部门的帮助下将养殖场划分为若干个养殖小区域,并将养殖场按照小区顺序依次将吊笼编号。
养殖管理、捕获、运输等环节均记录下吊笼编号等相关信息,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均可追溯到某海域使用权证下某海域某行吊笼的养殖扇贝。
五、结论
我公司养殖场养殖栉贝、虾夷贝、贻贝等三种贝类,均是在合格的水域采集的合格野生种苗,养殖过程中不投放任饵料、药物。
公司养殖场位置优越,水质优良,水流较急、盐度较高、透明度较大,具备养殖优质安全卫生扇贝的最佳条件。
养殖全过程中,格依据《水质保证案》执行,确保养殖用水的安全卫生。
养殖场建立科学的管理手册、制度、追溯、自检自控等管理体系,并安排专人负责,执行到位。
养殖场聘请两名专业技术员和培训合格的员工队伍,为养殖场发展提供了优秀的人力资源。
优良的养殖海域、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训练有素的员工、专业技术管理人员确保养殖扇贝的质量卫生安全。
专业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