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植物油脂的提取和精炼PPT讲稿

植物油脂的提取和精炼PPT讲稿


0.85 0.22 0.8-1 0.25-0.3
21 20.5 -12.6 20-24 15-16
22-25 11-12 33-43 39.8-48.1 20-24 -47 11-28 -40 33-35
13.8-26.9 20-21 1.7-2.4 0.5-0.9 20-36 8.2-11.1 3.2-5 2.7-3 4.5-7.3 2.8-4.1 7.5 2.1 3.7-7.2 30-40 0.69
2.5-6.8 2.6-3.2 3-4 2.6-2.8 4-4.5 4.8-5.5 2.3-2.6 2.6-4.1 5-8.4 6.8-10.1 1.2-6 4.1 2.5-4.6 3-5 3.45
第一节 植物油料及预处理
油脂又称脂肪,是油和脂两者的合称。通常, 在常温下呈液体状态的称为油;呈固体状态的称为 脂。植物油脂的主要化学成分为三甘油酯类,其余 少数为单甘油酯类、双甘油酯类、游离脂肪酸等。
油脂的性质可用酸价、碘价、皂化价来表示。
第一节 植物油料及预处理
酸价:中和每l克脂肪中的全部游离脂肪酸所必需的氢 氧化钾的毫克数量。 脂肪的碘价:与每100克脂肪相结合所需碘的克数。碘 价的高低反映了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这是由于 不饱和脂肪酸里面的双键与碘发生化合作用,变成饱和 的单键。 皂化价是指中和每克脂肪中的游离脂肪酸,同时中和与 甘油化合的脂肪酸所需的氢氧化钾的毫克数。脂肪酸与 甘油结合的数量,可根据酯价来判断。 酯价就是脂肪的皂化价和酸价的差值。
30-38 40-56 45-66 65-70 24-45.5 25-38.3 40-60 47-63.8 14-24 19.3-23.8 34-57 9-10 42-56 14-16 41-45
15-23 19-28 16-30.4 26-28 15-21 11.6-32 8-9 16-27.4 13-16 17.7-23.9 15-24.5 27-28 17-21 8-9 16-18
植物油脂的提取和精炼课件
教学目的
植物油料及预处理 植物油脂的提取 植物油脂的精炼 油脂改性及油脂制品
第一节 植物油料及预处理
第一节 植物油料及预处理
一、主要植物油料 (一)植物油料的分类与组成
凡植物种籽或粮食加工副产物中含油率达10% 以上,且具备工业提取价值的统称为植物油料。全世 界的油料植物约有几千种。我国共有800多种。
第一节 植物油料及预处理
世界性大宗油料有大豆,棉籽,菜籽、葵花子 、花生、油棕(棕桐籽)、榛子干、芝麻、亚麻籽与 蓖麻籽、油橄榄等;我国的大宗油料有大豆、油菜 籽、棉籽、花生,产量约占植物油脂总产量的80% ;我国特有的油料有棕榈籽、乌桕籽与油茶籽等, 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有极高的信誉。
第一节 植物油料及预处理
14-25
粗纤维 -6 6-15 15-20 1.2-4.9 6-9 13-14 4.2-4.6
灰分 2.8-6 3.7-5.4 3-5.2 3.8-4.6 4-9 2.9-3.1 3.8-4.1
第一节 植物油料及预处理
大麻籽 蓖麻籽 油葵仁 蓖麻籽仁 红花籽 芥籽 油菜籽仁 桐籽仁 米糠 米胚芽 玉米胚芽 小麦胚芽 橡胶籽仁 葡萄籽 苍耳籽仁
第一节 植物油料及预处理
1、植物油料的分类
植物油料的资源丰富,根据作物种类可分为草 本油料(如大豆、花生、油菜籽、棉籽、芝麻)与木本 油料(油桐籽、乌桕籽、油橄榄);按照栽培区域可分 成大宗油料、区域性油料、野生油料与热带油料等; 按照用途可分为食用油料、工业用与药用油料等;按 照油料含油率的高低可分为低油分(含油率8%一25 %)与高油分(含油率30%以上)两大类。
2.油料种籽的主要成分
由于植物油料的品种、产地、气候、栽培 技术及贮藏条件不同.它们的化学成分亦有很大 差别。其主要成分包括油脂、蛋白质与碳水化合 物及其它多种微量成分。如磷脂、灰分、色素、 有机酸以及蜡质、葡萄糖甙等(见表6—1)。
第一节 植物油料及预处理
表6-1主要植物油料的组成
油料种 类 大豆 油菜籽 棉籽 花生仁 芝麻 油葵籽 亚麻籽
脂肪 15.522.7 33-38 14-25 40-60.7 50-58 40-50 34-38
蛋白质 30-45 24-30 17-35 20-37.2 15-.94 0.44-0.5
0.44-0.5 0.440.72
糖类 25-35 15-27 25-30 5-15 15-30
第一节 植物油料及预处理
磷脂具有与油脂相似的物理性质,常伴随油脂 存在于粮油原料中。从分子结构看,磷脂具有亲水基 团和亲油基团的双重性,具有表面活性或乳化作用。 因磷脂的吸湿性强,能够吸收水分,引起微生物生长, 导致油脂腐败;磷酯在高温下还会发生结构变化,导 致油脂变色,降低油脂的品质,故油脂精炼过程中需 要脱磷。
油料中的微量成分约有百种,在制油过程中一 般须除去,但其中有些成分如生育酚,为天然的油脂 抗氧化剂,需保留。此外,许多成分通过制油或精炼 过程分离出来后,还可以综合利用,如植酸盐、蜡质 、棉酚、葡萄糖甙等。
第一节 植物油料及预处理
(二)主要植物油料
1.大豆 我国是大豆的原产地,也是世界上大 豆类型最多的国家。其中以黄豆产量最大、含油量 较高、品质较好。大豆中含油15.5%~22.7%,含 蛋白质30%~45%。大豆蛋白质为完全蛋白质,其 营养价值可与牛奶、鸡蛋,鱼、肉相媲美,因此, 大豆饼粕可加工成各种大豆蛋白制品。
第一节 植物油料及预处理
油籽中的蛋白质含量丰富,且蛋白质组分中的 人体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因而植物蛋白已成为油 脂制取工业的另一个主产品。同时,蛋白质的性质 对制油工艺有很大的影响。例如:蛋白质易吸水膨 胀增加料坯的可塑性;在加热、干燥、高压或酸碱、 酒精和尿素等作用下会发生变性使塑性降低。
碳水化合物在油籽中占有相当比重,对制油 有较大的影响,例如米糠中的淀粉在高温下 (140℃)易糊化、焦化、还能与蛋白质结合,不利 油脂的提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