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判断是非(15分)(在每题之后的括号内以“√”表示是,“×”表示非。
每题1分,做错1题扣1.5分)1、某站某流速仪在使用60小时后进行了35次比测,比测时的水流条件较好,比测结果是偏差为2.6%,系统误差为﹣1.1%,该流速仪可继续使用。
( )2 、某站所处为平原型河流。
某次用流速仪测流,测流起迄时间内的水位落差为0.52m,平均水深为10.2m,该次测流成果符合要求。
()3、由于流速存在着脉动现象,测速历时过短会使所测的流速是忽大忽小的脉动值,因而产生一定的测速误差。
因此每一个测点要持续一定的测速历时,而且测速历时越长越好。
()4、土壤的下渗能力随时间的增长而增强。
()5、用浮标测流时,浮标系数应该经过分析。
不同的测流方案均可使用某一次经试验分析后得到的系数。
()6 、受条件限制,基本水尺断面与测流断面不能重合时,可以分别设置,但两断面的流量应有稳定的关系。
()7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规定,对侵占、毁坏水工程及堤防、护岸等有关设施,毁坏防汛、水文监测和水文地质监测设施的违纪行为,应当立即停止,并视程度分别给予罚款、赔偿经济损失和追究刑事责任的处分。
()8、用单一曲线法定水位流量关系曲线时,流量精度指标为:关系点较密集的站,流速仪法高中水不超过±5%。
()9、一类站的输沙率测验,除水深小于0.75m外,不得采用一点法。
()10 、用单断沙关系曲线推求断沙时,关系线只可能是直线或折线。
()11、年径流的变差系数越大,则说明年径流的年际变化越大。
()12、现行设计洪水过程线的推求都是用典型洪水过程线进行放大的。
选择典型洪水过程线时,从水库防洪安全考虑,应选择主峰靠后的洪水过程。
()13、《实时雨水情数据库表结构与标识符标准》,规定了实时雨水情数据库表结构标识符命名的基本原则。
()14、洪水预报的对象一般是江河湖泊及水工程控制断面的洪水要素,包括:洪峰水位流量、洪峰出现时间、洪量、径流量和洪水过程等。
()15、通常所说的水资源就是指地球上所有的水。
()二、选择(20分,每个空档1分)(在每题的空档中填入所选内容的序号,如A、B、D等)1、在两个二等水准点之间布设三等附合路线,其长度应不大于()km。
A 150B 160C 170D 1802、某站用四等水准进行地形测量时,水准线路长3980m,则往返观测的不符值不能超过()mm。
A 50B 40C 30D 203、一类精度的水文站,其流量测验精度应能达到现有测验手段和方法所能取得的()。
A 可能精度B 最高精度C 最低精度D 一般精度4、要使水位流量关系保持稳定,必须在测站控制良好的情况下,同一水位的断面面积、水力半径、河床糙率、水面比降等因素均保持不变,或者各因素虽有变化,但能集中反映在( )、断面平均流速两因素能互相补偿,使同一水位只有一个相应流量,其关系就成为单一曲线。
A 水力半径B 断面面积C 水面比降D 平均水深5、某站河道有足够的顺直长度,最大断面平均流速3.57m/s,则上下浮标断面间距不应小于()m。
A 100B 150C 180D 2006、漫滩时主流和滩地施测的顺序是( )。
A、涨水时先测滩地,后测主槽,落水时,先测主槽,后测滩地;B、涨落水时只测主槽;C、涨水时先测主槽,后测滩地,落水时,先测潍地,后测主槽;D、涨落水时只测滩地。
7、含沙量垂线分布与流速垂线分布()。
A 不一致B 一致C 差别很大D 没有关系8、百年一遇的洪水,表示该洪水()A 每100年必发生一次B 每100年发生一次以上C 平均100年可能发生一次D 平均100年发生一次以上9、()是对水文站水位流量关系稳定性起控制作用的断面或河段水力因素综合影响的总称。
A 测站控制B 河槽控制C 断面控制D 河段控制10、横式采样器能在不同( )条件下取样,但不宜用于缆道测沙,精度要求较高时不宜使用。
A 河床B 水位C 水深和含沙量D输沙率11、关系点较密集的站,单断沙关系点分布成一带状,点子无明显系统偏离,且有75%以上的点子与关系曲线偏离的相对误差:中、高沙不超过±( )%,低沙不超过±15%,即可定为单一线推求断沙。
A 10B 15C 20D 2512、当缺测期间水、沙变化平缓,或变化虽较大但未跨越峰、谷时,可用未测时段两端的实测单沙,按( )比例内插缺测时段的单沙。
A 输沙率B 流量C 含沙量D 时间13、降水量观测场地应平整,地面种草或作物的高度不宜超过()cm.A 40B 30C 20D 1014、对Z~Q关系曲线的符号检验,可以检验出()。
A 水位流量关系点分布总体上是否均匀;B 各级水位流量关系点在分布曲线两侧是否均匀;C 水位流量关系曲线是否发生显著变化;D 水位流量关系曲线是否稳定。
15、若水位流量关系受某一因素或混合因素影响而连续变化时,可用连时序法定线。
使用此法时,要求流量测次较多,并能控制( )变化的转折点。
A 水位B 流量C 含沙量D 水位流量关系16、测速垂线的布设宜均匀分布,并应能控制断面地形和流速沿()分布的主要转折点,无大补大割。
主槽垂线较滩地为密。
A:河长B:河床C:河宽D:河段17、集水面积小于10000㎞2的各类精度的水文站,有10年以上资料证明实测流量的水位变幅已控制历年(包括大水、枯水年份)水位变幅80%以上、历年水位流量关系为单一线,在枯水期,流量变化不大,枯水径流总量占年径流总量的( )%以内,且对这一时期不需要施测流量过程,经多年分析证明,月径流与其前期径流量或降水量等因素能建立关系并达到规定精度者,可实行间测。
A 20B 15C 10D 518、声学多普勒流量测验时,外接的外部罗经的测角分辨率应不大于()°。
A 1.5B 2.0C 2.5D 3.019、水文缆道主索、工作索及起重用索,在一搓绕节距内断丝根数顺捻超过( )%,或交捻超过10%的,应该报废。
A 5B 8C 10D 1220、水流方向与垂直于断面线的方向线的夹角(偏角)超过( )时需做偏角改正。
A、5度;B、10度;C、15度;D、20度。
三、填空(30分,每个空档0.5分)1、基面是计算和的起算面。
2、测速垂线的布设宜均匀分布,并应能控制断面地形和的主要转折点,无大补大割,主槽垂线应较河滩为密。
3、当断面控制和河槽控制发生在河段的不同位置时,应选择的河段为测验河段。
4、测站设置的基线长度应使断面上最远一点的与断面线的夹角大于30°,特殊情况下也不应小于15°。
5、影响我国降水的主要天气系统有:、锋面气旋、低涡、切变线、静止锋、锋区、、热带风暴。
6、测深垂线的布设宜均匀分布,并应能的主要转折点,使部分水道断面面积无大补大割情况。
7、转子式流速仪的计速公式常用V=Kn+C表示,式中K的物理意义为,C的物理意义为。
8、断面比较稳定、主流摆动不大的站,应选择几次能代表各级水位、各级含沙量的输沙率资料,绘制横向分布图,在图上该值最为集中且接近于l处,确定一条或两条垂线,作为单样取样位置。
9、对于测站控制条件和河床在一定时期内基本稳定,但在局部时间内存在变化或受结冰影响的测站,可采用定线推流。
10、声学多普勒流速仪信号对水体含沙量非常敏感,同样频率的仪器,含沙量高的河流测得的水深明显。
11、比降-面积法适用于高洪期、的测验河段。
12、利用水尺观测水位的主要误差是和误差。
13、水文自动测报系统中的,其主要作用是感知被测物理量,如水位、降雨量、含沙量、水温、水质特征值等水文要素值,并将这些物理量转换成机械信号或光、电、磁的或输出,供自动测报系统后继单元处理的设备。
14、已知某水文站2004年平均流量为325m3/s,年降水量540mm,流域集水面积35000km2,年径流系数为。
15、在Word中,要在页面上插入页眉、页脚,应使用菜单下的"页眉和页脚"命令。
16、水情信息编码的组成包括:、水情站码、、水文要素标识符及与水文要素相对应的数据(值)、结束符“NN”六个部分。
17、地下水监测站分为、统测站和三类。
18、水情信息数据库应包括建在各级水情单位的和。
19、单样含沙量的单次测验误差,主要来源于垂线布设位置、、、操作技术及等五个方面。
20、在进行水资源分析计算时,要对水文资料进行一致性分析,资料不一致时,应进行。
21、冻结基面是水文测站专用的一种固定基面。
一般将测站的基面固定下来,作为冻结基面。
22、新设的实行巡测的水文站,应遵守的原则,积累详测资料,并按规范规定进行分析论证,再综合其他巡测条件,纳入巡测规划,实行巡测。
23、设置高程基点时,其高程应使仪器对最远一点视线的大于或等于,特殊情况下也不能小于。
24、高洪期流速仪法测流方案的优选,可在满足单次测流限制历时单次测流必须历时的约束条件下,建立单次测流误差最小的。
25、流量站受水工程影响的程度分为:轻微影响、、、四个等级。
2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条例》自起实施。
27、《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条例》规定:从事水文监测活动应当遵守国家水文技术标准、,保证。
28、《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条例》规定:承担水文情报预报任务的水文测站,应当及时、准确地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和报告有关水文情报预报。
29、水资源供需分析就是在水资源分区内,对不同水平年、不同水资源供求关系和进行的分析研究30、水文学是研究各种水体的存在、和,与化学特性,以及水体对环境的影响和作用,包括对生物特别是对人类的影响的一门科学。
四、简答题(25分,每题5分)1、测站对单次流量测验成果检查分析的内容是什么?出现问题应怎样处理?2、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延长的幅度由哪些规定?3、流速仪比测的目的是什么?比测有何要求?4、论述受洪水涨落影响的水位流量关系。
5、降水量资料的综合合理性检查内容有哪些?五分析计算题(10分)某一类精度站集水面积9329km2,有12年资料证明实测流量的水位变幅已控制历年(含大水、枯水年份)水位变幅的82%,历年水位流量关系为单一线,每年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与历年综合线之间的最大偏离未超过允许误差范围。
a、根据以上条件判断该站流量是否能实行间测。
b、试结合水文事业的发展、测验方式的改革,简述流量间测的目的。
c、该站2003年又施测一些低水流量点,用t检验判定2002年、2003年低水是否可用一条关系曲线推流。
两年资料如下:主要公式:α值采用0.05,临界值按下表确定:式中:t—统计量s—第一组、第二组测点综合标准差k—自由度α—显著性水平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