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欧盟、美国、日本标准化战略

欧盟、美国、日本标准化战略

欧盟、美国、日本的标准化战略
(一)欧盟的标准化战略模式
1998年10月,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 e n)和欧洲电工标准化委员会(ceneiec)发布 cen2010年标准化战略和ceneiec2010年标准化战略。

战略的核心是:充分利用(维也纳协定)和《德累斯顿协定》制定国际标准。

要点是:(1)支持欧洲单一市场的形成;(2)增强欧洲产业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3)在国际标准化中形成欧洲统一地位;(4)重申(维也纳协定)和(德累斯顿协定)的重要性;(5)制定以欧洲标
准(ceh标准)为基础的国际标准,争取将欧洲技术扩大到全世界。

1999年10月,欧盟通过了欧洲理事会{欧洲标准化战略)决议。

战略的核心是:(1)建立强大的欧洲标准化体系,对国际标准化产生更大的影响。

进一步扩大欧洲标准化体系的参加国(现有19个国家,预计到2010年发展到25个国家);(2)继续为欧洲标准化活动提供财政支持;(3)要统一欧盟各国在国际标准化组织中的标准化提案。

(二)美国的标准化战略模式
1998年9月,美国完成了国家标准化战略的制定任务。

美国标准化战略的核心是:加强国际标准化活动,使国际标准反映美国技术;承担更多的iso,iec秘书处工作。

战略的重点领域是:健康、安全、环保方面的标准化。

美国标准化战略包括12项战略要素、62项战略措施。

战略实施要点如下:(1)建立政府采用自愿性标准的
机制;(2)制定当前安全、卫生、环境保护领域需要的标准;(3)改进标准体系对消费者观点和需求的响应;(4)扩大美国标准体系的含义,把对标准体系作出贡献的所有组织都纳入标准体系;(5)更好地在标准中反映美国的观点和原则;(6)在世界范围协调标准;(7)制定向外界展示美国技术和标准的活动计划;(8)提高标准的一致性;(9)改进美国标准体系中各政府和非政府机构间的沟通;(10)向政府和非政府行业决策者宣传标准并指导他们如何从中受益;(11)建立稳定的标准化经费支持机制。

(三)日本的标准化战略模式
2001年9月,日本公布了《标准化战略》,把标准化的重点放在三项课题上:(1)确保与市场的联系和效率。

根据27个领域的标准化战略要求,各领域要具体制定细致而
切实可行的标准。

(2)推进战略性的国际标准化活动。

日本针对国际标准化活动制定了20项措施,包括国际标准的对策、产业界提出的国际标准提案、创造良好的参加国际标准化活动的环境、培养国际标准化专家、推进亚太地区的国际标准化活动等。

(3)推进标准化活动与研究开发的一体化。

把研发政策和标准化政策作为车之两轮(研究开发政策+标准化政策;技术创新与实用化政策)。

要建立“标准化政策和产业技术政策一体化推进”和“支援标准化研究开发的体系”,增加有关科学研究的预算经费。

欧盟、美国、日本标准化战略的内容虽互有差别,但共同点十分明显。

即它们都有强烈的时代感,都是对21世纪经济全球化挑战
的响应。

这些组织和国家都意识到当前的标准化课题已不是技术问题和战术性问题,而是战略问题。

标准化战略失误有可能影响国家的经济利益。

在知识经济时代,一项具有战略技术标准被国际性的标准化组织承认或采纳,往往可带来极大的经济利益,甚至能决定一个行业的兴衰,影响国家的经济利益。

在这种形势下,欧盟、美国、日本千方百计地在国际标准化活动中争取主动权、发言权,并竭力在国际标准中反映本国的要求,体现本国利益。

千方百计地争夺制定国际标准的主导权。

欧盟在已取得国际标准竞争丰硕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行国际标准化战略,牢牢地控制住国际标准的制高点——实施“控制”战略;美国凭借经济实力最大、技术能力最强的超级大国优势,在控制现有领导权的基础上,全力争夺国际标准的制高点——实施“控制、争夺”战略;日本依靠强大的经济实力和技术能力,拼命争夺国际标准的制高点——实施“争夺”战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