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学教案第五单元 第2课时 认识大面额人民币 教案

数学教案第五单元 第2课时 认识大面额人民币 教案

难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会计算有几种不同的拿钱方法。
化解措施
创设情境、示范活动;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
教学设计思路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合作交流,探究新知→巩固应用,提升能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大面额的人民币。
学生:大面额的学具人民币。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同步检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5分钟)
小结:今天我们又学习了大面额的人民币,不同面额的人民币可以在等值的前提下可以进行兑换,例如,1张20元的可以换2张10元的,或4张5元的,20张1元的等。这些知识能够帮助大家在生活中解决许多问题
4.课外延伸
教师:在课前搜集资料的过程中,有的同学了解到了许多外国货币的知识,这很好。其实,每一种货币都在默默地用自己独特丰富的形象和符号向世人展示着自己国家的文化。
1.请同学们四人一组,向同组的同学介绍自己认识的5元及5元以上大面额的人民币,包括5元、10元、20元、50元和100元的。然后说一说自己的想法:人民币上面写着5,10,20,50,100这些数呢;50元的人民币是绿色的,100元的人民币是红色的;50元的人民币的背面是布达拉宫……
2.(1)
(3)请同桌两人任选一张人民币(两人选不同的),分别说一说吧。
(1)请你拿出一张5元的人民币,它能换几张1元的纸币?
(2)一张1 0元的人民币,能换几张1元的人民币?还可以怎样换?
(3)请同桌两人任选一张人民币(两人选不同的),分别说一说,一张( )元的可以换( )张( )元的。
比如:
3.“选钱、摆钱”活动
老师有一天在超市购物时共买了78元6角3分的商品,请小组同学合作帮老师摆出应付的钱数。
1.摆一摆,说一说。(自己完成)
(1)
(2)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20分钟)
1.认识大面额的人民币。
通过你们的课前调查,你知道还有哪些面额的人民币吗?
小结:同学们可以从人民币上的数字、汉字、颜色、图案来识别这些大面额的人民币。有了这些纸币的加入,人民币家族一下子就成了一个大家族。
2.“换钱”活动。
3.请小组同学四人一组,合作讨论帮老师摆出应付的钱数。
预设:
4.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一下不同国家的货币和货币单位。
(3)
(4)
2.写出下面的钱数。
(1)
(2)
3.给出的钱能买什么?在能买的物品下面画“√”。
(1)



(2)

三、巩固应用,提升能力。(10分钟)
1.完成教材第54页上面的“做一做”第1题。
承前启后
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小面额人民币→认识大面额人民币
教学目标
1.认识大面额的人民币,掌握其换算关系。
2.会正确摆出指定数额的人民币,在拿指定数额人民币的过程中体验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性和运用人民币进行货币交换的等额原则。
3.培养学生热爱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精神。
重难点
重点:认识大面额的人民币,掌握其换算关系。
第2课时认识大面额人民币
教学设计表
学科:数学年级:一年级册次:下学校:教师:
课题
认识大面额人民币(P54例3、例4)
课型
新授课
计划学时
1
教学内容分析
例3认识生活中常用的5元及5元以上面值的人民币,使学生认识到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在生活中占主导地位。
例4进一步教学不同面值的元币之间的兑换。这种情况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其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同时,也可以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各种面值的元币,加深学生对1 00以内数的理解,体会数概念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1.(1)首先请大家来看一些商品的价格(1元6角、6角9分、2元5角、3元2角),你能从学具中选出合适的人民币摆出这些钱数吗?
小结:看来先找大单位再找小单或先找小单位再找大单位的有序方法很有效。
(2)生活中还有很多商品的价格是这样的(呈现32元、64元、95元、120元等价格),还用你手中的人民币付钱够吗?如果有很多张好凑吗?
2.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一下不同国家的货币和货币单位。

板书设计
认识大面额人民币
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
伍元拾元贰拾元伍拾元壹佰元
培优作业
名师点睛
一年级学生虽然年龄小,但对于要用钱才能买到东西这一生活常识还是了解的。为了能让学生真正认识人民币,在课前布置学生准备小面额的人民币,然后在具体活动中再引导学生多多动手、动脑、动口,从而感知各种小面额人民币的特征,体现学生“在玩中学”的新课程理念。
2.完成教材第54页上面的“做一做”第2题。
1.同桌之间互相摆一摆再说一说,然后全班反馈。
2.独立完成后小组内交流,然后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5分钟)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人民币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大家每天的生活都离不开它。与之有关的生活问题有许多,请同学们在生活中寻找与人民币有关的问题,把它带到我们的数学课堂上来一起研究吧。
2.那就需要更大面额的人民币了,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大面额的人民币。(板书课题)
1.(1)小组同学互相介绍自己所选的人民币,相互判断是否正确。
学生汇报自己是怎样摆出这些钱数的,介绍经验。
(2)学生独立思考,然后汇报交流。
预设1:面额太小,不够了。
预设2:如果有很多张,够用也会很麻烦。
2.学生明确本节学习内容,并齐读课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