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牛的常见手术

牛的常见手术

牛的常见手术单元三牛的常见手术前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牛奶的消费也与日俱增。

奶牛养殖业作为奶业的源头,主要负责为各乳品厂提供优质原料奶。

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下,要使奶牛养殖企业不断蓬勃发展,并能始终走在行业的前列,则必须发挥其集约化、规模化优势,依靠扎实的技术、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实现牧场盈利最大化。

在影响奶牛业发展的诸多因素中,疾病是对奶牛的健康状况和利用率影响最大的因素之一,手术方法使用于临床牛病,一方面可以检查达到确诊的目的,真胃变位手术就是典型的例子;另一方面,手术可以治疗某些疾病,如胎衣不下时的剥离术、瘤胃积食时瘤胃切开冲洗术、难产时剖腹产等。

各种常见牛病手术主要从适应症、术前准备、手术步骤、术中注意事项和术后护理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通过采用最佳手术方案和最快时间完成手术,最终达到治疗疾病的最佳效果。

一牛胎衣不下剥离手术【操作技能】1.技能目标熟练掌握牛胎衣不下剥离手术的时机和操作步骤。

掌握牛胎衣不下剥离手术的注意事项,对牛胎衣不下剥离手术过程中的突发事件能够及时、正确的作出判断和处理。

2.操作环境与条件2.1 仪器设备六柱栏保定架等。

2.2 材料牛、长臂手套、10%氯化钠溶液、0.1%新洁而灭溶液或0.1%高锰酸钾溶液、灭菌石蜡油等。

3.操作步骤与方法3.1操作步骤3.1.1保定家畜将牛用六柱栏保定,并取前高后低的站立姿势,尾巴纺织扣打结固定牛头处,用0.1%新洁而灭溶液或0.1%高锰酸钾溶液洗涤外阴部及露在外面的胎膜。

3.1.2子宫冲洗向子宫内灌注10%的氯化钠溶液1000~3000ml,术者戴长臂手套并涂适量灭菌石蜡油。

3.1.3手术剥离技术先用左手握住外露的胎衣并轻轻向外拉紧,右手沿胎膜表面伸入子宫内,探查胎衣与子宫壁结合的状态,而后由近及远逐渐螺旋前进,分离母子胎盘。

剥离时用中指和食指夹住子叶基部,用拇指推压子叶顶部,将胎儿胎盘与母体胎盘分离开来。

剥离子宫角尖端的胎盘,先轻拉外露胎衣,再将手伸向前方迅速抓住尚未脱离的胎盘,剥离剩余的胎衣。

3.2结果判定剥离胎衣完整,手术顺利。

4.分析与评价:4.1注意事项4.1.1正确掌握牛胎衣不下的剥离时间,不能过早或过晚。

4.1.2剥离时对牛要确实保定好,确保人畜安全。

4.1.3牛胎衣不下手术剥离前,对外阴部要冲洗并彻底消毒。

4.1.4术者手臂消毒,戴好长臂手套,以避免传染病的感染。

4.1.5剥离时用力不要过重,以免将子叶的蒂撕断裂而引致出血。

4.1.6剥离完成后要用0.1%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子宫。

4.1.7要向子宫内注入抗生素药物,以防子宫内膜炎的发生。

4.1.8要注意止血,及对症治疗。

4.2技能评价引起牛胎衣不下的病因通常与双胞胎、难产、死产和子宫内感染有关,但近年来发现钙、磷、硒和维生素E等营养不平衡是造成胎衣不下的重要因素,干奶牛日粮中粗纤维含量偏低、奶牛缺少运动也是导致胎衣不下的一个因素。

一旦发生胎衣不下,兽医考虑,妊娠期是否未满产犊、妊娠期延长、剖腹产、子宫扭转、传染病、胎盘充血、绒毛坏死、子宫收缩的频率和幅度比正常产出胎膜的牛大很多等。

处理胎衣不下的最好的方法是防止胎衣不下的产生。

一个管理良好的奶牛场胎衣不下奶牛占整个牛群的比例应低于10%,由于双胞胎、流产、死产和难产易导致胎衣不下应尽量加强管理以降低流产、难产和死产的发生率,并且应该纠正干奶牛不平衡的日粮及营养不良。

产犊前后要使奶牛有足够的运动以及舒适的产房(栏)可减少胎衣不下的发生率。

二瘤胃切开手术【操作技能】1.技能目标掌握瘤胃切开手术的时机和操作方法2.操作环境与条件2.1.仪器设备六柱栏保定架、水浴锅、消毒锅、大动物手术器械包等。

2.2.材料0.5%盐酸利多卡因、0.9%生理盐水、青霉素钾、硫酸链霉素、注射器等3.操作步骤与方法3.1操作步骤3.1.1术部备皮,从髋结节下角剃毛, 剃毛后用干净纱布蘸温肥皂水擦洗两遍。

3.1.2 保定一般采用柱栏内站立保定,对体质虚弱,估计不能站立完成手术的病牛,采用右侧侧卧保定,特殊情况也可以左侧侧卧保定。

3.1.3 麻醉在第1腰椎前角、第2腰椎后角、第4腰椎前角,分别注射0.5%普鲁卡因20ml。

3.1.4 左侧髋结节与最后肋骨连线的中点,距腰椎横突下方6~8cm处,0.5%盐酸利多卡因溶液局部浸润麻醉, 5min 后,垂直向下作15~20cm的腹壁切口。

锐性分离皮下脂肪、筋膜, 钝性分离肌肉及肌膜,按肌纤维的方向分离开腹外斜肌、腹内斜肌及腹横肌。

用镊子提起腹膜, 再用手术刀背向运刀切一长约2 cm 的切口, 而后伸入食指并在食指引导下用手术剪剪开腹腔,用温生理盐水纱布覆盖创缘。

3.1.5瘤胃固定露出瘤胃背囊后, 用三角缝针穿10号缝线, 于腹壁切口下角向上作瘤胃浆膜肌层与切口左侧皮肤创缘的连续缝合,然后再从腹壁切口上角向下, 作瘤胃浆膜肌层与切口右侧皮肤创缘的连续缝合, 确实固定瘤胃壁和皮肤。

3.1.6瘤胃切开用手术刀将胃壁切一小口, 放出瘤胃气体, 然后将钝头手术剪伸入切口内, 先上后下扩大创口, 直到距上下角缝合固定点2 cm 左右, 用舌钳夹持胃壁两侧与上下角,使胃外翻, 以利胃内容物流出。

3.1.7内容物清理当瘤胃内容物取出2/3 以上时, 用凉开水或普通凉水冲洗切口, 除去污物。

用纱布擦净术部后, 再用温0.9%生理盐水冲洗瘤胃切口, 随后撒入青霉素钾160 万U。

3.1.8缝合由助手拉紧胃壁牵引线, 使胃壁切口对齐, 取1~2 号肠线, 用螺旋形缝合法或锁扣缝合法缝合胃壁全层, 缝合完毕用0.9%生理盐水冲洗, 术者消毒手臂, 再用1~3 号肠线, 采用库兴氏法缝合胃壁浆膜肌层, 缝合完毕用0.9%生理盐水冲洗, 切口上撒青、链霉素。

拆除胃壁牵引线, 将胃送入腹腔, 再用1~3号肠线螺旋形缝合法缝合腹膜及腹膜肌, 在缝合最后两针前向腹腔内注入青链霉素溶液40~80 万U。

然后闭合腹膜切口, 用0.9%生理盐水冲洗腹壁切口。

用2~4 号肠线结节缝合腹内斜肌、腹外斜肌, 再用2~4 号丝线减张缝合皮肤切口。

用镊子整理缝线及创缘, 使两端创缘紧密接触, 于切口上涂碘酊, 装结系绷带。

3.1.9 术后护理与治疗为防止感染,肌注青霉素800万U,链霉素400万U,2次/d,连用5d;要有专人看护, 36~48h内禁食, 仅给少量饮水, 饮水中加入口服补液盐。

以后逐渐给予青草、青干草及营养丰富的饲料。

每日内服干酵母片20~50片;有粪便排出时, 给予少量优质柔软易消化的饲草, 按“少喂多次”的原则饲喂。

禁止饱食造成腹压过大, 以免影响切口愈合。

同时,让其适当运动, 防止胃壁与肠管、腹膜粘连;体弱而食欲不好时,术后输5%葡萄糖1 000mL, 10%安钠咖10mL,维生素C10mL,青霉素500 万U一次静脉滴注, 一日一次, 连用3 d。

酸中毒的输入碳酸氢钠, 肌注青霉素320 万U, 每日一次, 连用4 d。

3.2结果判定术后动物即有食欲,伤口没有感染。

4.分析与评价:4.1注意事项4.1.1手术部位要准确。

4.1.2根据切口要与牛个体的大小相适宜。

4.1.3锐性分离皮下脂肪、筋膜。

4.1.4钝性分离肌肉及肌膜,按肌纤维的方向分离开腹外斜肌、腹内斜肌及腹横肌。

4.1.5瘤胃一定要固定牢固,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4.1.6瘤胃腔内探查与处理要仔细彻底。

4.1.7做好术后的护理与治疗。

4.1.8对瘤胃有积液或臌气的病牛进行导胃,放气减压操作;对脱水严重的病牛进行术前强心,补液。

4.2技能评价瘤胃切开术的适应症包括瘤胃切开手术适用于严重的瘤胃积食经保守疗法无效;误食饲料、饲草,且在瘤胃内停留者,取出毒物并进行冲洗;创伤性网胃炎或创伤性心包炎,或网胃异物结石等情况,进行瘤胃切开取出异物;瓣胃阻塞、皱胃积食,经瘤胃切开及胃冲洗术治疗;胸部食管阻塞且阻塞物接近贲门者,可采取瘤胃切开手术治疗。

局部解剖瘤胃的容积最大, 位于腹腔的左半部和腹腔右侧的一部分。

瘤胃左侧直接与腹壁接触,右侧与肠管接触,左右各有一纵沟,分别称为左纵沟和右纵沟,前后两端各有一横沟, 它们分别向胃的两侧延伸与左右纵沟连接, 将瘤胃分成上下相通的两个囊。

瘤胃内的黏膜呈褐色, 它与外面各条沟相对处形成粗大的皱襞。

瘤胃黏膜无腺体, 表面覆盖一层鳞状上皮, 并形成许多大小不等的乳头。

网胃呈梨形, 位于瘤胃的前上囊的前方下方, 以瘤网沟与瘤胃为界,网胃的上方有瘤网孔与瘤胃相通, 左上方有网瓣与瓣胃相通, 食管沟通瘤胃上囊的前部, 沿网胃的右侧壁向下至网瓣孔, 沟两侧的肉柱称为唇,网胃的黏膜皱襞呈网状。

瘤胃切口所在的瘤胃的上囊位于左侧纵沟之上, 瘤胃内容物增多,瘤胃膨大而后移, 因此, 切口的位置在左侧横沟之前。

如瘤胃内容物少,则切口的位置在横沟之后。

此处血管是沿纵沟和横沟走向, 然后分布到胃壁, 所以从该部切开胃壁时出血不多。

三真胃变位手术【操作技能】1.技能目标掌握真胃变位类型,明晰手术思路。

2.操作环境与条件2.1.仪器设备听诊器、大动物手术包、恒温水浴锅、高压灭菌器等。

2.2.材料林格氏液、0.9%生理盐水、温水、青霉素钾、硫酸链霉素、普鲁卡因、利多卡因、止血敏或安络血等。

3.操作步骤与方法3.1操作步骤3.1.1 保定的方法六柱栏内站立保定,拴系头、固定尾,装前带、后带,吊胸革、腹革。

3.1.2 备皮剪毛剪剪毛,剃毛,手术刀片刮毛;5%碘酊消毒,75%酒精脱碘。

3.1.3 麻醉对机体在第1腰椎前角、第2腰椎后角、第4腰椎前角分别注射0.5%普鲁卡因注射液20ml,对术部2%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50~60ml局部浸润麻醉。

3.1.4手术切口的位置右方变位整复手术的切口位置在右肷部,皱胃直接暴露于创口内,矫正很方便。

左方变位整复手术切口位于右侧第三至第四腰椎横突下15cm处,向下做15~20cm的直切口。

3.1.5手术通路右方变位时,皱胃直接暴露于创口内,手术操作在直视下进行,简单易行。

左方变位时,左手臂进入腹腔后,伸向骨盆方向,于右肾下方、瘤胃上方探查腹腔左侧。

3.1.6皱胃的整复固定右方变位病例皱胃内积有大量液体,整复时首先对皱胃实施放液减压,减压后探找皱胃幽门部及其大网膜进行整复固定。

左方变位病例皱胃内积有大量气体,首先对皱胃放气减压,采用带20号针头长1.2m的硅胶管作放气管,由左手带入腹腔将针头插入膨大的皱胃实施放气减压。

放气减压后,将左手臂由切口处沿右腹壁向下伸到腹底,在瘤胃下或左侧探找到皱胃幽门部及其大网膜,采取牵拉和搂拨摆动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整复。

3.1.7整复后的固定,采用大网膜固定法,在幽门部上方8~10cm处,将大网膜深浅两层作一皱褶,用18号尼龙线牢固结扎,再用止血钳穿破切口处腹内斜肌、腹直肌、腹膜将结扎大网膜的线引出打结,使大网膜紧密粘贴于腹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