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节高新技术产业

第三节高新技术产业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一章中国的主要产业 初二 、 班 姓名: 设计人:李启成
1
第三节、高技术产业
学习目标:
1、理解高技术产业的主要特点及在工农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2、了解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

3、学会我国高技术产业在地域上的分布特点及未来变化趋势。

学法指导:学习时可直接联系生活实际或通过报刊杂志、书籍、因特网等途径,搜索
相关高技术产业的事例、数据等资料,运用这些信息,分析我国高技术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可充分利用分布图,归纳出其分布特点。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1、高技术产业的发展
(1)概况:中国进入了世界十大高技术出口国之列。

(2)类型:呈多元化趋势,包括高技术 、农业、 等快速发展。

2、高技术产业的分布
(1)当前,主要布局在长江三角洲、 、 。

(2)2010年我国将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四大密集区
①环渤海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以 为中心。

②沿长江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以 为中心。

③东南沿海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以 为中心。

④沿亚欧大陆桥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以 为中心。

合作学习 你认为高新技术产业应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核心要点突破
下列几个高新技术产业区招聘人才,一批大学毕业生想把自己的才华贡献给我国西部内地的建设,他们可去应聘的是( ) A 环渤海高新技术产业区B沿长江高新技术产业区
C沿亚欧大陆桥高新技术产业区D东南沿海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 达标检测
(一)选择题
1、近些年来,最具活力的产业是( )
A外向型农业B高新技术产业C旅游业D交通运输业 2、下列属于高新技术产业的是( )
A胚胎工程B电视机装配C飞机制造D食品工业
3、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科技产业开发区是( ) A中关村科技园区 B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区
C上海浦东高新技术产业区 D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4、我国已形成的三大高新技术产业带不包括( )
A长江三角洲地区B珠江三角洲地区C环渤海地区D沿亚欧大陆桥地区 5、我国沿亚欧大陆桥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的中心是( ) A北京中关村B上海高新区C深圳高新区D西安——杨凌高新区 6、中国高新技术服务业迅速发展,其中以 为主要内容的服务业进入新阶段( )
A邮政业务 B电信业务 C劳资输出 D旅游服务
7、关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是进入21世纪才出现的新兴产业B发展格局呈多元化趋势
C我国的固定电话用户数跃居世界首位D高技术产业不包括高技术农业 8、发展和建立高新技术产业的最重要条件是( )
A 科技力量雄厚
B 位置优越
C 自然资源丰富
D 劳动力充足 9、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倾向于依附大城市,目前分布特点是( ) A呈带状 B呈点状 C呈环状 D呈团状
10、你认为下列产品中,属于高科技产品的是( ) A “神舟”七号飞船B 汽车C 热水瓶D 电动车
11.随着计算机、网络、多媒体、通信、软件等高技术的发展,中国以___业务为主要内容的服务也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 )
A 旅游
B 电信
C 餐饮
D 交通
12.到2010年,我国将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四大密集区,下列不属于的是( ) A 以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为中心的环渤海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 B 以上海高薪区为中心的沿长江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 C 以深圳高新区为中心的东南沿海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
D 以太原高新区为中心的沿亚欧大陆桥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
13、2010年,我国将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四大密集区,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属于( ) A 、环渤海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 B 、东南沿海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 C 、沿亚欧大陆桥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 D 、沿长江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 14、关于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我国的高技术产业刚刚起步,发展缓慢
B .航空航天设备制造是我国高技术制造业中的第一大部门
C .现代生物技术为我国农业的增产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D .辽中南、京津唐、沪宁杭、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四大高技术产业密集区
(二)综合题
15、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05年前8月,我国集成电路、手机及其零件、计算机及其部件等产品出口717.9亿美元,其中计算机及部件出口平均单价增长11.1%,集成电路出口平均单价增长4.8%,出口额达635亿美元。

(1)上述材料提及的产业属于高技术产业,当前在我国已初步形成
了 、 、 等各具特色的高技术产业带。

(2)从世界范围看,下列哪些城市是该项产业中心?( ) ①印度班加罗尔 ②美国“硅谷” ③北京中关村 ④四川攀枝花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3)连线:
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 沿长江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 上海高新区 环渤海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
深圳高新区 沿亚欧大陆桥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 西安—杨凌高新区 东南沿海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