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保险监管
一、单项选择
1.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是我国的保险监督机构,它成立于( C )。
A.1996年B.1997年C.1998年D.1999年
2.以下( B )是我国《保险法》规定的保险公司应当采取的组织形式。
A.相互保险公司B.股份有限公司C.有限责任公司D.保险合作社
3.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大小以偿付能力额度表示,偿付能力额度等于(C )。
A.资产减负债 B.资本减负债C.认可资产减认可负债 D.认可资本减认可负债4.根据保监会2003年的《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额度及监管指标管理规定》,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为( A )。
A.实际偿付能力额度/最低偿付能力B.实际偿付能力额度/总资本额
C.最低偿付能力额度/总资本额D.实际偿付能力额度/实际认可资产
5.国际公司习惯将(C )业务称为第三领域。
A.财产保险B.人寿保险C.意外险和健康险D.人身保险
二、多项选择
1.各国采用的三种主要保险监管模式是(BC D )。
A.公事管理B.准则主义C.实体主义D.公示主义 E.告示管理
2.国家对保险业的监管体现在(ABC )。
A.立法监管B.司法监管C.行政监管D.社会监管
3.保险业外部监管由(ABC )构成。
A.国家监管B.保险行业自律C.社会监督D.内部控制机制
4.保险监督的目标在于(ABD )。
A.维护保单持有者利益B.规范保险市场,确保保险业整体稳定发展
C.防止保险欺诈D.发挥保险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5.根据我国《保险法》及有关管理规定,我国保险代理人可以划分为(ABE )。
A.保险专业代理人B.保险兼业代理人C.保险混业代理人
D.保险团体代理人E.保险个人代理人
6.绝大部分国家允许第三领域兼营的原因是第三领域与第二领域(ABE )。
A.性质相同B.费率厘订依据相同C.损失频率相同
D.损失程度相同E.经营技术相同
7.按照我国《保险代理机构管理规定》,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形式的保险代理机构,需要满足的基本条件有(BDE )。
A.有5个以上符合法律规定的发起人B.有符合法律规定的公司章程
C.公司实收资本不得低于人民币1000万元
D.持有《资格证书》的保险代理人从业人员不得低于员工总数的1/2
E.具有符合任职资格的高级管理人员
三、简答题
1. 在我国设立保险公司应当具备哪些条件?
2. 我国保险公司业务范围规定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 为何同一保险人不得同时兼营财产保险业务和人寿保险业务?
4. 我国《保险法》对于承保责任限额的规定有哪些?
5. 保险监管的方式有哪些?
简答题答案:
1.我国《保险法》明确规定了设立保险公司的具体条件:
(1)有符合本法和公司法规定的章程。
合法的保险公司章程必须符合《公司法》关于国有独资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章程的相应规定。
(2)有符合本法规定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
根据《保险法》规定,保险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2亿元人民币。
(3)有合格的高级管理人员。
担任中资保险公司总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除必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法规,贯彻国家政策,有保险专业知识和较强的管理和业务工作能力外,还须具有:经济、金融或其他相关专业大学本科以上学历。
同时,在人员素质上,保险公司从业人员中应有60%以上从事过保险工作和大专院校保险专业或相关专业的毕业生。
经营人身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必须聘用经保险监管部门认可的精算专业人员。
(4)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
健全的组织机构是指具有健全的权力机构、经营机构和监督机构。
(5)有符合要求的营业场所和与业务有关的其他设施。
(6)还应考虑保险业的发展及公平竞争需要。
2.我国《保险法》按保险标的的不同将保险公司的业务范围分为财产保险业务和人身保险业务两大类。
财产保险包括财产损失保险、责任保险、信用保险等保险业务;人身保险包括人寿保险、健康保险、意外伤害保险等保险业务。
我国关于保险经营范围包括两层含义:
(1)禁止兼业,保险组织不得从事保险业务以外的业务;非保险组织不得经营保险或类似保险的业务;
(2)禁止兼营,同一保险公司不得同时兼营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两种业务。
我国《保险法》第92条规定,同一保险人不得同时兼营财产保险业务和人身保险业务。
但是,经营财产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经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核定,可以经营短期健康保险业务和意外伤害保险业务。
3.我国禁止兼营的原因在于:财产保险与人寿保险性质不同、经营技术不同、保护被保险人的利益和便于保险监管。
寿险带有长期性和储蓄性,兼营财产保险,有可能将寿险的保费挪作财产保险的保险金赔付之用,有可能使寿险业务缺乏保险金保证;同时,我国保险市场尚不完善,有必要严格监管。
但随着金融自由化浪潮,有放松管制的趋势。
国际上习惯于将人寿保险业务称为第一领域、财产保险业务称为第二领域、意外伤害和健康保险业务称为第三领域。
国际上绝大部分国家允许第三领域兼营(即产、寿险公司均可经营),其理由是第三领域与第二领域具有相同的性质,厘订费率的依据相同,经营技术也相同。
4.为了保证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有必要通过保险公司业务量的限制控制其责任限额,从而分散风险,稳定经营。
这主要通过下列规定控制:
(1)每一危险单位承担责任的限制。
这是对任何保险公司承保能力的规定。
任何保险公司对一次保险事故可能造成的最大损失范围(即危险单位)所承担的责任不得超过其资本金和公积金总和的10%;
(2)每笔保险业务承担责任的限制。
经营非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应当将其承保的每笔保险业务的20%按国家的有关规定办理再保险①;
(3)总自留额的限制。
即经营财产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当年自留保险费,不得超过其实有资本金加公积金总和的4倍。
5.由于各个国家的法律制度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有关国家对保险业的监管曾经采取过截然不同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1)公示主义。
公示主义亦称公告管理,是国家对保险业最为宽松的一种监督管理方式,适用于保险业自律能力较强的国家。
其含义是国家对于保险行业的经营不进行直接监督,而将其资产负债、财务成果及相关事项公布于众的管理方式。
(2)准则主义。
准则主义亦称规范管理,是由国家通过颁布一系列涉及保险行业运作的法律法规,要求所有的保险人和保险中介人必须遵守,并在形式上监督实行的管理方式。
该方式适用于保险法规比较严密和健全的国家所采取。
(3)批准主义。
批准主义亦称实体管理,是国家保险管理机关在制定保险法规的基础上,根据保险法规所
赋予的权力,对保险业实行的全面有效的监督管理措施。
其监管的内容涉及保险业的设立、经营、财务乃至倒闭清算。
其监管的内容具体实际,有明确的衡量尺度,是对保险业监管中最为严格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