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仿真技术课件2
(2)、试画出系统的方框图,并简要分析系统的工作原理。
解:
⑴、 a与d,b与c分别相连, 即可使系统成为负反馈系统;
⑵、 系统方框图为:
给定u r △u 放大器 uf
触发器
整流器
测速发电机
n
电动机
负载
例题2:下图是一电炉温度控制系统原理示意图。试分析 系统保持电炉温度恒定的工作过程,并指出系统的被控对 象、被控量以及各部件的作用,最后画出系统方块图。
换后,表达式对应各项的系数保持相等。
数据相似原理
几何相似 就是把真实系统按比例放大或缩小,其模型的
状态向量与原物理系统的状态完全相同。土木建筑、水利工程、 船舶、飞机制造多采用几何相似原理进行各种仿真实验。
环境相似 就是人工在实验室里产生
与所研究对象在自然界中所处环境类似 的条件,比如飞机设计中的风洞,鱼雷 设计中的水洞、水池等等。
第2讲 系统建模的基本方法与模型处理技术
相似原理 、建模方法学
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连续系统的数 学模型,离散系统的数学模型
实用建模举例:控制系统建模、几何 建模、磁场建模、流体力学建模、离 散系统建模等
连续系统模型的离散化处理
Simulation Study
仿真是指利用模型对实际系统进行实验研究
ic
q C q
uc
(2) 当电压,电流取关联正向时,电容元件的伏安关
系式为
ic
C
duc dt
,或
uc
1 c
t
ic
()d
(3) 电容元件的电流比例于电压的变化率,这是电容
元件与电阻元件的一个重要不同之处。称电容元
件为动态元件。
(4) 在直流电路中,通过电容的电流恒为零,称之为电容元件的“隔直作
用”;而在电路工作频率极高时,电容元件两端电压近似为零,即相
(2)当电感元件的电压,电流为关联正向时,其伏安关系式为
或
iL
1 L
t
uL
()d
uL
L
diL dt
(3) 由电容,电感元件的伏安关系式可知,ic与uL,uc与iL 具有类比性,称电感,电容元
注:标准形式:与输入量有关的各项放在方程右边,与 输出量有关的各项放在方程左边,各阶导数项按降幂排 列,并将方程中的系数通过系统的参数化具有一定物理 意义系数的一种表达形式。
动态元件:电容、电感
关于电容元件的说明 (1) 线性电容元件的定义式为 qc Cuc ,该式对应
于u,q取“一致的参考方向”,即电压极性为正的 极板上带正电荷,如图所示。
数学模型的相互转换
如控制系统仿真的过程
• 控制系统的计算机仿真就是以控制系统 的模型为基础,采用数学模型代替实际 的系统,以计算机为主要工具,对控制 系统进行实验和研究的一种方法。
• 通常,采用计算机来实现控制系统仿真 的过程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建立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2. 建立控制系统的仿真模型 3. 编制控制系统的仿真程序 4. 在计算机上进行仿真实验并输出仿真结果
热电偶 给定电压 电压放大 功放
电炉
电阻丝
调压装置 ~220V
解: ⑴、系统工作过程及各部件的作用(略); ⑵、被控对象:电炉; 被控量:电炉炉温; ⑶、 系统方框图为:
给定u r △u 放大器 uf
调压器 电阻丝 热电偶
T 电炉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1.关于控制系统数学模型定义:用以描述控制系统动态 特性及各变量之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
输入
控制器 检测元件
被控对象 输出
3. 复合控制: 指闭环控制与开环控制相结合的控制方式. 或者说, 是偏差控制和顺馈控制相结合的控制方式.
实例系统分析 例题1: 下图是一电动机转速控制系统工作原理图:
给定u r
+E
放大器
K
触发器
整流器
电抗器 电动机 负载
nM ua
c+
ab
uf
测速发电机
d–
(1)、请在图1中标示出a、b、c、d 应怎样连接才能成为负 反馈系统?
性能相似 则是用数学方程来表征系
统的性能,或者利用数据处理系统,来 模仿该数学方程所表征的系统。性能相 似原理也是仿真技术遵循的基本原理。
连续系统仿真中的数学模型
连续系统仿真中的数学模型有很多种, 但基本上可分为三类:连续时间模型、 离散时间模型及连续-离散混合模型。
系统的连续时间模型通常可以有以下 几种表示方式:常微分方程,传递函 数,权函数,状态空间描述,框图。
的过程,或者说,仿真是一种通过模型实验
揭示系统原型的运动规律的方法。
数据相似原理
为了研究实际系统的动态性能,常常要采用数据相 的原理。
数据相似原理的主要表现在:
1. 描述原型和模型的数学表达式在形式上完全相同。 2. 变量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且成比例。 3. 一个表达式的变量被另一个表达式中相应变量置
(7) 电容元件中储藏的电场能量计算式为
Wc
1 2
Cuc
2
(8) 由于在任意时刻t,均有 W c 》=0,这表明电容元件是无源元件。 同时它能存储电场能量,但不消耗能量,故电容元件是非耗能元 件,且称它为“储能元件”。
动态元件:电容、电感
关于电感元件的说明
(1)当电流和磁链的参考方向符合右手螺旋法则时,线性电感元件的定义式为 L LLi
(5)
当于“短路”。
uc
1t
刻utc(t0)ct0
ic()d
,其中
uc
(t0)
1 t0 cic
()d
,该式说明,当前时
的电容电压不仅与现实的电流相关,而且与以前电流的作用情况
有关,即它具有记忆电流作用的本领,故称电容元件为“记忆元 件”。
(6) 当电容电流为有界函数时,电容电压不可能发生“突变”(或跳 变),只能连续变化,称之为电容电压的连续性,这是电容元件 一个很重要的性质。
控制系统建模
基本控制方式 1.开环控制: 指系统的输出量对系统不产生控制作用 的控制方式. 开环控制有两种情形 :
1)按给定值控制;
输入 控制器
被控对象
输出
2)按扰动补偿控制(/顺馈控制)
补偿环节
扰动
输入
控制器
被控对象
2. 闭环控制(/反馈控制): 指系统的输出信号对系统的控制 作用有直接影响的控制方式.
2. 形式: 时域模型(t):微分/差分/状态方程等; 复域模型(s=σ+jω):传递函数,结构图,信号流图; 频域模型(ω):频率特性。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3. 建模方法及步骤 ⑴ 方法:分析法(主)和实验法;
⑵ 步骤: ※ 确定系统的输入、输出变量; ※ 从输入端开始,依次列写各元件/环节的运动方程式 (如微分方程); ※ 消去中间变量,并将其化为标准注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