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抗病毒的转基因植物

(完整版)抗病毒的转基因植物

病毒区别于其它生物的主要特征是: 1.病毒是个体微小的分子寄生物,其结构简单; 2.专性寄生物,其繁殖需要寄主提供原料和场所。
按寄主的性质不同,病毒分为: 1.寄生植物的植物病毒(Plant virus)、 2.寄生动物的动物病毒 3.寄生细菌的噬菌体
植物病毒的危害及作用
病毒引起的病害在数量上占植物病害的第二位。由植物病毒引起的植 物病害的植物有:禾本科、茄科、豆科、十字花科和葫芦科等。在鲁 西北引起毁灭性的植物病毒病有番茄蕨叶病毒病,花叶病毒病,辣椒 花叶病毒病和烟草脉坏死病毒病等。
几丁质酶转基因植物
转基因烟草
几丁质酶转基因植物。几丁质酶
广泛存在于植物和微生物中,它 能降解几丁质,该酶一般由单基 因编码。由于几丁质是许多植物 病原真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因 而利用几丁质酶转基因植物在防 治植物真菌病害中有重要作用。 正常的植物中几丁质酶的活性很 低,但当病原真菌侵染植物植物 时能诱导产生很高的几丁质酶活 性。Broglie等将菜豆几丁质酶的 cDNA与CMV35S启动子重组,导入 烟草和番茄中,转化株对立枯丝 核菌的抗性显著提高。
2020/2/21
8
移动蛋白转基因植物
病毒在细胞间的移动主要受病毒本身编码的移动蛋白和寄主因素 控制,移动蛋白能够修饰胞间连丝,同时又能与病毒核酸结合, 是病毒核酸的三维结构改变成丝状的核酸-蛋白质复合体,有利于 通过胞间连丝。将TMV的移动蛋白基因缺失突变后导入烟草中,转 化株不仅对同一属的多种病毒具有抗性,而且对烟草脆裂病毒, 黄瓜花叶病毒等具有抗性。
生产上危害较大的植物病毒病害有:烟草花叶病、黄瓜花叶病、马铃
薯病毒病、玉米矮花叶病等。
植物病毒也有可利用的价值,特别在开发基因工程的载体、转基因植
物研究等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植物病毒的研究现状
植物病毒每年给世界各地的农作物生产造成严重损失,每年全世界的农作物
因病毒侵害的损失数百亿美元,传统的防治方法已远远无法满足现代农业的生产要 求。病毒侵染之所以复杂,在于一方面病毒的高突变率所致的植物抗病品种抗性丧 失速度远高于常规植物抗病育种速度;另一方面病毒在隐症野生植物中的储存;第 三,无亲缘关系的病毒复合侵染以及病毒侵染的持久性,特别是以线虫和真菌传播 的植物病毒能在土壤中存活许多年。因此,在适宜病毒介体生长的温度条件下,大 面积连作缺乏抗病基因的植物,造成的经济损失会更高。Hamilton于 20 世纪 80 年 代初首先提出了基因工程保护的设想,在转基因植物中表达病毒基因组序列可能是 防御病毒侵染的途径之一。近 20 多年来,基因工程的发展,为防治病毒病开辟了 新途径。本文就植物抗病毒工程策略中目前常用的来自于植物抗性基因、病毒来源 的基因及其他策略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花叶症状 黄化
畸型
2020/2/21
抗病毒转基因植物
利用植物自身编码的抗病毒 基因培育抗病毒植物,病毒外 壳蛋白转基因植物,病毒复制 酶转基因植物,移动蛋白转基 因植物,核糖体失活蛋白转基 因植物,病毒卫星RNA转基因植 物。
转基因番茄,对病毒 表现强烈过敏反应。
7
病毒复制酶转基因植物
将病毒RNA复制酶基因改造后导入植 物体后,看干扰病毒的复制,从而达到 抗病毒的目的。将CMV缺损型复制酶基 因导入烟草后,转化株对CMV表现了高 度的抗性。
2020/2/21
12
基因工程在抗病毒植物的应用 • 所用外源基因 人工合成的
抗病毒的转基因植物
生科13103 班 :覃林、 龙成 、黄丹萍
植物病毒病的诊断与鉴定
1 植物病毒的概念 2 植物病毒的危害和作用 3 我国植物病毒的研究现状 4 植物病毒的鉴定 5 基因工程在植物抗病的展望
1.植物病毒病的概述
病毒(virus)是一种由核酸、蛋白或其复合体构成的,可以增殖、传染和寄生在其他 生物体上的非细胞形态分子生物
2020/2/21
抗真菌转基因植物
植物对真菌等病 害微生物的防御主要 包括机械防护和生物 学保护两个方面。当 致病菌入侵植物时, 植物细胞壁的结构发 生变化,细胞壁的强 度和硬度增加。另一 方面,植物细胞被诱 导合成多种活性物质 如抗毒素和几丁质酶 等,以抑制真菌的生 长和入侵。
10
2020/2/21
11
转基因植物
• 转基因植物(Transgene plant)是拥有来自其他物种基因的植物。该基 因变化过程可以来自不同物种之间的杂交,但今天该名词更多的特 指那些在实验室里通过重组DNA技术人工插入其他物种基因以创造 出拥有新特性的植物。
• 转基因植物的研究主要在于改进植物的品质,改变生长周期或花期 等提高其经济价值或观赏价值;作为某些蛋白质和次生代谢产物的 生物反应器,进行大规模生产;研究基因在植物个体发育中,以及 正常生理代谢过程中的功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