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竹类资源最丰富的国家,素有“竹子王国”之称,目前有竹子40 多属500多种,竹类种质资源、竹林面积、竹材蓄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
竹业是一个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于一体的朝阳产业。
竹材有“第二森林”的美称。
国内外对竹材的应用也有着悠久的历史,由此可见竹材的用途十分广泛,由于竹材纤维细长,适用于制造各种优质的纸浆。
除造纸外,竹材的主要产品还有竹胶板、竹地板、竹工艺品等产品。
中国在竹利用方面无论从生产品种规模和产品均居世界之首,产品远销国外。
“十五”期间全国竹业发展突飞猛进,竹资源面积、产品种类和数量迅速增加,产业规模迅速扩大,竹子经营加工及综合利用研发取得重大进展,竹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成为中国林业的四大朝阳产业之一。
竹子作为陆地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减少木材消耗、改善生态功能和发展农村经济等方面作用十分明显。
中国竹类资源面积、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全国竹林面积达520 多万公顷。
目前全国约有3500 多万农民直接从事竹林培育、竹制品加工等生产经营。
近几年,我国竹材产量保持在 12 亿根以上,预计未来几年,我国竹材产量小幅增长,总体保持平稳态势;我国较具规模的竹地板企业有百余家,主要分布在浙江、湖南、福建、江苏、江西、安徽等产竹省区。
我国的竹林主要分布于20个省(区、市)、500 多个县(市),面积较大的有15 个省(区、市)。
福建、江西、浙江、湖南、四川、广东、安徽、广西 8 省、区竹林面积合计占全国的88.64%,其中福建、江西、浙江 3 省竹林面积占全国的一半。
我国的竹产品粗略可分为竹材人造板、竹地板家具、竹日用工艺品、竹建筑、竹炭与竹醋、竹纤维制衣、竹材造纸、竹制药、竹笋膳食用品、竹工机械等 10 大类,近万种产品,应用十分广泛。
2009 年,全国大径竹材产量13.56 亿根,竹笋干产量46.53 万多吨,竹产业总产值 710 亿元。
2009 年中国竹产品出口额达 15 亿美元,产品出口 177 个国家,居世界之首。
目前我国竹产业发展态势良好,企业创新及新技术、新品开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各地开发竹资源的积极性非常高。
竹子具有生长快、产量高等特点,且一次造竹后只要经营合理,可以永续利用;竹子的用途也十分广泛,除加工成食品、工艺品外,更可用于建筑、材料、化工等各个领域。
因此竹业将是未来林业跨越式发展最具潜力的产业,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之一。
在全球木材供给紧张的情况下,世界各国重视竹资源的培育和开发利用,竹产品正在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重要消费品之一。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竹产品出口国,而欧美、日本进口额占 49%,是竹产品的主要消费市场。
我国的竹笋和竹荪等竹类天然保健品深受国际市场喜爱。
我国竹资源培育和加工利用技术引领世界,在全球竹产业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目前,中国竹业已形成了一个由资源培育、加工利用到出口贸易,再到竹业生态旅游的颇具潜力和活力的新兴产业。
xx十大竹乡浙江,以其优越的生态环境,为竹子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近年来,浙江省把发展竹产业作为“十大农业主导产业”之一加以重点培育和扶持。
目前全省有近 40 个县(市、区)的竹业产值超亿元。
“世界竹子看中国,中国竹子看浙江”。
浙江竹产业以占全国六分之一的竹林面积,创造了占全国三成的竹业产值、四成的出口额。
浙江笋竹产品以其生态、绿色的品质日益受到市场青睐。
xx乡村——xx“世界竹子看中国,中国竹子看浙江,浙江竹子看安吉。
”竹产业是安吉的支柱产业之一。
安吉竹产业利用先后经历过从卖原竹到进原竹、从用竹秆到用全竹、从物理利用到生化利用、从单纯加工到链式经营的 4 次跨越,形成了一种以低消耗、高效益为特征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以全国1.5%的立竹量,创造了全国18%的竹产值。
2009 年,该县竹产业总值达到112亿元,从业4.5 万人, GDP贡献率达到 30%。
竹产业为全县农民平均增收6500 元,占农民收入的近 60%。
竹子在安吉实现了从叶到根的高效利用。
无论是竹林培育、竹产品加工还是竹子旅游资源的开发,都走在了全国乃至世界的前列。
全县现有竹产品及配套生产企业近 2000 家,产值亿元以上规模企业 8 家,产值 5000 万以上规模企业 28 家。
产品涉及板材、编织、竹纤维、工艺品、医药食品、生物制品、竹工机械等七大系列3000 余个品种。
产品销往港台、东南亚、欧美等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加工产值居全国十大竹乡榜首。
竹子博览园、中国竹子博物馆、中国大竹海、灵峰山森林公园等以竹子第三产业开发为主的景区,先后吸引了《卧虎藏龙》、《功夫之王》、《夜宴》、《越王勾践》等著名影片在安吉竹海拍摄。
森林城市——临安临安生态环境极其优越,是全国首批生态示范区、长三角地区第一个国家森林城市,全市森林覆盖率高达76.55%,被誉为“森林世界、大树王国、天然氧吧”。
作为全国首批的“中国竹子之乡”,临安的竹产业发展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
临安是全国最大的菜竹笋基地。
现有竹林面积 100 万亩,其中毛竹 32 万亩,菜竹 48 万亩,天目笋干竹 16 万亩,工艺杂竹 4 万亩。
临安还是亚洲最大的水煮笋加工中心。
现有笋竹加工企业 185 家,其中年产值超亿元的企业 4 家, 16 家企业通过 HACCP认证、 ISO9001认证和 QS认证。
竹笋产业不仅成为临安农村经济的第一大主导产业,也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渠道。
2009 年,竹业总产值 30 亿元,竹农在竹笋上人均收入高达4280 元,加工水煮笋、天目笋干、天目手剥笋和竹笋休闲食品达14 个系列、 500 多个品种,加工产值近20 亿元,出口创汇 5600 万美元。
临安生态优越,经济发达,人民富裕。
先后获得中国竹子之乡、中国山核桃之乡、全国生态示范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一系列殊荣,多次跻身全国综合发展百强县(市)和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行列。
品质之城——xx杭州市余杭区地处杭嘉湖平原南端,西依天目山,南临钱塘江,是“中华文明曙光”——良渚文化的发祥地,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经济发达,环境优美。
目前该区正在着力打造最适宜居住的“品质之城、美丽之洲”城市名片。
拥有“中国竹子之乡”美誉的余杭,有着悠久的竹子栽培和加工历史,也是浙江省的竹子主产区,有竹林资源35.29 万亩,占全区有林地面积的 50%,共有竹种 5 个属 30 余种,优势竹种为毛竹,早竹、苦竹和淡竹。
竹林是余杭重要的经济与生态资源,目前,余杭的竹产业已初步形成以竹子栽培、竹制品加工和竹产品贸易营销为一体的产业体系,竹区旅游也日渐兴起。
近年来,余杭区委、区政府将竹业作为农村经济的主导优势产业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势头迅猛。
竹材利用已从仅限于初级产品向精加工日用品、工艺品转变,生产经营已从手工作坊的模式向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走出了一条“山上建基地、山下搞加工、山外拓市场、山中兴旅游”的产业经济发展之路,综合效益十分显著。
今年,竹业已纳入到余杭区现代都市农业“一中心四板块”产业体系建设规划,建设好竹产业板块将成为余杭区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重头戏。
区财政每年投资 1000 多万元资金,实施竹区林道、现代示范园区等建设,推广竹业优化提升的新模式、新技术,推进竹业产业化经营,提高竹农组织化程度等措施,大力培育竹林资源,扩大竹业加工,发展产品贸易和竹业文化旅游。
2009 年,全区竹业总产值达到25.48 亿元,其中:一产产值4.55 亿元,加工产值19.10 亿元,竹产品贸易增值1.83 亿元。
依托竹林资源和景观开发的旅游收入达到10 亿元。
xxxx全县林地面积202 万亩,森林覆盖率64.6%,活立木蓄积量604.77 万立方米,竹林面积84 万亩,活立竹蓄积量1.2 亿株,居全国第三位,江西省第一位,是中国竹子之乡。
竹子种类10属42 种,主要竹种为刚竹属中的毛竹,且藏量丰富,分布集中,材质优良,具有“杆长、枝高、围粗、壁厚、体重”等五大特点目前宜丰县竹制品加工企业达 95 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有 21 家。
主要产品包括竹胶合板、竹地板、竹家具、竹窗帘、竹凉席、竹纤维、竹碳等十几个系列上百个品种,但竹加工产业整体质量不高及竹加工缺乏龙头企业的带动、竹加工科技含量较低、产业规模和集群化生产程度偏低等一系列问题成为束缚该县竹加工产业发展的瓶颈。
2009 年该县竹加工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已达11.63 亿元,上交税收达3300 万元。
为做大竹产业,宜丰县积极搭好平台迎客商。
他们首先搭好项目承载平台,规划了面积为 5 平方公里的竹加工产业基地。
第一期开发面积 2 平方公里,规划建设竹产业基地发展服务平台(含竹产业综合楼、竹产品研发中心、种竹栽培试验基地),建设重竹地板等新型建筑装饰建材加工区,竹碳、竹醋、医药保健品加工区以及竹纤维纺织、竹家具工艺品竹等生产加工区,配套完善“七通一平”(供水、供电、道路、排水、通讯、宽带网络、有线电视和平整场地)。
基地建设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力争 3 年初见成效,引进竹制品加工企业 50 家,形成加工毛竹 3000 万根的能力,全县竹加工产业生产总值达到 30 亿元, 10 年内达到规划规模并发挥整体效益,全县竹加工产业生产总值达 100 亿元,竹加工产业发展达到全国一流水平。
并正式确定创建院士产学研基地,为竹材工程技术研究开发成果的转化打造一个重要平台。
xx崇义崇义县地处江西省西南边陲,毗邻广东仁化、湖南汝城、桂东,县城距省会南昌市 506 公里,至广州 417 公里,达深圳 570 公里,到赣州97 公里。
该县有“江南绿色宝库”之称,是中国竹子之乡。
全县竹林面积近60 万亩,活立毛竹蓄积量 9837 万株,年提供商品竹 1000 多万根。
预计 2011 年全县实现可投入商品竹生产的竹林面积将达 60 万亩以上,其中笋竹丰产林 20 万亩。
预计竹产业年产值将达 5 亿元以上,农民人均从竹产业增收 700 元以上。
xxxx桃江县地处湘中偏北,是国家命名的“中国竹子之乡”,隶属于益阳市 ;全县总面积 2062 平方公里,其中竹林面积逾 90 万亩,立竹蓄积1.66 亿株,年可伐竹材由600 万株增加到 2000 万株。
桃江县目前共有竹制品企业 2000 余家,共发展各类竹木制品加工企业 2000 多家,其中省级诚信企业 1 家,省级龙头企业 12 家, 2009 年实现竹业产值 18 亿元。
该县的桃花江实业有限公司具有年产竹地板 50 万平方米、竹刨切贴面材100 万平方米和竹集成材 5000 立方米的生产能力,“桃花江”牌系列竹产品为湖南省名牌产品。
xx赤水赤水县位于贵州省,属中亚热带湿润报风气候区,冬暖春早,夏季炎热多伏旱,全年日照少,初夏晚秋多阴雨,立体气候和地区差异显著的气候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