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讲 压水堆本体(除堆芯)

第四讲 压水堆本体(除堆芯)

第四讲 一回路主系统

压水堆堆内构件
压水堆的本体由反应堆堆芯、下部堆内构件、
上部堆内构件、压力容器(包括压力容器筒体及 顶盖)、控制棒组件及其驱动机构等组成。
功能:用来为堆芯组件提供支撑、定位和导向,
组织冷却剂流通,以及为堆内仪表提供导向和支 撑。
(五)堆内构件
1、下部堆内构件
( 1 )基本功能
Zr-2和Zr-4合金是普遍应用的包壳材料。
(2)压力容器
压力容器及其内部构件材料所要求的特性应有:
有较高的机械强度;
足够的韧性,使用时不易脆化;
高抗腐蚀性能; 导热性能好; 吸收中子少; 价格低。
压力容器一般选择含锰钼镍的低合金钢,堆内构 件选择奥氏体不锈钢。
3、压力容器的运行限制
器的支承,支承结构
采用强迫通风冷却。
此外,为保证压力容器的制造质量,对其材 料在液态及固态时要进行化学成份分析;在锻压 成形和热处理后要进行机械性能试验和超声波探 伤等等。
60万千瓦压水堆的压力容器,在制造过程比 较顺利及工艺技术比较成熟的条件下,制造周期 约为18—24个月。
顶盖的几何尺寸图
顶盖的重量 55500kg
(2)辐照对脆性转变温度的影响
快中子辐照改变了钢材的晶格结构,使钢材的机械性 能发生变化。辐照使钢材的脆性转变温度升高。因此,在 运行图上,随着反应堆运行年份的增加,即压力容器的 “老化”,压力上部限制曲线会朝高温区平移,如图2-19。 从图上看出,在反应堆正常运行5年后,把压力提高 到15.0MPa,运行温度需要在140℃;20年后,须提高到 195 ℃。
把堆芯重量传递给压力容器; 固定燃料棒、控制棒和堆内测
量仪表装置;
疏散和分配冷却剂流量; 减少 和中子对压力容器的辐
射。
(2)具体描述
下部堆内构件是堆芯的主要包容件,由以下六部分组成 (图2-9):
堆芯吊兰和堆芯下支承板。
这部分统称堆芯支撑吊兰,用来把堆芯重量传递给 压力壳;连有三条载热剂出水管接头;堆芯支撑板被焊 接在堆芯吊兰的下部,许多孔供测量仪表的导管和水通 过;下部有四个径向导向装置与压力容器上的相对应。
磁力提升型控制棒驱动机构,主要包括驱
动轴组件、销爪组件(传递销爪和夹持销爪)、 密封壳组件、运行线圈组件(传递线圈、夹持
线圈和提升线圈)和位置指示器等。
1、6、13、19—磁通环
2—提升线圈
3 、7—抓钩线圈 4、14—衔铁复位弹簧
5、9—抓钩连杆
8—抓钩复位弹簧 10—驱动轴
11—抓钩;12—衔铁
15—抓钩极 16—移动抓钩衔铁 17—移动抓钩 18—提升衔铁 20—提升极;21—导管
控制棒的插入或抽出是这样完成的:按顺序
给三个线圈通电,以使传递销爪和夹持销爪 相继啮合或释放,从而使棒运动。当电厂运 行时,驱动机构一般仅由夹持销爪啮合而使 控制棒处于静态位置。
控制棒驱动机构在压力容器顶 盖上的布置见控制棒驱动机构 示意图。
① 自紧式金属“O”型环:一般由管径10~15mm、壁厚约1.27mm
的不锈钢管或因科镍合金弯曲制成的大圆环。靠堆芯一侧的表面, 周向开有很多均匀分布的小孔或细缝,以使环的内腔与堆内的介质 沟通。一回路充压后,环内腔充入的高压冷却剂使密封环涨大,从 而使环外表面紧贴在法兰密封面上,达到密封效果。
② 充气式“O”型环:环上不开小孔,而是在其内充氦气。反应堆
个进口管嘴和3个出口管嘴,与各冷却剂环
路的冷热管段相接。这些进出口管嘴位于高 出堆芯上平面约1.4 m 的同一个水平面上。
压力容器工作在高压(15.5 MPa左右,设计压力 须达17.2 MPa)、高温含硼酸水介质环境和放射性辐 照的条件下,寿命30~60年。
为了满足反应堆压力壳在高压、高温、受辐照的条件 下工作的特殊要求,并保证核电站的安全使用和压力容器 加工制造的经济性,要求压力容器材料有较高的机械性能、 抗辐照性能及热稳定性。 此外,对于断面收缩率、冲击韧性集脆性转变温度等 指标,都有较高的要求。目前广泛采用含锰钼镍的低合金 钢做压力容器的材料。
筒体组合件:由法兰接管段、筒身、底封头及回
路接管等组成。
接管段法兰端面圆周上均匀布置的螺栓孔与压力壳 顶盖法兰面的螺栓孔相配。接管段对称地设置了大口 径的冷却水进出口管,根据反应堆的一回路数目的不 同,接管数可有二个、四个、六个或八个。
底封头上设有堆内测量用的套管(900MW压 水堆电厂装有50根)。
二次支承组件:由二次支承板和悬挂在堆芯支承板下
面的支柱组成,一旦堆芯吊兰破裂时,能够限制堆芯移 位,使安全棒能够插入。
2、 上 部 堆 内 构 件
1)、作用 固定燃料组件上端的位置;
当控制棒组件被提起时,承受因冷却剂横向流动
而引起的力; 保证控制棒组件能顺利在燃料组件内上下移动。
为了防止高温含硼水
对压力容器材料的腐 蚀,压力容器的内表 面堆焊一层几毫米厚
的不锈钢衬里。
压力容器的设计寿期
是30—60年。


压力容器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顶盖组合件:由顶盖上法兰、上封头球冠焊
接成的。在法兰的端面圆周上开有均匀布置的
螺栓孔,顶盖的球冠面上设有一定数目的控制 棒驱动机构的管座和温度测量引出管座。
传递线圈断电:传递销爪转出环形杆沟槽;
提升线圈断电:传递销爪下降10mm,到环形杆
上邻近下一个沟槽的位置;
传递线圈通电:传递销爪转入环形沟槽中,
上下两齿间各有1mm轴向间隙;
夹持线圈断电:夹持销爪脱开(县落下2mm,
再转出沟槽),载荷由夹持销爪转移到传递销 爪上(即驱动轴组件降1mm,落在传递销爪 上)。
筒身是一个长圆筒,可以把钢板弯曲成形后焊
接,也可用环状锻件拼焊而成。 对900MW级压水堆核电厂: 筒体高度:<包括底封头>10.508米; 内径: 3.987 米
筒体壁厚: 20 厘米
接管段壁厚: 23 厘米 总重约330吨。
压力容器密封结构:压力容器顶盖和法兰间,广泛
采用“O”型环来保证密封。并设有泄漏监督装置。
作用:
支撑和固定堆芯和所有的堆内构件;
和一回路管道一起起着冷却剂压力边界的作用;
能防止中子的外逸,是防止放射性物质外逸的第
三道屏障;
是堆内测量仪表装置和控制棒驱动机构的支撑; 是燃料更换的通道。
反应堆压力容器是一个底部为焊死的半
球形封头,上部为法兰连接的半球形封头的
圆柱形容器。对于三环路设计,容器上有3
2)、几个主要构件 导向管支承板(堆芯上支承板) 堆芯上栅格板 控制棒导向管 支承柱

堆芯上栅格板是薄的圆板,板上设有定位销
以定位导向管和燃料组件。和下栅格板一样设 有流水孔。
支承柱是导向管支承板和堆芯上栅格板之间
的连接件。其作用是使两板保持一定距离,并 传递机械载荷。
(六)压力容器
支承板,流量分配孔板和堆芯下
栅格板堆芯上栅格板压力容 器出口接管。
此方面应注意三个问题:
(1)冷却剂旁流问题:
不是所有的冷却剂都流经堆芯;其中约1.25%,从压
力容器和吊兰的环形空间直接流出出口接管,约0.5% 通过堆芯围板而旁流,约0.25%通过导向管支撑板上的 顶盖清洗水孔进入,清扫压力容器顶盖。
4
控制棒驱动机构布置图
控制棒冷却系统安装
磁力提升驱动机构的动作原理
原始状态:传递销爪啮合,夹持销爪脱开。
1、控制棒提升动作
提升线圈通电:传递销爪把驱动轴组件提升一个
阶步(10mm);
夹持线圈通电:夹持销爪转入环形杆沟槽中,并
与环形杆齿面贴合,再把驱动轴提升10mm,载荷 由传递销爪转移到夹持销爪上;
堆芯下栅格板:为燃料组件提供精确定位和流
量分配,燃料组件定位销就固定在下栅板上。
流量分配板:使进入各燃料组件的冷却剂流量
均匀。(每个燃料组件有4个大小相同的流量分配孔)
堆芯围板:减少冷却剂旁流量,使冷却剂更有
效地将热量带出堆外。
热屏:不锈钢圆筒,位于压力容器与吊兰之间,可设置一
层或两层,能防止堆芯对压力容器的直接辐射(主要防n,)。 目前的设计改为对着燃料最接近反应堆压力容器壁的堆 芯四角在吊兰筒体外侧连接了4块柱面钢屏蔽。这样使吊兰和 压力容器间下降段流通截面加大,减少了流动阻力。在热屏 外侧,含有辐照样品导管,为压力容器材料样品提供辐照监 测。
求棒的移动速度缓慢,每秒钟行程约10mm;在 快速停堆或事故工况时要求驱动机构在得到事故
停堆信号后,即能自动脱开,控制棒组件靠自重
快速插入堆芯,从得到信号到控制棒完全插入堆
芯的紧急停堆时间一般2秒钟左右,以保证反应
堆安全。
压水堆的控制棒驱动
机构,布置在压力容器顶
盖上,其驱动轴穿过顶盖 伸进压力容器内,与控制 棒组件的连接柄相连接。
(2)逆流问题: 一台主泵停机时; 冷管段破裂时。
(3)压力容器泄漏的探测问题
压力容器依靠两个“O”型金属密封环来保证密
封,在压力容器的两道密封环之间及外环的外侧装 有两个泄漏回收连接管,以收集和探测泄漏。
压力容器泄漏的探测主要用温度测量,连接管
中温度的显著升高对应于密封泄漏。
2、结构材料的选择
对于压水反应堆的材料除了选择燃料、
慢化剂和冷却剂外,还要选择包壳、 压力容器和其它内部构件的金属材料。
(1)包 壳
选择包壳材料,必须综合考虑下列因素:
具有良好的核性能,即中子吸收截面要小,感生放射
性要弱;
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
与核燃料的相容性要好;
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 有良好的抗腐蚀能力; 具有良好的辐照稳定性; 易于加工成形,成本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