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9_管理会计基础(1)

9_管理会计基础(1)

第七章管理会计基础
第一节管理会计概述
一、管理会计概念与管理会计体系
(一)管理会计概念与目标
管理会计是会计的重要分支,主要服务于单位(包括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下同)内部管理需要,是通过利用相关信息,有机整合财务与业务活动,在单位规划、决策、控制和评价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管理活动。

与财务会计相比特点如下:
(二)管理会计产生与发展
管理会计至今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是20世纪20-50年代的成本决策与财务控制阶段;
二是20世纪50-80年代的管理控制与决策阶段;
三是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强调价值创造阶段。

(三)我国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任务和措施
建设我国管理会计体系的主要任务和措施有:
1.推进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建设
2.推进管理会计指引体系建设
3.推进管理会计人才队伍建设
4.推进面向管理会计的信息系统建设
二、管理会计指引体系
(一)管理会计基本指引
1.基本指引的定位和作用
管理会计基本指引在管理会计指引体系中起统领作用,是制定应用指引和建设案例库的基础。

【提示】不同于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管理会计基本指引只是对管理会计普遍规律和基本认识的总结升华,并不对应用指引中未做出描述的新问题提供处理依据。

2.管理会计应用原则和应用主题
单位应用管理会计,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战略导向原则;
(2)融合性原则;
(3)适应性原则;
(4)成本效益原则。

【提示】管理会计应用主体视管理决策主体确定,可以是单位整体,也可以是单位内部的责任中心。

3.管理会计要素
单位应用管理会计,应包括应用环境、管理会计活动、工具方法、信息与报告四项管理会计要素。

(1)应用环境
管理会计应用环境是单位应用管理会计的基础。

单位应用管理会计,首先应充分了解和分析其应用环境,包括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

外部环境主要包括国内外经济、社会、文化、法律、技术等因素,内部环境主要包括与管理会计建设和实施相关的价值创造模式、组织架构、管理模式、资源、信息系统等因素。

(2)管理会计活动
管理会计活动是单位管理会计工作的具体开展,是单位利用管理会计信息,运用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在规划、决策、控制、评价等方面服务于单位管理需要的相关活动。

(3)工具方法
管理会计工具方法是实现管理会计目标的具体手段,是单位应用管理会计时所采用的战略地图、滚动预算管理、作业成本管理、本量利分析、平衡计分卡等模型、技术、流程的统称。

(4)信息与报告
管理会计信息包括管理会计应用过程中所使用和生成的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是管理会计报告的基本元素。

【提示】管理会计报告按期间可以分为定期报告和不定期报告;按内容可以分为综合性报告和专项报告等类别。

单位可以根据管理需要和管理会计活动性质设定报告期间。

一般应以公历期间作为报告期间,也可以根据特定需要设定报告期间。

(二)管理会计应用指引
在管理会计指引体系中,应用指引居于主体地位,是对单位管理会计工作的具体指导。

(三)管理会计案例库
案例库是对国内外管理会计经验的总结提炼,是对如何运用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的实例示范。

三、货币时间价值
(一)货币时间价值的含义
货币时间价值,是指一定量货币在不同时点上的价值量差额。

(二)终值和现值
基本概念:
终值又称将来值,是现在一定量的货币折算到未来某一时点所对应的金额。

现值是指未来某一时点上一定量的货币折算到现在所对应的金额。

单利是指按照固定的本金计算利息的一种计息方式。

复利是指不仅对本金计算利息,还对利息计算利息的一种计息方式。

1.复利的终值和现值
复利计算方法是指每经过一个计息期,要将该期所派生的利息加入本金再计算利息,逐期滚动计算,俗称“利滚利”。

这里所说的计息期,是指相邻两次计息的间隔,如年、月、日等。

【提示】除非特别说明,计息期一般为一年。

(1)复利终值
复利终值指一定量的货币,按复利计算的若干期后的本利总和。

复利终值的计算公式如下:
F=P(1+i)n
公式中,(1+i)n为复利终值系数,
记作(F/P,i,n);n为计算利息的期数。

(2)复利现值
复利现值是指未来某期的一定量的货币,按复利计算的现在价值。

复利现值的计算公式如下:
P=F/(1+i)n
公式中,1/(1+i)n为复利现值系数,
记作(P/F,i,n);n为计算利息的期数。

【提示】复利终值和复利现值互为逆运算;复利终值系数和复利现值系数互为倒数。

2.年金终值和年金现值
年金是指间隔期相等的系列等额收付款。

年金包括普通年金(后付年金)、预付年金(先付年金)、递延年金、永续年金等形式。

【提示】年金是需要满足下列两个条件的系列款项:时间间隔相等(未必是一年,可以是一个月或是一个季度等)、金额相等。

(1)普通年金的计算
普通年金是年金的最基本形式,它是指从第一期起,在一定时期内每期期末等额收付的系列款项,又称为后付年金。

①普通年金现值的计算
其中为年金现值系数,记为(,i,n)
②普通年金终值的计算
F=
其中“”称为年金终值系数,记作(P/A,i,n)
(2)预付年金的计算
预付年金是指从第一期起,在一定时期内每期期初等额收付的系列款项,又称先付年金或即付年金。

【提示】预付年金与普通年金的区别在于收付款时间的不同,普通年金发生在期末,而预付年金发生在期初。

①预付年金现值的计算
即:P=A×(P/A,i,n)×(1+i)
=普通年金现值×(1+i)
或:
P=A×(P/A,i,n-1)+A
=A×[(P/A,i,n-1)+1]
②预付年金终值的计算
F=A×(F/A,i,n)×(1+i)

F=A×(F/A,i,n+1)-A
=A×[(F/A,i,n+1)-1]
(3)递延年金的计算
递延年金是指隔若干期后才开始发生的系列等额收付款项。

(4)永续年金的计算
永续年金是指无限期收付的年金,即一系列没有到期日的等额现金流。

【提示】永续年金没有终值
永续年金现值是指无限期地每期期末等额收付系列款项的复利现值之和。

现值的计算公式:P=A/i
(5)年偿债基金
年偿债基金是指为了在约定的未来某一时点清偿某笔债务或积聚一定数额的资金而必须分次等额形成的存款准备金。

也就是为使年金终值达到既定金额的年金数额(即已知终值FA,求年金A)。

在普通年金终值公式中解出A,这个A就是年偿债基金。

A=×
()
称为“偿债基金系数”,记作(A/F,i,n)。

式中,
()
【提示】偿债基金系数与普通年金终值系数互为倒数。

(6)年资本回收额
年资本回收额是指在约定年限内等额回收初始投入资本的金额。

年资本回收的计算实际上是已知普通年金现值PA,求年金A。

A=×
()
式中,
称为“资本回收系数”,记作(A/P,i,n)。

()
【提示】资本回收系数与普通年金现值系数互为倒数。

【提示】时间价值系数关系
(三)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
1.一年多次计息时的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
如果以“年”为基本计息期,每年计算一次复利,这种情况下的实际利率等于名义利率。

如果按照短于一年的计息期计算复利,这种情况下的实际利率高于名义利率。

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的换算关系如下:
i=(1+r/m)m-1
公式中,i为实际利率,r为名义利率,m为每年复利计息次数。

2.通货膨胀情况下的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
名义利率,是央行或其他提供资金借贷的机构所公布的未调整通货膨胀因素的利率,即利息(报酬)的货币额与本金的货币额的比率,其包括补偿通货膨胀(包括通货紧缩)风险的利率。

实际利率是指剔除通货膨胀率后储户或投资者得到利息回报的真实利率。

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之间的关系为:1+名义利率=(1+实际利率)×(1+通货膨胀率),所以,实际利率的计算公式为:
实际利率=名义利率
通货膨胀率
-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