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海南文化特征

海南文化特征

海南大学课程论文(设计)题目:海南文化特征学号: 20080603B053姓名:陆军年级:2008级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系别: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土地资源管理指导教师:谷秀兰完成日期:2011年5月25日海南文化特征摘要民俗作为一种特殊文化资源,其价值在现代旅游中正日益展现出来,可以说,民俗旅游已成为最具吸引力的项目之一。

民俗旅游能将自然与社会、文化与生活、观览与体验、传统与现代结合起来,因葆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多彩的生活情趣而显示着特殊的魅力。

在当今世界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开发能反映民族性格、代表民族特征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已成为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民俗;黎苗;海南;文化;海岛;旅游目录一、海南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特点 (1)(一)黎苗的建筑文化别具风格 (1)(二)黎苗的歌舞艺术多姿多彩 (1)(三)黎苗的饮食文化别具一格 (2)(四)民间工艺琳琅满目 (2)(五)婚恋习俗奇特风趣 (2)(六)黎苗民族节庆活动丰富多彩 (3)二、海南民俗文化旅游业发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3)(一)突出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 (3)(二)加强对旅游线路的研究 (4)(三)要强化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各类旅游服务设施 (4)(四)举办各种类型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培训班、讲习班 (4)(五)安排和布置销售网点 (4)(六)组织好“三月三”传统节日的活动 (4)三、海南文化的海岛性 (5)正文:民俗作为一种特殊文化资源,其价值在现代旅游中正日益展现出来,可以说,民俗旅游已成为最具吸引力的项目之一。

民俗旅游能将自然与社会、文化与生活、观览与体验、传统与现代结合起来,因葆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多彩的生活情趣而显示着特殊的魅力。

在当今世界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开发能反映民族性格、代表民族特征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已成为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海南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多彩,尤其黎苗两民族的民俗文化更为瑰丽多姿,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本文拟就对海南民俗旅游资源的特点进行综述,并提出一些开发的肤浅看法。

一、海南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特点(一)黎苗的建筑文化别具风格海南的干栏式、船形茅屋、“隆闺”、竹墙屋、泥墙屋等建筑极具有热带山地文化特色,且以工艺精美、建筑奇特、内涵丰富而扬名中外。

例如苗族的吊脚楼,鳞次栉比,十分壮观。

这种木楼,大多根据山坡特点,建成吊脚楼,即在斜坡处开二级台阶作屋基,前台撑住吊脚。

上层住人,下层、顶层堆放粮食和用具,很有山地建筑特色。

黎族房屋也有多种多样,有船形茅屋,有金字塔式的泥墙茅屋,有葵叶盖的竹墙房屋和砖瓦房屋,其中以船形茅屋最具民族特色。

它以竹木枝条构架,用藤条捆扎,屋顶成拱形,上盖茅草下垂及地,状如船蓬,呈半圆形。

船形屋还有铺地型和高架型之分。

高架型的地板用木桩支撑,离地约2米高,是一种带有本民族原有居住习惯(海南的黎族先民最先生活在沿海地区,大部分以船为居室)的干栏式建筑。

(二)黎苗的歌舞艺术多姿多彩黎族苗族的歌舞均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较高的艺术成就。

黎族男女老少能歌善唱,代代相传,黎族地区素有“歌乡”之称。

黎族民族歌谣题材广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比喻恰当,生动活泼,腔调优美,方便众口相传,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

仅在唱腔旋律方面,就有《罗呢调》、《咪亲调》、《叽呃调》、《千家调》、《呼嘿调》等几十种。

他们在结婚、建房屋、欢度佳节、农闲娱乐和举行宗教仪式的时候,都要摆酒席、敲锣打鼓、欢跳民间舞蹈。

黎族民间舞蹈,有祖先舞(宗教仪式舞)、生活舞(娱乐性的舞)和生产舞(劳动时间助乐性的舞)等三种类型。

苗家山寨则别有一番风味。

在苗家山寨,青年隔山对歌,或主人送走客人,相隔远了,使用飞歌对答,高亢悠扬。

苗族的芦笙舞,融音乐、舞蹈、杂技于一炉。

青年芦笙手双脚夹杆,头下脚上,倒悬吹笙,爬上杆顶,在杆顶上两脚伸直,口吹曲子,手持芦笙。

然后,直贯而下,离地尺许跳下。

观众无不目瞪口呆,为之叫绝。

(三)黎苗的饮食文化别具一格黎族苗族的竹筒饭、特色菜南杀、苗族的三色饭、五色饭以及山珍野味,是海外客人尝所未尝,百尝不厌的。

竹筒饭的制作方法是把一两山兰米加上切碎的腊肉或鱼块装进竹筒,再灌上水,用火烧盛水的部位,水开饭熟,其味清香。

南杀是黎族待客的上等菜,植物草茎与动物皮骨混合淹制而成,味道香酸,既可下饭,又可杀菌防病。

三色饭是苗家的美味佳肴,分别用三角枫叶、黄水、红蓝草把米染成黑、黄、红三色,然后混在一起蒸煮,不仅色泽好,还有祛风湿、消暑等效用,再佐以野猪肉、鹿肉、地瓜叶、酸豆汤,可以延年益寿。

黎族最好的酒是山兰酒,用山兰糯米酿制而成。

饮用时,几个人以酒坛为中心围圈而坐,用一根通孔的细竹管插入酒坛,轮流吸酒。

也有用碗盛酒喝的。

日常生活离不开这种酒,酒是处理各种关系的润滑剂.(四)民间工艺琳琅满目黎族民间工艺,包括纺织、刺绣、编织、印染、雕刻、制陶等方面。

工艺精美,图案华丽,色彩鲜艳,对于考古和艺术观赏都具有珍贵的价值。

特别是华丽的织绣工艺品,更是千姿百态,引人注目。

花纹绚丽,色泽鲜艳的花巾、花带、胸挂、龙被等民间纺织品,充分反映出黎族妇女高超的纺织艺术才华。

黎族民间编织工艺品,包括草席、草笠、草箩、竹箕、竹筛、藤篓、藤椅、藤篮、刀篓套带等。

黎族民间雕刻工艺也非常精美,花纹有几何纹、水波纹、星月点纹、龙凤纹和神奇怪物纹等。

苗族妇女则擅长刺绣,图案多为花鸟虫鱼之类,例如七层花边呢套衣,其袖口嵌有大边和小边,大边绣有“双龙抢宝”或“双凤朝阳”等,小边则绣有“荷花”、“牡丹”、“芍药”、“桃子”、“石榴”等。

苗族的载着民族的历史,比如苗族衣裙脚三横条表示祖先迁徙过的黄河、长江、平原,其它图案表示过去居住地的城廓、田园、山水等。

因此,被人们称之为“无字的史书”.(五)婚恋习俗奇特风趣黎族苗族婚姻自主,男女平等,感情专一。

黎家“女子及笄,父母筑室与处”,称之为寮房。

即女儿到了十七八岁,父母就给她盖一间小巧玲珑的“隆闺”,作为谈情说爱的场所,是婚姻自主的一种体现。

黎族青年有“捏耳”订亲的习俗,苗族青年则有“咬手”订情的习俗。

每逢节假日,特别是三月初三,槟榔树下,芒果林中,男女青年在一起对歌求爱。

姑娘听了小伙子的求爱后,便羞答答地拉起小伙子的手咬一口。

如果咬得很轻,很有礼貌,小伙子便明白姑娘没有相中自己。

如果姑娘咬得很重,甚至咬出血印,则表示姑娘已同意,咬手订情后,他们互赠信物,以表示终生相伴。

(六)黎苗民族节庆活动丰富多彩黎族苗族节日很多,三月三日便是最具民族特色的盛节,是男女青年追求爱情和幸福、纪念祖先、喜庆丰收的节日。

这天,老人们携着腌好的山菜和酿好的米酒,来到寨子里最有威望的老人家中,席地围坐,欢聚饮酒。

未婚男子背枪荷箭,到深山密林去打猎,回来向姑娘们讲述自己如何勇敢、机智,以博得她们的欢心。

节日夜晚,未婚男女穿上鲜艳的民族服装,成群结队于山林旷野聚会,在对歌、吹萧、敲鼓、跳舞过程中,男女青年各自寻找意中人,若情投意合,便赠礼物、私订终身。

丰富多彩的黎苗民族文化能够充分满足以求新、求异、求知为外出目的的海内外游客的需要,运用于国内和国际旅游业具有一种现实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就经济价值而论,黎苗的歌舞、饮食、服装、手工业品、民族节庆活动均可以进入国际旅游市场,成为招徕国际游客的重要吸引物,通过参观访问,吸引外国朋友投资开发民族地区、扩大民族地区的知名度,以国际旅游业带动整个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就社会价值而言,黎苗民族文化本身就是一种使本民族每一个人都感到亲切和熟悉的财富,表达了本民族共同的历史起源、社会个性和集体良知及审美标准,是本民族的具体象征,通过自我参与,主动开发来适应国际旅游业的过程就是民族文化继承和发扬的过程,是黎苗人民在袭旧与创新基础上使自己连续不断的前进过程。

二、海南民俗文化旅游业发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一)突出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

对海南黎苗族聚居地民俗旅游业要有整体发展的统一规划,注意挖掘各县市的独特民俗资源,防止旅游景点或旅游项目雷同,防止浪费。

万宁县小宫村的苗家风俗,保亭县甘什黎寨黎族风情,番茅村黎寨的手工艺术品,琼中县的民族歌舞,临高县的人偶同台戏,儋州的番加风情,东方县的“三月三”节日发源地,这些旅游景点一定要下力气办好。

(二)加强对旅游线路的研究,注意将“热线”、“温线”、“冷线”结合起来。

在旅游点的建设中,要注意将民族文化风情与当地自然景观进行有机结合,将“活”的文化融入“静”的自然风光之中,创立出完美的艺术效果,充分调动游客游玩的热情和兴趣。

(三)要强化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各类旅游服务设施,争取开放条件较好的黎苗村落接待游人旅居,向游客提供传统的民族风味美食,在山区投入民族特色的交通工具为游客服务。

要求和鼓励五指山区的旅馆、宾馆、饭店、游乐场所的服务人员穿戴黎亩民族服装,在室内布置中尽可能展现民族文化艺术特色,使游客处处感受到“异国他乡”的风情与美感。

这种同吃、同住、同劳作、同歌舞的游赏方式必将为越来越多的游客所青睐。

(四)要举办各种类型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培训班、讲习班,让服务人员更好地掌握黎苗的各种文化习俗和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专长,培养少数民族导游。

有目的地开办黎苗民间音乐、舞蹈培训班。

购制一整套的民间乐器以供游客学习和观赏。

在旅游点开展黎苗民间体育活动项目,如“爬竿过树”、“跳竹竿”、“打狗归坡”等等,使旅游者体验到民族文体活动的乐趣。

(五)对现有的旅游点与即将开发的旅游点,要安排和布置少数民族旅游工艺品、纪念品、土特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网点,迅速完善文字解说和设立“概括介绍”等实体宣传项目。

必须建立一整套的传说、神话、民族文化风情介绍的文字档案、音像制品,使游客既可以及时了解到所观赏的景物、景观的价值,又可以认识到各风景的历史,理解少数民族生活的渊源,使文化旅游、科普旅游、探险旅游等各类人的不同需求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强有力的宣传,可以大大提高旅游产品在国内外的知名度。

(六)要有计划、有层次、有发展地组织好“三月三”传统节日的活动。

三月三前后,也是海南旅游高峰,应在现有的基础上加强计划和组织,使节日活动更丰富、更富有民族特色,节日的娱乐活动尽可能做到本地群众与海外游客相结合,增强参与力,同时高、中、低层次的文化活动相配合,使之具有更广泛的吸引力。

海南回族人数虽然不多,但相对集中,主要聚居于三亚市羊栏区的回辉、回新两个村。

回族作为国际穆斯林的一个分支,历来就有与海外进行文化交流的传统。

在东盟、马来西亚、印尼、文莱均为伊斯兰国家,穆斯林总人口1.6亿,主要为马来人。

马来人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新加坡均居重要地位,经济地位正日益加强,文化水准也日渐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带着观光并与所去国的穆斯林交流的目的出国旅游。

海南毗邻这些国家,在地理位置上比中亚和西亚各国占有很大优势,开发穆斯林专项旅游,邀请东盟四国的穆斯林来海南与当地的回族进行文化交流,势必加强各国穆斯林之间的友谊,促进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发扬光大回族的传统文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