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原发性高血压教案

原发性高血压教案

病,或靶器官损害
有并发症 很高危 很高危 很高危
※低、中、高、极高危10年内心脑血管事件的概率为<15%、15-20%、20-30%及>30%。
(九)治疗要点
1.降压治疗的目标值
一般主张控制血压<140/90mmHg;
糖尿病或慢性肾病合并高血压控制血压<130/80mmHg;
老年人 SBP在140~150mmHg,DBP <90mmHg,但不低于65~70mmHg。
(1)利尿剂
代表药物:氢氯噻嗪、速尿、螺内酯。
适应证:轻中度高血压;盐敏感型高血压;和并肥胖
或糖尿病;更年期女性和老年人。袢利尿剂主要用
于肾功不全时。
禁忌证:噻嗪类禁用于痛风患者;保钾利尿剂不宜与
ACEI合用、肾功不全者禁用。
(2)β-受体阻滞剂
代表药物:倍他乐克、心得安、卡维洛尔。
适应证:各种程度高血压,尤其是心率快的中青年患
3.潜在并发症:高血压急症;
4.营养失调:高于机体需要量:与摄入过多、缺乏运动有关。
5.焦虑:与血压控制不满意有关 ;
6.知识缺乏:与缺乏疾病预防保健知识有关。
(三)护理目标
1.患者头晕头痛减轻或消失,无视物模糊、意识改变,血压降至正常。
2.患者能够叙述并执行低盐低脂饮食计划,遵医嘱服药。
3.患者遵循活动计划,未发生跌倒受伤。
B、3种降压药物联用除非有禁忌证,否则必须包含利尿剂;血压获得控制后可调整剂量但不能随意停药;
4、高血压急症(hypertensive emergencies)
概念:指在某些诱因作用下,血压突然和显着升高(一般超过180/120mmHg),同时伴有重要器官组织如心、脑、肾等重要器官功能不全的表现。包括高血压脑病、颅内出血、脑梗死、急性左心衰、ACS、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子痫等。
(八)诊断及鉴别诊断
1.诊断依据:静息状态下,坐位时上臂肱动脉部位血压测量值。但必须是未服用降压药的情况下,间隔2min后重复测量2次的血压均值为基准。若两次测量收缩压或舒张压数值相差5mmHg,应再次测量后取3次读数的均值。
2、鉴别诊断:继发性高血压(嗜铬细胞瘤、肾小球肾炎等)
3、心血管风险分层
分层依据:(1)血压升高水平;(2)靶器官损害情况;(3)并发症;
2级(中度) 160~179 和(或) 100~109
3级(重度) ≥180 和(或) ≥110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140 和 <90
※ 以上标准适用于男、女任何年龄的成人,当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属于不同分级时,以较高的级别作为标准。
(三)流行病学
工业化国家>发展中国家
黑人>白人
我国:北方>南方 东部>西部
(4)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男性>55岁、女性>65岁;吸烟;血胆固醇> L;糖尿病;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女<65岁 男 <55岁)
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危险分层标准
其他危险因素和病史高血压 1级 2级 3级
无危险因素 低危 中危 高危
1-2个危险因素 中危 中危 很高危
3个以上危险因素或糖尿 高危 高危 很高危
重庆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教案及讲稿(教案首页)
课程名称
内科护理学
授课对象
2014级普本2班
授课类型
理论教学
授课教师
××
职称
护师
授课章节题目Βιβλιοθήκη 原发性高血压学时数3
授课时间
1-3节
教材名称
内科护理学
教材主编
尤黎明 吴瑛
教材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版次
2014年11月第5版
教学目标
1.掌握原发性高血压定义及分级、临床表现、诊断要点;
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新进展
专业英语词汇要求
原发性高血压(primary hypertension)
高血压急症(hypertension emergencies)
高血压亚急症(hypertension urgencies)
教学方法、教具
教学方法:多媒体讲解——接受式
教具: PPT
教研室意见
教学组长: 教研室主任:
4、健康指导
1.疾病相关知识指导;
2.指导病人正确服用药物;
3.饮食护理;
4.合理安排运动量;
5.定期复诊,指导病人自我监测血压。
3分钟
3分钟
4分钟
3分钟
4分钟
10分钟
15分钟
3分钟
5分钟
10分钟
10分钟
15分钟
3分钟
10分钟
3分钟
3分钟
2分钟
3分钟
3分钟
3分钟
2分钟
5分钟
小结与思考题
小结:1、高血压( hypertension)是一种以动脉压升高为特征,可伴有心、脑、肾、血管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原发性高血压是以原因不明的以血压升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通常简称高血压。
禁忌证:非二氢吡啶类禁用于急性心力衰竭、病态窦房
结综合征、心脏传导阻滞。
(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代表药物: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福辛普利。
适应证:在肥胖、糖尿病和心脏、肾脏靶器官受损的的高血压患者具有相对较好的疗效。特别适用于伴有心力衰竭、心肌梗塞后、糖耐量减低或糖尿病肾病的高血压患者。
禁忌证:高钾血症 、妊娠、双侧肾动脉狭窄。血肌酐超过 3mg 者慎用。
2.掌握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护理及健康指导;
3.熟悉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及治疗要点 ;
4.了解原发性高血压的流行病学及发病机制。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原发性高血压的分级及临床表现;
高血压急诊的处理原则;
高血压病人的护理要点。
难点: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
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要点(五类降压药)。
教学内容的深化与拓宽
脑梗死:一般不做降压处理。
高血压亚急症(hypertensive urgencies)是指血压显着升高但不伴靶器官损害。
三、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护理
(一)评估
1.健康史
2、临床表现
3、心理社会状况
3.辅助检查:胸部X线,超声心动图、电解质、血气分析等。
(二)护理诊断
1.疼痛:头痛 与血压升高有关;
2.有受伤的危险:与头晕、视物模糊等有关 ;
治疗原则:
迅速降低血压:选用起效迅速,短时间达到最大作用,持续时间短,不良反应少的降压药物。①首选硝普钠,直接扩张动静脉,降低前后负荷;②硝酸甘油;③地尔硫卓;④拉贝洛尔。
控制性降压:24小时内血压降低20-25%,48小时内血压不低于160/100mmHg。
有高血压脑病时给予脱水剂,如甘露醇;
脑出血:仅当血压极度升高(>200/130mmHg)时才考虑严密血压监测下进行降压治疗,目标值不能低于160/100 mmHg。
分类:1、原发性高血压(primary hypertension)是以血压升
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通常简称高血压。(95%)
2、继发性高血压(secondary hypertension)是指由某些明确而独立
的疾病引起的血压升高。(5%)
(2)诊断标准及分类
收缩压(Systolic pressure )≥140mmHg 和/或
进行心电、血压、呼吸、血氧监护,迅速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尽早应用降压药,用药过程中注意监测血压变化,避免出现血压骤降。
(五)护理评价
1、患者头晕头痛减轻或消失,无视物模糊、意识改变,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
2.患者执行低盐低脂饮食计划,遵医嘱服药。
3.患者遵循活动计划,未发生跌倒受伤。
4.患者对高血压疾病、用药等知识了解。
伴恶心、呕吐病人,应将痰盂放置患者伸手可及处;
呼叫器放于患者手边,防止取物时跌倒;
避免迅速改变体位、活动场所光线暗、病室内有障碍物、地面滑、厕所无扶手等危险因素,必要时病床加防护栏。
3、潜在并发症
病人绝对卧床休息,抬高床头,避免一切不良刺激和不必要的运动,协助生活护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
安定病人情绪,必要时使用镇静剂;
4.患者能够叙述血压升高及直立性低血压表现,并懂得如何应对。
(四)护理措施
1.疼痛:头痛 与血压升高有关
评估头痛情况:部位、性质、程度、伴随症状;
减少引起或加重头痛的因素;
为患者提供安静、温暖、舒适的环境,尽量减少探视;
护理人员操作应相对集中,动作轻巧,防止过多干扰病人;
头痛时应卧床休息,抬高床头,改变体位时动作宜慢;
城市>农村
高原少数民族患病率高
年龄
性别
我国高血压的特点:“三高”、“三低”
(四)病因
遗传因素:可能存在主要基因显性遗传和多基因关联遗传。
环境因素:
1、饮食 摄盐过多(主要见于盐敏感的人群);
低钾、低钙、高蛋白饮食;
高饱和脂肪酸;
饮酒。
2、精神应激 压力大、精神紧张、焦虑;
视觉刺激;
噪声。
3、其他因素
2、高血压诊断标准:收缩压(Systolic pressure )≥140mmHg和/或舒张压(Diastolic pressure) ≥90mmHg
3、病因
遗传因素:可能存在主要基因显性遗传和多基因关联遗传。
环境因素:饮食、精神应激。
其他因素:肥胖(BMI、腰围)等。
3、高血压诊断依据:静息状态下,坐位时上臂肱动脉部位血压测量值。但必须是未服用降压药的情况下,间隔2min后重复测量2次的血压均值为基准。若两次测量收缩压或舒张压数值相差5mmHg,应再次测量后取3次读数的均值。
病理:小动脉、心脏、脑、肾脏、视网膜
(6)临床表现及并发症
临床表现
症状:大多无明显症状;头晕、头痛;耳鸣、心悸;视力模糊;鼻出血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