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注塑模具技术标准

注塑模具技术标准

Q/TK技术标准Q/TKM 4-2003注塑模具技术标准2003-11-10发布2003-11-17实施Q/TKM 4 –2003目次前言.⋯⋯⋯⋯⋯⋯⋯⋯⋯⋯⋯⋯⋯⋯⋯⋯⋯⋯⋯⋯⋯⋯⋯⋯⋯⋯⋯⋯⋯⋯⋯⋯I I1范围 .. ⋯⋯⋯⋯⋯⋯⋯⋯⋯⋯⋯⋯⋯⋯⋯⋯⋯⋯⋯⋯⋯⋯⋯⋯⋯⋯⋯⋯⋯⋯⋯⋯⋯⋯.1 2引用标准⋯⋯⋯⋯⋯⋯⋯⋯⋯⋯⋯⋯⋯⋯⋯⋯⋯⋯⋯⋯⋯⋯⋯⋯⋯⋯⋯⋯⋯⋯⋯⋯⋯1 3基本规定⋯⋯⋯⋯⋯⋯⋯⋯⋯⋯⋯⋯⋯⋯⋯⋯⋯⋯⋯⋯⋯⋯⋯⋯⋯⋯⋯⋯⋯⋯⋯⋯13.1模具的分类⋯ .. ⋯⋯⋯⋯⋯⋯⋯⋯⋯⋯⋯⋯⋯⋯⋯⋯⋯⋯⋯⋯⋯⋯⋯⋯⋯⋯⋯⋯⋯1 3.2基准温度 .. ⋯⋯⋯⋯⋯⋯⋯⋯⋯⋯⋯⋯⋯⋯⋯⋯⋯⋯⋯⋯⋯⋯⋯⋯⋯⋯⋯⋯⋯⋯⋯2 4模具尺寸公差 .. ⋯⋯⋯⋯⋯⋯⋯⋯⋯⋯⋯⋯⋯⋯⋯⋯⋯⋯⋯⋯⋯⋯⋯⋯⋯⋯⋯⋯⋯⋯⋯24.1模具尺寸分类⋯ .. ⋯⋯⋯⋯⋯⋯⋯⋯⋯⋯⋯⋯⋯⋯⋯⋯⋯⋯⋯⋯⋯⋯⋯⋯⋯⋯⋯⋯2 4.2 结构尺寸..⋯⋯⋯⋯⋯⋯⋯⋯⋯⋯⋯⋯⋯⋯⋯⋯⋯⋯⋯⋯⋯⋯⋯⋯⋯⋯⋯⋯⋯⋯24.2.1 结构尺寸的一般公差⋯⋯⋯⋯ ⋯⋯ ⋯⋯⋯ ⋯⋯ ⋯⋯ ⋯⋯ ⋯⋯⋯ ⋯⋯ ⋯⋯ ⋯⋯ ⋯ 24.2.2 结构尺寸的标注偏差... ⋯⋯⋯⋯⋯⋯⋯⋯⋯⋯⋯⋯⋯⋯⋯⋯⋯⋯⋯⋯⋯⋯⋯ 34.2.2.1 结构尺寸为镶件配合⋯⋯⋯⋯⋯⋯⋯⋯⋯⋯⋯⋯⋯⋯⋯⋯⋯⋯⋯⋯⋯⋯⋯ ⋯34.2.2.2 结构尺寸为滑动配合⋯⋯⋯⋯⋯⋯⋯⋯⋯⋯⋯⋯⋯⋯ ⋯⋯⋯⋯⋯⋯⋯⋯⋯ ⋯34.3 组成尺寸..⋯⋯⋯⋯⋯⋯⋯⋯⋯⋯⋯⋯⋯⋯⋯⋯⋯⋯⋯⋯⋯⋯⋯⋯⋯⋯⋯⋯34.3.1 组成尺寸为镶件配合 ... ⋯⋯⋯⋯⋯⋯⋯⋯ ⋯⋯ ⋯⋯ ⋯⋯ ⋯⋯⋯ ⋯⋯ ⋯⋯ ⋯⋯ ⋯ 34.3.2组成尺寸为滑动配合. ⋯⋯⋯⋯⋯⋯⋯⋯⋯⋯⋯⋯⋯⋯⋯⋯⋯⋯⋯⋯⋯⋯⋯⋯⋯3 4.3.3组成尺寸为圆弧的公差. ⋯⋯⋯⋯⋯⋯⋯⋯⋯⋯⋯⋯⋯⋯⋯⋯⋯⋯⋯⋯⋯⋯⋯⋯4 4.4 成型尺寸..⋯⋯⋯⋯⋯⋯⋯⋯⋯⋯⋯⋯⋯⋯⋯⋯⋯⋯⋯⋯⋯⋯⋯⋯⋯⋯⋯⋯44.5 模具型腔圆弧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 ⋯⋯⋯⋯⋯⋯⋯⋯⋯⋯⋯⋯⋯⋯⋯⋯65模具的形位公差..⋯⋯⋯⋯⋯⋯⋯⋯⋯⋯⋯⋯⋯⋯⋯⋯⋯⋯⋯⋯⋯⋯⋯⋯⋯⋯⋯ ⋯6 5.1 结构尺寸的未注形位公差... ⋯⋯⋯⋯⋯⋯⋯ ⋯⋯⋯⋯⋯ ⋯⋯⋯⋯ ⋯⋯⋯⋯⋯ ⋯⋯65.2 模具型腔的标注形位公差⋯⋯⋯⋯⋯⋯⋯⋯⋯⋯⋯⋯⋯⋯⋯⋯⋯⋯⋯⋯⋯⋯⋯65.3 其他部位的标注形位公差⋯⋯⋯⋯⋯⋯⋯⋯⋯⋯⋯⋯⋯⋯⋯⋯⋯⋯⋯⋯⋯⋯⋯66模具的表面粗糙度⋯⋯⋯⋯⋯⋯⋯⋯⋯⋯⋯⋯⋯⋯⋯⋯⋯⋯⋯⋯⋯⋯⋯⋯⋯⋯76.1 模具的表面粗糙度的分类⋯⋯⋯⋯⋯⋯⋯⋯⋯⋯⋯⋯⋯⋯⋯⋯⋯⋯⋯⋯⋯76.2 模具型腔表面的粗糙度⋯⋯⋯⋯⋯⋯⋯⋯⋯⋯⋯⋯⋯⋯⋯⋯⋯⋯⋯⋯⋯⋯77相关要求⋯⋯⋯⋯⋯⋯⋯⋯⋯⋯⋯⋯⋯⋯⋯⋯⋯⋯⋯⋯⋯⋯⋯⋯⋯⋯⋯⋯87.1 模具顶针的高度要求⋯⋯⋯⋯⋯⋯⋯⋯⋯⋯⋯⋯⋯⋯⋯⋯⋯⋯⋯⋯⋯⋯⋯⋯87.2 模胚回针的高度要求⋯⋯⋯⋯⋯⋯⋯⋯⋯⋯⋯⋯⋯⋯⋯⋯⋯⋯⋯⋯⋯⋯⋯⋯87.3 模肉镶件表面与模肉的装配要求⋯⋯⋯⋯⋯⋯⋯⋯⋯⋯⋯⋯⋯⋯⋯⋯⋯⋯⋯8 7.4 模具型腔表面镀铬的技术要求⋯⋯⋯⋯⋯⋯⋯⋯⋯⋯⋯⋯⋯⋯⋯⋯⋯⋯⋯⋯87.5 对于成形面和其他面互相影响的尺寸⋯⋯⋯⋯⋯⋯⋯⋯⋯⋯⋯⋯⋯⋯⋯⋯⋯⋯8附录 A 模胚的公差及粗糙度要求⋯⋯⋯⋯⋯⋯⋯⋯⋯⋯⋯⋯⋯⋯⋯⋯⋯⋯⋯⋯9 A1 对于模胚有特别要求时以图纸要求为准⋯⋯⋯⋯⋯⋯⋯⋯⋯⋯⋯⋯⋯⋯⋯⋯9 A2 模板的公差及表面粗糙度要求⋯⋯⋯⋯⋯⋯⋯⋯⋯⋯⋯⋯⋯⋯⋯⋯⋯⋯⋯⋯9 A3 模胚开框的规格及精度要求⋯⋯⋯⋯⋯⋯⋯⋯⋯⋯⋯⋯⋯⋯⋯⋯⋯⋯⋯⋯⋯9 A4 模胚上的标准件技术要求⋯⋯⋯⋯⋯⋯⋯⋯⋯⋯⋯⋯⋯⋯⋯⋯⋯⋯⋯⋯⋯⋯10附录B图样上注出形状或位置公差值的规定⋯⋯⋯⋯⋯⋯⋯⋯⋯⋯⋯⋯⋯⋯⋯⋯⋯11附录 C 常见的部分模具公差配合要求⋯..⋯⋯⋯⋯⋯⋯⋯⋯⋯⋯⋯⋯⋯⋯⋯⋯⋯14附录 D 不同的加工方法要求达到的模具表面粗糙度要求⋯⋯⋯⋯⋯⋯⋯⋯⋯⋯⋯16附录 E 表面粗糙度各标准及加工方法、脱模斜度对照表⋯⋯⋯⋯⋯⋯⋯⋯⋯⋯18Q/TKM 4 –2003前言《塑胶模具技术标准》是东江科技 ( 深圳 ) 有限公司根据东江科技公司的实际情况,参照国际标准、国家标准、以及其它国家和地区的有关标准和规则制定的。

以此企业标准作为东江科技设计制造的所有塑胶注塑模具(试验用模具除外)的技术依据。

本标准由东江科技有限公司标准化推行小组提出。

本标准由技术部归口,并负责起草、解释。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 陈爱武、井云松、朝格图。

ⅡQ/TKM 4 - 2003注塑模具技术标准代替: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东江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江科技)制造的模具,在符合东江科技有关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条件下,其设计制作的注塑模具所达到的尺寸精度以及表面粗糙度情况。

本标准适用于东江科技承制的所有塑胶注塑模具(试验用模具除外)。

在实际过程中,如客户有不同于此标准的要求,在与客户进行充分沟通的前提下,按与客户签定的合同及相关的技术要求执行。

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12554-1990塑料注射模技术条件ISO 554-1976调节和/或试验用标准大气、规范GB/T 1804-2000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GB/T 1184-1996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DIN 16749-1986压模和注塑模;模塑成型的模具件的尺寸公差JB/T 7781-1995塑料成型模具型面类型和粗糙度GB/T 4170-84塑料注射模具零件技术条件TKM 3-2003塑胶产品技术标准3.基本规定3.1模具分类根据目前东江科技的实际情况,我们将所涉及的模具分为精密模具和普通模具。

3.2基准温度注塑模具上的所有零件,设计和测量的数值均是指满足ISO 554-1976 《调节和/或试验用标准大气、规范》标准中关于基准温度第一类的规定,即基准温度在 20℃± 5℃时的数值。

4模具尺寸公差4.1模具尺寸分类模具的尺寸按照模具构造的实际情况分为成形尺寸、组成尺寸、结构尺寸三种。

其中成型塑胶件或水口的成型表面有关的尺寸称为成型尺寸;与塑胶件或水口表面的夹线有关的尺寸称为组成尺寸;其它与成型塑胶件或水口无直接关系的各类尺寸统称为结构尺寸。

4.2结构尺寸4.2.1结构尺寸的一般公差对于普通模具和精密模具技术文件中结构尺寸的一般公差,包括线性尺寸和角度尺寸,按国标 GB/T 1804《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中公差等级为精密等级执行,即 GB/T 1804- f(附表一、附表二)。

附表一一般公差的线性尺寸的极限偏差数值mm公差等级基本尺寸分段0.5~3>3 ~6>6~30>30 ~ 120>120 ~ 400>400 ~ 1000>1000 ~ 2000>2000 ~ 4000精密 f± 0.05± 0.05± 0.1± 0.15±0.2± 0.3± 0.5—中等 m± 0.1± 0.1± 0.2± 0.3±0.5± 0.8± 1.2± 2粗糙 c± 0.2± 0.3± 0.5± 0.8±1.2± 2± 3± 4最粗 v—± 0.5± 1± 1.5±2.5± 4± 6± 8(eqv. GB/T 1804-2000)附表二一般公差的倒圆半径和倒角高度尺寸的极限偏差数值mm基本尺寸分段公差等级0.5 ~3>3 ~6>6~30>30精密 f± 0.2± 0.5± 1± 2中等 m粗糙 c± 0.4± 1± 2± 4最粗 v注:倒圆半径和倒角高度的含义参见GB/T 6403.4。

(eqv. GB/T 1804-2000)4.2.2结构尺寸的标注偏差对于结构尺寸的配合件其中为外购件时,其配合关系应在考虑模具要求和供应商提供的外购件的尺寸极限偏差情况下,在符合成本及制造能力的范围内合理制定自制零件的尺寸公差范围(例如,销钉与销钉孔的配合),(部分见附录 C)。

4.2.2.1结构尺寸为镶件配合对于普通模具和精密模具:基本尺寸L≤ 18mm时, H8/h7基本尺寸 18mm< L≤ 80mm时, H7/h6基本尺寸 80mm< L≤ 500mm时, H6/h54.2.2.2结构尺寸为滑动配合(例如,行位与行位压片,斜顶滑块与顶针板的配合)对于普通模具和精密模具:基本尺寸L≤ 18mm时, H8/g7基本尺寸 18mm< L≤ 50mm时, H7/g6基本尺寸 50mm<L≤250mm时, H6/g5基本尺寸 L>250mm时,采用配制配合, H6/g5 MF(先加工件为孔)4.3组成尺寸对于组成尺寸的配合件其中为外购件时,其配合关系应在考虑模具要求和供应商提供的外构件的尺寸极限偏差情况下,在符合成本及制造的范围内合理制定自制散件的尺寸公差范围(例如,顶针与顶针孔的配合),(部分见附录 C)。

4.3.1组成尺寸为镶件配合(例如,模肉与镶件的配合)普通模具:基本尺寸L≤50mm时, H7/js7基本尺寸 50mm<L≤250mm时, H7/k6基本尺寸250mm<L≤630mm时,采用配制配合,H6/h5 MF(先加工件为孔)精密模具 : 基本尺寸 L≤30mm时, H7/js7基本尺寸 30mm<L≤180mm时, H6/js6基本尺寸 180mm<L≤400mm时,采用配制配合, H6/h5 MF(先加工件为孔)4.3.2组成尺寸为滑动配合(例如,模肉与斜顶,模肉与直顶的配合)普通模具:基本尺寸L≤10mm时, H7/g7基本尺寸 10mm< L≤ 30mm时, H7/g6基本尺寸 30mm<L≤50mm时, H6/g5基本尺寸 50mm<L ≤120mm 时,采用配制配合, H6/g5 MF(先加工件为孔)Q/TKM 4 — 2003精密模具 :基本尺寸L≤18mm时,H6/g6基本尺寸 18mm<L≤30mm时, H6/g5基本尺寸30mm<L≤80mm时,采用配制配合,H6/g5 MF(先加工件为孔)4.3.3 组成尺寸为圆弧的公差4.4成型尺寸对于普通模具和精密模具的模具型腔成型尺寸,均要求按塑胶件产品上相应尺寸的中间值计算,以便在制造过程中按正、负方向波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