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产业化与建筑业生产方式的转变3.ppt

建筑产业化与建筑业生产方式的转变3.ppt


六、建筑工厂化的市场适用性问题
1、市场决定建筑产业化的发展 •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在推进建筑产业化中仍然起 决定性的作用。 • 建筑产业化既是一种新的生产方式,也是一种新的消费方式, 是逐步为市场所接受的消费方式。是需要引导的消费方式。 • 对新型建筑的使用和消费需求是社会环境发展的大需求,是施 工企业转型升级的长远需求,已经到了加快推进的阶段。 2、从近期看主要表现在住宅的工厂化与装配化 • 起步阶段可以定位在住宅工程如保障房和普通民居建筑。
七、推动建筑产业化需要好的市场环境和政策支持
1、要有政府政策的支持 • 启动市场需求方面的政策(保障房建设中的价格补贴优惠政策, 土地使用方面的优惠政策,环境保护税收优惠政策,开发贷款 优惠政策,鼓励消费者购买的优惠政策等)。 2、要尽快出台国家标准和地方的规范和标准。 3、要有绿色建筑环境方面刚性的约束,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例如,像城市限制现场搅拌混凝土一样限制在某一个城区范 围现浇混凝土) 4、要加快建筑业管理体制改革,提高企业的工程总承包能力。
4、要从实际出发,逐步投入,降低产业化的施工成本。
5、要遵循市场规律,既要有足够的决心和魄力,又要做长期不懈 努力的准备。
• 俞正声同志说,通过协商座谈会,大家对推进建筑产业化在节 能节水、降低污染、提高效率等方面的重要性形成了共识。要 按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要求,制订和完 善推进建筑产业化的相关政策法规,积极抓好落实。让我们共 同努力,深化改革,促进建筑业这一历史性的转变。
日本建筑装配式施工点滴
2、现浇梁模板施工
日本建筑装配式施工点滴
3、装配与现浇相结合施工
日本建筑装配式施工点滴
4、叠合楼板装配式施工
日本建筑装配式施工点滴
5、外墙板工厂加工
日本建筑装配式施工点滴
6、高层装配外墙板施工
7、外墙装配前的装修
日本建筑装配式施工点滴
日本建筑装配式施工点滴
8、高层装配与现浇同步施工
3、开发先进工法,提升企业集成技术
• 企业工法是建筑产业化的生产力基础(日本的做法) • 要形成从加工到现场施工、装配的成套集成技术,形成企 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九、建筑产业化应遵循经济规律,循序渐进的发展
1、要积极学习世界先进的生产方式,迎接新一轮的改革开放。
2、要认真总结我国建筑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史上工厂化的经验和教训。 3、要在实践中不断优化生产流程,提高产业化的施工效率。
四、国外建筑产业化的基本情况
• 在发达国家,建筑产业化的比例已经达到60%以上,日本的比例 更高。 • 日本的建筑产业化情况介绍(发展历史较长,多是以市场为导 向,大型企业以自身所开发的工法为基础,以提高效率和效益 为目的综合部品加工、现场施工的现代化的生产方式)
日本建筑装配式施工点滴
1、一般框架施工
八、大型企业要成为推动建筑产业化的市场主体
1、要顺应历史发展,加快企业的转型升级
• 推进建筑产业化,企业是市场主体,大型企业要承担起社会责任 • 改造传统产业,提升企业未来的核心竞争能力
• 扩大工程总承包的内涵,实施新时期的集约经营
2、统筹安排,降低产业化的开发的成本 • 逐步投入,循序渐进 • 从环境和企业的实际出发,统筹安排,调整好部品的加工比例,优 化施工成本(开始可以应用外墙板、叠合楼板等部分部品加工) • 推行设计、加工、施工一体化的工程总承包,最大限度的降低生产 成本,提升综合效益
二、建筑产业化的意义
3、有利于保证工程质量和使用寿命,关系着老百姓的切身利益
• 标准化的施工,可以提升产品的性能和品质。建筑全寿命周期 管理。投资人的收益。 4、有利于建筑生产方式转变和企业的转型升级 • 改善现场的施工环境和条件,缩短工期,有利于科学管理。 • 促进企业的技术进步和集约经营,有利于企业转型升级。
• 俞正声同志主持政协专题会议研究建筑产业化问题,标志 着中央将建筑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摆在了重要的议事日程。
二、建筑产业化的意义
1、绿色环保和节能的要求 • 住建部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中提出:推广适合工业化生产的预制装 配式混凝土、钢结构等建筑体系,加快发展建设工程的预制和装配技术, 提高建筑工业化技术集成水平。将建筑产业化作为推广绿色建筑的重要 环节。 • 许多专家认为,传统建筑导致的能耗比例加大(接近50%),导致许多 城市雾霾悬浮物增多,已经到了非治理不可的阶段。万科集团的统计, “如果用45%的预制化率施工一个项目,工地扬尘将比传统施工减少60% 以上。 建筑环境的改善与节能效果的提升成为推广建筑产业化重要因 素。 2、节约人工,降低劳动成本的要求 • 人口红利消失和劳动力成为稀缺资源的现实。工厂化可节人工50%。
三、建筑产业化在我国的发展历史
• 我国在学习前苏联建筑技术时,就提出过工厂化生产的问题。也做过 规模较小的试点。
•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在全国推广装配式建筑的施工,一大批住 宅大板楼工程被开发了出来,施工效率大大提高(北京等城市)。但 是,由于建筑物的保温问题、抗震问题、居住的适用性等等问题使得 工厂装配化的生产逐渐冷却并最终止步。 • 1999年,国务院曾以推进住宅产业化为题发文,从规划到节地、节水、 节材,包括集约化、工厂化都做了详尽的规定。 • 近年来,在住建部的支持下,许多地区和企业开始在一些城市的住宅 工程上试点(万科、长沙远大、中南和宇辉、清华大学及沈阳、南京 等城市)。目前还有十几个城市准备加入到试点的行列。
9、整体卫生间
日本建筑装配式施工点滴
五、建筑产业化目前遇到的主要问题
• 社会的认知度不高,没有形成一定的市场(不到1%),主 要是地方政府在用行政手段推动。 • 缺乏统一的规划和建筑标准。
• 目前建造总成本较高,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
• 建筑管理体制相对滞后,未形成市场的产业链条。
• 缺乏相应的政策支持。
• 与国家实施保障房建设的机遇期相吻合。
• 沈阳市和万科集团小户型的实践
PC工厂制作车间
车间加工砼楼板
加工好的砼墙
加工好的砼梁
预制外墙板
正在装配施工的住宅楼
装配竣工的住宅楼
六、建筑工厂化的市场适用性问题
3、从远期看工厂化可以覆盖到各类建筑 • 根据国外的经验,建筑工厂化加工可以覆盖到各类建筑,尤其 是公共建筑和工厂建筑,钢结构、轻钢结构等,一句话,适合 工厂化加工的部品和构件。建筑部品的生产完全可以做到多元 化。 • 所有能够节约成本、提高效率、减少污染的建筑部品尽可能都 在工厂加工,规模生产可以大大的扩展工厂化的市场需求。
建筑产业化与建筑业生产方式的转变
李里丁
一、基本概念与发展走向
• 所谓建筑业产业化,是指利用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 装配式施工、信息化管理等手段来建造建筑的现代化的生 产方式。 • 也有提建筑工厂化、建筑工业化,但确切的提法应是建筑 产业化。
• 建筑产业化是建筑业生产方式的重大转变,是传统产业转 型升级的重大转变。
谢谢各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