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形势与政策-浅谈大学生如何维护自身权益

形势与政策-浅谈大学生如何维护自身权益

形势与政策论文题目:浅谈大学生如何维护自身权益姓名:年级:专业班级:学号:任课老师:浅谈大学生如何维护自身权益摘要:当今时代,中国在发展上和国家局势上正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大学生也面临着严峻的国内外环境。

而且当代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了解国家形势与如何维护自身正当权益时很有必要的。

所以,在诸多高校大学里,在对大学生进行文化教育的同时也必须要不断强化大学生对权益的认识,这不仅是坚决有效地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更对我们当代大学生的人生发展也有着长远的影响。

所以大学生必须学会如何维护自身合权益、科学行使自身的合法权利,不断加强自己的维权意识,为构建和谐校园,进而为创建和谐社会创造机遇,为实现美丽的中国梦奠定基石。

关键词:大学生合法权益维权侵权一.对当代大学生合法权益的思考权益,广义上来说是指公民受法律保护的权力和利益。

在我看来,权力和利益是相辅相成,一个整体。

懂得如何行使自己的权力便可以有效地维护好自身的合法权益,而利益往往是权利的附属品。

大学生维权主要指大学生个人或相应的组织,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依据我国法律以及政策规定,通过法定程序,借助司法或其他力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及时清除已有的侵害。

从广义上而言,它包括大学生作为教育法律关系外的一方与其他法律主体发生的维权和大学生作为教育法律关系中的一方与学校、教师、学生之间发生的维权。

而现实问题是虽然大学生的维权意识逐渐觉醒,维权活动从无到有并逐渐发展,但从整体而言,现状并不容乐观。

首先,大学生群体较其他社会群体的维权起步较晚,规范性较差,没有相应的制度和法律程序作保障,可以说相应的制度基本处于空白。

第二,就大学生整体而言,维权意识还比较淡薄。

一方面,许多学生并不确切地知道自己享有哪些具体权利,因此当自己的权利受到侵害时,也不懂得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利。

另一方面,即使一些学生意识到自己的正当权益受到损害,绝大多数迫于压力,最终向损害方妥协或能忍则忍,维权不了了之。

第三,校内维权组织过少,即使有也层次较低、作用不大。

而在现代中国社会里,身处高等学府的大学生数以千万计,虽然可能对于个人而言,对自身权益的侵害并不严重,但是把这些问题全部累加在一起,那就不是一个小问题了。

这里,我们能够轻易地看出相关组织在维护大学生权益这方面机制的严密与否,通过一些小事我们可以看出中央政策和地方做法的差异。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信息爆炸的世纪,我们大学生的眼界越来越开阔,我们的目光不再仅仅盯在书本上,同时我们还会关注国家政策、国际形势等等,所以面对一些事关自身利益的时候我们会坚决地去维护,但是暮然间我们却找不到什么组织,或者是他们对于那些小事情不与理睬、采取应付的态度。

不可以说完全是这样,但是这种现象屡见不鲜,在我们身边不甚枚举。

这些,我想大学生的权益并不是小事,只有上级组织加大重视力度,对于大学生权益方面的问题尽心尽力,我们才能感到一种安全感,一种信任感。

二.目前大学生权益受到侵害的表现方面我们的科技在飞速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但是我们大学生的正当权益却没有跟上时代的脚步,在校园里的人身安全权、知情权、隐私权等诸多权利被侵害的现象越来越严重,而这也越来越引起我们当代大学生的重视,越发地发现问题的严重性。

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人身安全受到侵害近年来大学里斗殴事件频繁发生,有些甚至上升到刑事案件,这些事件一次又一次地警示我们这些事会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让我们对自己的生活环境信心明显下降很多,当我们走在漆黑的路上我们不止一次质问到底安不安全呀,我想特别是那些女生会很害怕的吧。

如今我们的大学校园里情侣很多,这已经是大学里很普遍的现象了,而晚上他们活跃在校园的各个角落,由于深夜路上行人不多,再加上保卫科的巡逻力度不够,一些校外的不良社会人群就抓住了这个机会向他们实行勒索、打劫等等诸多违法行为,他们的人身安全、财产等受到了严重威胁。

纵观全国各类高校,校园安全事件屡见不鲜。

4月1日,复旦大学2010级在读研究生黄洋喝了一口寝室的饮用水后出现恶心、呕吐并伴有发烧,病情危重却多日找不出病因,直到一条神秘短信出现,才找到病源——饮用水遭投毒!而被警方认定有重大嫌疑并刑拘的,竟是黄洋的同寝室室友林某。

16日下午,年仅28岁的黄洋离开了人世。

但这起投毒致死案引来的社会关注和反思,却远没有结束。

在林某尚在接受调查的同时,人们早已开始对这一投毒事件的可能原因进行了各种猜测,更多的人开始反思:这究竟是事出偶然,还是管理出现问题。

一波尚未平息,数波已接连漾起。

同月16日21时许,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学生袁某刺死室友蒋某,警方初步调查,案件起因竟是因为蒋某回寝室时敲门、正在玩游戏的袁某没有及时开门而导致两人口角和肢体冲突,袁某抓起一把水果刀刺向蒋某胸部致其死亡。

17日上午,南昌航空大学的学生宿舍发现一具男性死尸,死者基本确认是该校在读研究生,死亡现场暂未发现打斗、死者身上也无伤口,但死者身着女装衣着怪异,离奇死因引来高度关注。

日益频繁的校园安全事故带给我们一次又一次的精神冲击,我们不禁会感叹:为何上个大学就像上战场一样危险?到底是我们的安全意识不够还是校方的管理出现纰漏呢?(二)人身财产受到侵害今年我们海南大学校园里盗窃事件频发,特别是趁寝室没人或者睡觉之际进入寝室进行偷窃。

一个月前,海南大学宿舍楼一个晚上连丢五台笔记本,事后学生向学校保卫处反映:“10日下午,住在2栋的我同学锁在宿舍柜子里的五台电脑全部被偷!”然而他们保护好了的现场却未被民警采取任何技术侦查,还说海大基本每天丢两台电脑,丢20辆自行车,以此来推卸责任。

给保卫处打电话,保卫处说后勤的责任;给后勤打电话,说这事归保卫处管。

求解释,求说法,却得到的是推脱。

他们将此事反映给学校保卫处,并要求查看视频监控,但都遭到了拒绝,而就在他们将此事在网上扩散后不久,学校的保卫处才同意他们看录像。

这名同学说,通过观察视频监控,他们发现窃贼偷了他们的笔记本电脑后,非常从容地离开了宿舍楼。

其实我们生活中这种现象已经是习以为常了,有时候由于事情不大并不能引起大家的注意,自己只能无奈地接受这个事实。

正是这种偷盗行为没有被有效地遏制,导致我们的生活受到的影响颇大,严重影响了我们对大学校园财产安全的信心。

(三)勤工俭学维权问题勤工俭学是众多大学生假期选择的生活方式,接触社会还能锻炼能力,挣取部分生活费减轻家庭负担。

暑期勤工俭学本应是一举两得的好事,但以低薪和拖欠工资为突出现象的不公正待遇也让许多学生郁闷不已。

诸多雇主涉嫌违反劳动法规的行为,没有唤起学生的维权意识,却激励学生要好好读书,以找到更好的工作,不免让人有点哭笑不得。

有的在校大学生求职心切,而自身没有维权意识,工作时没有签订合同。

大部分上当受骗后没有想过举报。

有的根本就不知道去哪个部门举报,有的不愿费时费力。

由于受年龄、社会经验等条件的限制,很多大学生们只能从事服务员、促销员、营业员等技术含量较低的工作。

加之时间较短,一般不会与雇用单位签订劳动合同。

一旦发生矛盾,也往往有苦说不出,到最后不了了之。

(四)学习资源问题图书馆是大学生们最常接触的高校学习资源场所之一,尽管图书馆的各方面的硬件、软件设施以及管理制度都在随着时代发展和大学生们的需求方向而不断地努力改进,但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部分同学要求图书馆在周末全馆开放,但是事实上周末图书馆由于传统模式、人员安排等多方面的考虑有一些阅览室是关闭的,这样就造成了双方一时难以解决的矛盾。

同样,由于种种原因,图书馆的新书更换速度一直以来达不到学生的期望值,并且按照图书馆历来的图书分类办法,让部分同学难以方便地找到自己想看的书。

此外,图书馆的存包处设置、暖气供应、复印机构等也是大学生们关心的焦点。

自习室是大学生学习必争之地,每次去自习室都发现一间自习室人不多,但是占座现象过于严重,学习资源严重浪费,好多同学由于没有提前去占座导致没有座位,无处学习。

虽然有些地方明确不能占座,但是大家仍然无视它的存在,书本依然塞满课桌上。

三.大学生自身权益受到侵害的权益分析1.大学生群体较其他社会群体的维权起步较晚,规范性较差,没有相应的制度和法律程序作保障,可以说相应的制度基本处于空白。

2.就大学生整体而言,维权意识还比较淡薄。

一方面,许多学生并不确切地知道自己享有哪些具体权利,因此当自己的权利受到侵害时,也不懂得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利。

另一方面,即使一些学生意识到自己的正当权益受到损害,绝大多数迫于压力,最终向损害方妥协或能忍则忍,维权不了了之。

3.校内维权组织过少,即使有也层次不高、作用不大。

如共青团和学生会组织等,虽是天然的大学生维权组织,也开展了一些维权活动,但层次不高,仅局限于代表学生向学校反映一些有关学习、管理及后勤服务的问题,并没有很好地发挥其应有的维权职能。

4.高校及社会对学生维护自身权利的认识评价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客观而正确的标准,学生在实际维权中,缺乏相应的社会支持。

大学生维权活动日益频繁,但维权过程中出现不少偏差,部分大学生维权观,维权的目的,内容和方法上还存在不少误区,使得维权的作用被大大削弱,阻碍了大学生合法权利的实现,而且不正确维权行为还会扰乱了高校的教学管理秩序,影响高校的稳定和发展,最终损害了全体学生的应有权利。

通过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维权观,建立完善的维权体系,以矫正维权过程的偏差是帮助学生切实保障其合法权利之必须,最终实现高校发展和学生成才的双赢局面。

四.正确维护大学生自身合法权益的方法近几年来,我国群体性事件数量急剧上升,一校学生为参与主题的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或因社会事件触发,或是维护自身利益。

作为当代大学生,要提高理性认识群体性事件并合法合理的维权,依据我国法律以及政策规定,通过法定程序,借助司法或其他力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及时清除已有的侵害。

,然而大学生到底应该如何正确的维权,具体怎么做,如何理性的维权值得我们深思。

这里我列举几点:(一)要增强自身维权意识。

高校学生是当代社会的精英,也是未来的主人,因此,大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必须要树立起一种维护自身正当权益的意识,学会用正确的法律武器来武装自己。

另外,学校方面可以多举办大学生维权活动,培养大学生的维权意识。

(二)注重方法。

对于维权方面我们要理性,懂得正确的维权方法,通过正确的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消费权益。

当我们的消费权益受侵犯时,我们不能盲目,也不能放弃维护自己的权益。

我们可以通过协商和解、投诉调解、行政申诉、提请仲裁、提请诉讼等一系列维权途径。

发生侵权行为时要懂得正确的调解方法,当发现通过调解或协商不能解决时,这时我们要果断的采取法律手段。

(三)大学生维权要讲究态度。

在很多情况下,很多大学生不懂得维权,也可能想着吃吃亏就算了,下次小心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