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讲国际争端的解决

第四讲国际争端的解决








(三)对传统理论的反思 1、国际争端实际原因的混合性 *中印领土争端 政治:西藏问题 法律:西姆拉会议草签(initial)问题 事实:先占(occupation)的认定 *中越领土争端 政治:苏联的影响 法律:单方声明的效力、地图的效力 事实:先占 2、国际争端解决方式与原因的非对应性

立法取向: 总协定起草者 :“ 我们要求世界各国授予 一个国际组织以限制它们作报复的权利。我 们力图驯服报复 , 管制报复 , 把它限制在一定 界限之内。通过将它置于国际控制之下,我们 努力制止其扩散和增加,将它由经济战的武器, 转化为维护国际秩序的工具。” 决策:除争端各方之外的缔约方全体以 “协商一致”(consensus)方式 通过 范围:限于同一部门或同一协议 程度:相称性,以保持争端各方间的利 益平衡
1 、反报 (retortion) :受害国以相 同或类似的行为对抗他国对本国实施的 不礼貌、不友好或不公正的行为。 2 、报复 (reprisals) :一国在因他 国的不法行为遭受损害时所采取的相对 应强制性措施。 1929 年瑙里拉堡案确立武力报复行 为条件: (1) 必须针对国际不法行为; (2) 必须先向对方提出赔偿或补救措施 等要求; (3) 其他措施均无效果,除报 复外无法使损害得到补偿; (4) 应符合 “对称性”原则。

二、国际争端的解决方式 (一)强制性方式(compulsive settlement)

[案例] 法国对科特迪瓦武力报复案 2004年11月6日,科特迪瓦政府军出动两架战机对法国 驻科特迪瓦维和部队的营地进行了轰炸,导致至少九名法军 士兵和一名美国平民死亡,另外还有23名法军负伤。虽然科 政府一再声称是误炸,但法国举国震惊,盛怒之下的希拉克 总统立即下令法军彻底摧毁科特迪瓦的空军力量。法国驻科 维和的“独角兽”部队随即击毁了肇事的科政府军两架苏— 25战斗机、两架米—24武装直升机和一架米—8运输直升机。 法军的报复行动随即激起了科政府和民众的愤怒,不仅科政 府军与法军发生了直接交火,科民众更是涌上街头,焚烧法 国人学校,点燃法国人汽车,袭击法国人住宅,高呼“法国 人滚回去”等口号。法国政府不得不分批撤侨。 问题: 武力报复应遵循的条件?
当代国际法所确立条件:在人道主 义法领域禁止实施报复行为。 1949 年日内瓦四公约和 1977 年第 一附加议定书规定:禁止对战俘、伤员、 病员、平民、遇船难者、医务人员、民 防人员、平民财产、文化财产、自然环 境,以及含有危险力量的工程与设施等 实施报复。

*专题:WTO争端解决机制中的报 复制度 1、GATT报复制度 (1)基本规则 一般性规定 —— GATT 1947 第 23 条第 2 款:凡缔约方全体认为 , 情势 已严重到足以有理由采取行动时 , 得批 准一个或几个缔约方对任何一个或几 个缔约方中止履行减让或本协定其它 义务。这是GATT关于报复制度的 一般规定。 中止减让特别规定 —— GATT 1947第19条、第28条

(3)报复申请通过——准自动性 反向一致原则 ( negative consensus):除非DSB的全 体成员反对,即通过报复申请 (4)报复终止条件 DSU第 22 条第 8 款: (1) 不符合涵 盖协议的措施已被撤销;(2)必须执行建议 或裁决的一方对利益的抵消或损害提供 了解决办法;(3)争端当事各方达成了相互 满意的解决方法。
(二)国际争端分类 内容:经济、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 国际争端 范围:局部争端与全面争端、双边争端与 多边争端、地区争端与全球争端等 性质:东西争端、南北争端、西西争端、 南南争端 程度:一般性争端—对抗性争端—国际危 机—战争

二、国际争端的导因 (一)政治学视野的归纳 1 、地缘: 1956 年 10 月~ 1959 年 3 月苏伊士运河 战争、1967年6月5~10日第三次中东战争、1964年1 ~3月的索马里埃塞俄比亚边界战争、1982年马尔维 那斯群岛战争、1991年海湾战争 2、宗教:前南 3、帝国主义:一战、二战 4、民族主义:卢旺达 5、其他:塞缪尔· 亨廷顿(Samuel P. Huntington) 《文明的冲突》(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 基督教文明、儒教文明、日本文明、伊斯兰文明、 印度教文明、斯拉夫(东正教)文明、拉丁美洲文 明、非洲文明

2、WTO报复制度之发展 (1)实施条件 DSU第 22 条:如果建议或裁决在 合理期限内未得到执行 , 而在合理期限届 满后 20 天内当事双方未就补偿办法达成 一致 , 起诉方得请求DSB批准对被方中 止实行涵盖协议的减让或其它义务。

( 2 ) 实 施 范 围 —— 允 许 进 行 交 叉 报 复 DSU第22条第3款: 1) 起诉方应首选于与被裁定为违法或者 引起抵消或损害措施的同一部门中实施报复; 2) 如起诉方认为在同一部门中实施报复 并不可行或有效 ,可选择在同一协议的不同部 门中实施报复——“跨部门报复”; 3) 如起诉方认为“跨部门报复”也并不 可行或有效 ,可中止其它涵盖协议规定的减让 或其它义务 ——“ 交叉报复”或“跨协议报 复”。 Nhomakorabea


(二)法学视野的归纳 1、政治争端:也称“不可裁判的争端”(nonjusticiable dispute),是指由国家或民族间的政治利 益冲突而引起的国际争端。 争端解决方式:政治方式 2、法律争端:也称“权利争端”或“可裁判的 争端”(justiciable dispute),是指由法律权利冲突而 引起的有关法律解释和适用问题的争端。 争端解决方式:仲裁或司法裁判方式 3、事实争端:是指当事方之间由于存在对某些 事实或某些情况的真相的不同认识而引发的争端。 争端解决方式:一般应先通过调查方式查明事 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