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材线虫病的防治
3、松材线虫病的寄主植物有哪些
松材线虫病寄语种类较多,其中以松属树种为 主,亦有少数非松属树种。据报道,在自然条 件下感病的有49种,人工接种能感病的21种, 共70种(松属57种,其它13种)。
4、松材线虫病有世界发生分布情况
目前,松材线虫病在日本、韩国、中国、美国、加拿大、墨西哥、葡 萄牙等国都有分布,但危害程度不一,其中以日本受害最重。 日本早在1905年就有九州松树发生异常枯死的记载,当时对枯死松 树进行了清除。1925年在九州一个军事要地内又发生异常枯死,没有采 取任何措施,几年后,九州松树发生大面积枯死,成为侵染中心。30年 代后期至40年代初期,日本有12个县发生松树异常枯死,其中有7个县 在九州。木材损失达40万立方米。二战结束后(1948年),日本有34 个县发生松树枯死,木材损失 达120万立方米,引起日本政府的极大关 注,采取了制定有关法规、建立防治领导机构、采取清除枯死树等措施, 取得了一定效果,从50-60年代,年木材损失下降到50万立方米。但进 入70年代,疫情进一步扩散蔓延,年木材损失超过100万立方米。1979 年达到最高水平,为240万立方米。目前,日本除青森县和北海道外, 其余45个都、道、县均有疫情发生。
14、松材线虫病死树出现的高峰期及最佳 清理时期
主要取决于传媒天牛羽化的高峰期。在长江流域,松褐天牛一年 1代,自4月底以后羽化,成虫羽化高峰期在6-7月,因此,按照 松树感染松材线虫后通常在2个月左右死亡推断,该地区松材线 虫病死树出现的高峰期应在8-9月。 由于松材线虫病的自然传播主要靠松褐天牛羽化携带松材线虫进 行的。为了防止松材线虫病死树中的松褐天牛携带松材线虫自然 传播,引起疫情扩散,目前采用的除治措施主要是在松褐天牛羽 化前,及时清理松材线虫病死树并进行除害处理,杀死其中的松 褐天牛幼虫及松材线虫。因此,清理松材线虫病死树最好时期是 在松褐天牛成虫羽化前完成并进行除害处理。长江流域清理松材 线虫病死树工作应从秋季10月开始到第二年4月底之前完成。但 由于松褐天牛的生活史有世代重叠现象,因此以常年清理病死树 为好。
30、松材线虫病疫区撤销程序和标准
松材线虫病疫区经综合治理达到拔除要求的,由当地 省级林业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后提出撤销疫区的申请, 经国家林业局审核后,由国家林业局或省、自治区、 直辖市人民政府予以公布撤销。 撤销疫区的标准是:(1)疫区内无松材线虫病死株, 连续3年对活立木进行检测,未发现松材线虫,3年期 间使用引诱剂采集的传媒天牛昆虫体上没有检测到松 材线虫。(2)经过除治和林分改造,疫区内没有松 材线虫病寄主植物。
28、我国当前对松材线虫病预防和除治有 哪些要求
有效控制疫区范围,遏制扩散蔓延的势头。疫区要有 计划地拔除新疫点、孤立疫点和危险性大、区域位置 显要的疫点。新发生疫点要做到当年发现,当年拔除; 孤立疫点、危险性大和区域位置显要的疫点,要在3 年内基本拔除;其它疫区和疫点要有计划、有组织地 积极开展除治工作,努力拔除疫点;发生面积较大、 难以在短期内拔除的疫区,要在严密封锁的前提下, 努力压缩发生面积,逐年降低病死树株数。预防区要 做到预防措施到位,及时消除隐患,避免疫情发生。 一旦出现疫情,要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拔除。重点预 防区要确保不出现疫情。
加拿大1983年报道有松材线虫病。 韩国1988年在釜山发现松材线虫病。 墨西哥1992年报道发现松材线虫病。 此外,1978年法国报道有松材线虫发生,后 经证实是拟松材线虫;1991年尼日利亚报道 有松材线虫,1993年确认为误报。
我国于1982年8月下旬,在江苏省南京市中山陵园梅 花山风景区生长健壮的黑松突然针叶枯萎死亡,经取 样、分离、有关专家鉴定是松材线虫病所致。自此以 且,松材线虫病在我国境内迅速扩散蔓延,危害日趋 严重。在我国台湾省,70年代开始即在北部松林中发 生松树枯萎现象,直至1983年才在台北县石门乡的琉 球松上证实有松材线虫病的存在。目前,台湾省松树 受害严重,发生面积约在3263公顷。在香港地区,70 年代末期即已出现松树枯死现象,直至1982年才证实 为松材线虫所致,目前,全岛均有松材线虫病发生。
31、我国松材线虫病预防和除治的对策
疫区应采取的对策:加强疫区封锁,防止疫情 人为扩散蔓延。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除治, 限期拔除新发生的疫点、孤立疫点和危险性大、 区域位置显要的疫点,逐步压缩疫区面积。采 取生物、物理、化学等综合措施,降低区域内 松褐天牛虫口密度,减少自然扩散。有计划地 由外向内进行松林纯林改造,提高松林质量和 抵御病虫害能力。
松材线虫病防治
1、松材线虫及松材线虫病的概念
(1)松材线虫是一种无脊椎动物,属于线形动物 门、线虫纲、垫刃目、滑刃科、伞滑刃属,又称钝尾 伞滑刃线虫,雌雄线虫都呈蠕虫状,成虫长约1.0毫米。 ( 2)松材线虫病,又称松树萎蔫病,Pine wilt disease,它是由松材线虫病寄生在松树体内导致松树 木质部组织细胞受到破坏,水分输导受阻,呼吸作用 加强,树脂分泌减少直到最后停止,蒸腾作用减弱直 至松树迅速死亡。松材线虫病是松树的一种毁灭性病 害,在世界上被列为重要的危险性森林病害。
32、为什么对松材线虫病死树要进行清理
防治松材线虫病要对松材线虫和传媒天牛进行彻底除 治。在松材线虫病死树体内生存有大量的松材线虫, 同时还寄生有很多传媒天牛。清理松材线虫病死树就 是伐除病死树并进行除害处理,杀死其中松材线虫和 传媒天牛。结松材线虫病死树进行清理,可以降低天 牛和松材线虫的虫口密度,防止松材线虫病的自然扩 散和减轻其危害。在当前世界上尚无有效的防治措施 时,清理松材线虫病死树是目前经济有效可行的防治 措施。所以要对松材线虫病致死树进行严格的清理。
二、国内外的发展状况
Hale Waihona Puke 国外:日本、美国、加拿大、韩国、墨西哥、 葡萄牙。 国内:15个省、市、区。
15、如何识别松材线虫病死株典型症状
植株被侵染后迅速死亡(枯死)是其重要特点。病害 的四个阶段如下: 外观正常,树脂分泌减少,蒸腾作用下降,在嫩枝上 可见媒介昆虫啃食树皮的痕迹; 针叶开始变色,树脂停止分泌,除可见媒介昆虫补充 营养的痕迹外,可见产卵刻槽及其他甲虫侵害的痕迹; 大部分针叶变黄褐色,植株开始萎蔫; 针叶全部变黄褐至红褐色,整株干枯死亡。
四、松材线虫病的传播方式有哪些
一是自然传播。 在自然条件下,松材线虫的扩散主要是依靠传媒天牛的自然活动进 行的。目前认为松材线虫从传媒天牛传播到寄主松树的途径有两种,一 是传媒天牛携带松材线虫飞出病树后,在健康松树上补充营养取食时, 松材线虫从传媒天牛气管内爬出,并从天牛取食时在松枝上造成的伤口 侵入到松树内,亚洲的松材线虫自然传播多属于此类型;另一途径是当 传媒天牛在衰弱的松树上产卵时,松材线虫通过天牛产卵时造成的伤口 侵入到松树体内,北美的松材线虫传播多属于此类型。 松材线虫传播受传媒天牛活动范围的限制。据报道,我国松褐天牛 在松林间飞翔和传播松材线虫病的距离不足200米;日本报道主要集中 在700米半径内,但在空旷地最远的飞行距离才达3.3公里。因此,松材 线虫病的自然扩散相对距离是很有限的,但是,由于松材线虫可由传媒 天牛携带传播,较其他线虫而言,其扩散速度是很快的。 此外,病害还可以通过病株与健康株根部接触、愈合而传播,但这 只是个别现象,且传播范围有限。
11、松材线虫在寄主植物体内是怎样分布 的
松材线虫在传媒昆虫松褐天牛取食健康松树枝梢嫩皮 时侵入树体,然后不断繁殖,种群数量增加,迅速向 树体的中下部扩散,直至到达根部。松材线虫在松树 体内的分布主要是与松树感病时间有关。一般刚刚枯 死松树多表现为上部密度大于中、下部,枯死后时间 较长则多表现为下部密度大于上、中部。另外,由于 木材含水率的影响,木材内的松材线虫密度远远大于 木材外表。 在媒介松褐天牛化蛹期间,其蛹室松材线虫密度明显 高于非蛹室的松材线虫密度,这种现象又称“蛹室效 果”,是由于松褐天牛、松材线虫及寄主植物之间的 化学生态关系起主导作用。
美国1979年在密苏里发现松材线虫病。1981 年调查发现松材线虫在美国普遍存在,至少在 36个州在此线虫分布,密西西比河以东的州都 有松材线虫。美国松材线虫病很轻,分析原因, 一是松材线虫是北美原产种,美国本地松树抗 性较强,松材线虫病仅发生在外来树种上;二 是美国传媒天牛传播效率不高。
37、松材线虫病除治要重点注意哪些环节
一是要搞好疫情监测,掌握松材线虫病发生分布情况, 为除治工作提供准确依据。 二是要及时清除病死树,并对伐下的病材、病枝、木 段、伐根等进行除害处理,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蔓延。 三是要防治松褐天牛,控制松材线虫病传播。 四是要搞好检疫封锁,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将松材线 虫病疫区的松苗、松木、松材调出疫区。 五是对有特殊意义的名松古树,采用树干注射杀线虫 剂的办法予以保护。
10、简要阐述松材线虫、传媒天牛、松树 三者间的关系
松材线虫和传媒天牛以松树为寄主,离开了松树等寄 主植物,松材线虫和传媒天牛在自然条件下很难长久 存活;松材线虫和传媒天牛共同寄生在松树体内,两 者为共生关系。没有松褐天牛等媒介的传播,松材线 虫很难转移危害。松材线虫使松树树势衰弱,流脂减 少或停止,提高了传媒天牛卵及幼虫的成活率,使传 媒天牛种群增加。传媒天牛数量的增加,促进了松材 线虫病的进一步扩展;传媒天牛、松材线虫不断地相 互促进,加快了松林的毁灭。带有传媒天牛和松材线 虫的病死木经人为传播和传媒天牛的迁飞,造成新的 疫点和新一轮侵染循环。
预防区应采取的对策:严格检疫检查,严禁疫 木及其制品进入预防区,防范松材线虫病的传 入。加强监测普查,及时发现,及时拔除。采 取多种防治措施,降低传媒天牛的虫口密度。 加强林分改造,提高林分的抗病能力。
重点预防区应采取对策:通过严格的检疫封锁 措施,建立严密的检疫防线,严格限制松科植 物及其制品的进入,确保不发生疫情。采取多 种措施,降低传媒天牛的密度。有计划地开展 林分改造,提高辖区内混交林的比重,提高林 分的抗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