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农业经济学+钟春平 肖琴 陈三攀+农业补贴政策的有效性研究:基于武汉市黄陂区的经验验证
农业经济学+钟春平 肖琴 陈三攀+农业补贴政策的有效性研究:基于武汉市黄陂区的经验验证
[2]农业补贴和农业政策的研究
1. 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队农业补贴的研究 Howard D. Leathers(2001)从战略贸易角度分析了美国农业促进法 前后的农业补贴的作用及对各国的影响。 Won W. Koo, P. Lynn Kennedy(2006)则从全球范围内探讨了农业补 贴对各国福利的影响。 Omer Gokcekus和Richard Fishler(2008)从政治角度分析了利益集 团的议会等游说活动对棉花补贴(棉花补贴在美国的农业补贴中占的 比重最大)的影响。
1. Dani Rodrik (1987)尝试着探讨最优补贴水平的决定。 2. David Card和 Dean Hyslop(2005)新近的研究则根据加拿大的案例检测了 关于福利方面的有时间限制的收入补助。 3.Christopher L. House 和 Matthew D. Shapiro(2008)新近的研究也可 视为对临时性税收补助的投资效应研究,在内容和方法上都很有价值。 4.Guy Laroque (2005)分析了最优的税收补助计划,并将其运用到了劳动力 参与上去。 5.Gary V. Engelhardt(1996)对税收补贴和家庭储蓄的关系作了研究,他研 究了加拿大的案例。
二、农业补贴政策的动态一般均衡 模型
(一)家户行为 (二)家户生产 (三)政府支出与市场出清 (四)农业生产投资补贴激励分析
(一)家户行为
家户在预算约束(4)和(5)下实现个人效用(2)最大化,有:
(二)家户生产
(三)政府支出与市场出清
(四)农业生产投资补贴激励分析
1.长期投资产品的短期近似
一、引言
1.选题背景 2.选题目的和意义 3.国内外研究现状 4.本文的创新点 5.本文的结构安排
1选题背景
(1)政策环境 公共财政的一部分,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议题。 自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农业部门面临的国际挑战 越来越艰巨。在国内,则突出的表现为农业生产要素净流出,即农业 的生产资本投入不足,农业劳动力的人力资本匮乏和农村金融环境的 恶化。 中央政策:为达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等目的,中央政府逐步推进农 业税制改革(农业税已经自2004年起逐步取消)不断增加对农业的支 持力度。税收减免和财政补贴已逐渐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 要的政策安排。
三、基于武汉市黄陂区农业补贴案 例的微观数据验证
(一)调查背景 对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的农户展开了调查。 之所以选择该地区是因为该区比较典型的 产业是种植业,因而具有代表性。在案例 分析,我们抽取了黄陂区中南部的几个以 农业为主的乡镇作为取样地点,共144个样 本。
(二)问卷调查的初步结论
5.本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部分——建立一个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分析 均衡情况下的农业补贴对于农户生产的激励作用, 主要的结论是农业生产投资补贴能在一定程度上 对农户生产产生正向的激励作用; 第三部分——通过微观的数据验证,论证了农业 补贴对农业生产的激励作用,但是这个激励作用 是有限的,因而我们对问卷调查的数据采取有序 logistic模型进行分析,并对模型所得的结论进 行解释,做了稳健性检验; 最后一部分——结论及其进一步研究方向。
(2)存在的问题 尽管最近几年来政府不但加大对农业的补贴力度和补贴范围,但 是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以及主要农作物的产量并没有因为补贴的增加而 得到显著的提高。
2.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本文的目的——通过分析农户在接受补贴 后的行为变化来评价农业补贴的政策效应。 本文的意义——试图从探讨农业补贴的效 应出发做一个案例分析,然后推广到诸如 社会保险、劳动力市场、投资税补贴和私 人教育学费补助等一系列补贴,为得出一 般性的结论打下基础。
3.国内外研究现状
[1]补贴的一般性研究、及其税收和税收减 免研究 [2]农业补贴和农业政策的研究 [3]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多部门动态一般均 衡模型与非平衡增长路径
[1]补贴的一般性研究、及其税收和 税收减免研究
补贴和税收具有内在的一致性,补贴为正向激励,而税收通常为负向激励, 税收减免和税收补贴则为综合激励。这些研究都引起了宏观经济学和公共经 济学的关注,包括理论性的研究和经验证据。理论的研究侧重分析创新的补 贴可能的福利效应、环境污染的补贴可能的效果等。而在经验上,则评估某 些部门或者项目实行补贴之后所发生的实际效应。
1.农业补贴政策对农户投资和农业 产量的影响分析
(三)对农业生产决策的经验分析
在第二部分的模型中,为了简单起见,我们将某些影响投 资和产出的因素省略掉了,但是在实证部分我们将这些因 素引入模型中,对农户投资和农业产出作更深入的探讨。 我们以单个家户劳动力数量、农业性收入、工资性收 入和农业补贴数量为解释变量来分析在存在其他因素影响 的情况下农业补贴是否是农户生产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 即分析:在给予农户农业补贴后,农户对农业的投资是否 会显著增加,农业的产量是否因此也有显著的提高;如果 上述问题不成立,那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农业补贴政策的 低效率。相应的被解释变量我们设定为农业补贴增加时农 户的投资反应和农业补贴增加时的农业产量。由于这些统 计量是通过问卷调查得到的非连续性数据,所以我们采用 顺序logistic模型来作分析。其基本模型为:
由于上面的模型复杂,我们用稳态时的值来求相应的投资产出变化值。
2.农业补贴对农户行为和农业产量的影响
通过上面的模型推导,我们可以初步得出以下结论:农业投资补贴政策对农户的生产 具有正向的激励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从而导致农产品产量的 提升。然而正规的模型分析是否能够经受实际的检验,即中国自2004年以来实行农业 税收改革,加大对农业的补贴力度,该补贴政策是否能够真正提高农民种田的积极型 从而提高农业产量达到农民增收的目的,还有待实际的进一步检验。 下面我们将从微观层面对模型作实证检验。
2.中国国内的研究 钟甫宁、顾和军和纪月清(2008)侧重分析了农业补贴对农户收入分 配的影响 . 宋海英,周应恒( 2004)对直接补助的原因和可能的后果进行了分析 . Zhu,Jing(2004)、黄季焜(2006)等对补贴和投资的研究 李传健(2007)和徐全红(2006) 的政策性研究
1.农户的年龄分布和经济状况 (1)农户年龄分布:“倒金字塔”结构
→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要素流失的状况 ;
(2)农户的经济状况:约45%的农户处于收支平衡的中等水平 2.农业生产状况 (1)农户2008年种子、化肥和农药等三种生产资料的投入数量和金额的状况,调查结 果显示:种子投入量基本持平;化肥投入量持平的比例约占三分之二,投入增加的农 户占三分之一;而农药投入增加的农户却占到了绝大比例。目前农业生产技术在良种 培育上面取得较大的成绩,因而种子用量没有显著变化。但是化肥和农药用量基本呈 现上升态势,可能与常年使用无机化肥导致土壤自然肥力下降相关。另一方面,种子、 化肥和农药价格的上涨,造成了农生产资料投入金额的绝对上升,即农业生产成本上 升了。 (3)农户对农业生产重要性的看法:我们设置了“很重要,是主要收入”,“一般般, 自己吃”和“没钱赚,不想种”这三个选项。结果显示,认为农业生产是主要收入的 农户占43.1%,而超过一半的农户种田只自己吃或不想种田。其中,认为种田只自己吃 的农户比重为38.2%,与2008年相比该比例有所上升,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户对农 业生产的评价降低的心理。 3.农户对农业补贴政策的看法:结果显示,超过一半的农户表示从农业补贴政策得到了 实惠,但是三分之二的农户表示农业政策的透明度不够,而且他们对农业补贴的增减 预期并不明朗。至于补贴给家庭带来的影响,有近六成农户反映农业补贴的力度还是 小了,不足家庭总收入的5%,而三分之一的农户表示还较高,达到家庭总收入的6%— 10%,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提高。由于种子化肥农药价格上涨幅度高于补贴额度,农户在 拿到补贴之后,一般都直接用于农业生产,且全部用于农业生产。
文献评述
1.国际上有着诸多对一般形式的补贴和专门的农业补贴的规范研究, 但对中国的农业补贴问题研究得较少,而中国独特的发展状况和制度 扭曲又表明中国的独特性,比如二元经济现实等,因而这些基准的模 型需要融入中国特殊的情形和设定才能更妥当地分析中国的农业问题 和农业政策所可能的效应(比如价格扭曲和城乡差距)。并且值得注 意的是,国际上部分机构测算出来的中国对农业的支持或者农业补助 很大,可能会引起一些争议,这些测算事实上忽略了中国特殊的现实, 2.国内当前对农业补贴的研究主要侧重从定性或者静态角度从农业政 策本身的研究该项政策的效应,但动态效应研究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 因而分析农业政策的效应有必要进一步结合理论,需要结合动态一般 均衡模型,将一般性效应更加清晰地用模型刻画出来。为此需要建立 动态的模型,借鉴当前宏观经济学、动态公共财政和劳动力经济学等 的进展,将这种动态效应恰当地刻画出来。
农业补贴政策的有效性研 究:基于武汉市黄陂区的 经验验证
钟春平 肖 琴 陈三攀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 430074)
摘要
自1997年以来,农民收入已连续7年低速增长,为达到粮食增产、农 民增收等目的,中央政府不断加大农业补贴的力度。但农业补贴政策 的效应并不如人们预期中那样明显,所以很有必要对农业补贴政策和 该政策下的农户行为进行了研究,对农业补贴政策作有效性分析。我 们首先建立了一个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设计调查问卷, 在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尽管农业补贴提高了农 民生产的积极性,但与农业产量之间的关系并不显著。通过顺序 logistic模型对结论加以验证,我们得出的结论是由于农业补贴额度 太小,且农户家庭收入结构中农业性收入比重降低,导致补贴难以产 生显著的效果。整体而言,农业物资上涨过快、农业投资机会较少是 制约农户生产发展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农户,农业补贴,农户行为,问卷调查, 顺序logistic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