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毕业设计-大连理工大学校园慢行系统景观设计

毕业设计-大连理工大学校园慢行系统景观设计

毕业设计-大连理工大学校园慢行系统景观设计大连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大连理工大学校园慢行系统景观设计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ampus transportation and environmental remediation planning大连理工大学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摘要基于大学校园混杂的交通,快节奏紧张压力的现状,以及师生对交往性校园本质的诉求,提出将景观系统与慢行系统结合的大学校园慢行景观系统。

通过对交通系统的调整与改善、景观系统的丰富与优化及两者协调融合达到慢行的效果,可借此培养健康、平静、和谐、闲适的“绿色”心态,提升精神品质,最终为学生创设多元化交往,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此外大学作为提供教学和研究条件的场所,有别于城市交通复杂多变的景观,合理地规划校园慢行系统,为学生提供更少混合交通流干扰的校园景观,既满足校园环境建设的需要,也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的需要。

关键词:大学校园; 景观系统; 慢行系统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ampus transportation and environmentalremediation planningAbstractThis paper presented the concept of slow -paced landscape system in campus of the university,which combined the landscape system with the slow-paced system,on the basi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mixed traffic on campus,the fast -paced life and the requirements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for the communicative nature of the university campus he system was established by means of adjusting and improving the traffic system,enriching and optimizing the landscape system,as well as coordinating the two systems at the same time,which could train the healthy,quiet,harmonious,leisureful and comfortable feeling,promote spirit quality,and at last create the multiple intercourse for students,and promoted students overall development.In addition university as a teaching and research conditions, different from the complex landscape, urban traffic planning campus slow system reasonably, provides students with less interference of mixed traffic flow of the campus landscape, satisfy the need of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environment, and promote the healthy growth of students, the need to create a good educational environmentKey Words:the university campus; landscape system; slow -paced system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引言 (1)1 基本概念解析 (2)1.2研究的意义 (2)1.3设计目标 (2)2 大连理工大学校园交通及景观系统的现状 (3)2.1慢行交通系统规划滞后,缺乏功能的整体性考虑 (3)2.2道路断面设置不合理,未能体现人性关怀 (3)3 大学校园慢行景观系统的内涵 (4)3.1大学之道与慢行景观系统 (4)3.2大学校园慢行景观系统架构的理念 (4)4 大学校园慢行景观系统的组成 (4)4.1慢行核 (4)5 大学校园慢行景观系统的架构方式 (5)5.1 交通性慢行景观空间的架构 (5)5.2 非交通性慢行景观空间的架构 (6)5.3 慢行交通系统与景观休憩系统的融合载体———绿道 (7)6 总体规划 (8)6.1项目定位 (8)6.2设计手法 (8)6.3 设计思路 (8)6.4已建成校园慢行景观系统的优化策略 (9)结论 (10)参考文献 (11)致谢 (12)引言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的城市机动车保有率逐年增长。

同时代背景下,大学校园的规模和内容也在不断地扩大,校园内机动车的数量迅速增加,使校园交通模式从“步行优先”微妙地转变成“车行优先”。

在校园物质空间与人文环境建设提高教学与生活服务水平的同时,由校园及周边城市道路机动化交通使用率增加导致的交通拥堵、人车冲突等交通问题日益凸显,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和教职员工的日常学习与工作。

以步行和自行车为主的大学校园交通看似是慢行交通的典型模式,尤其多数校园景色优美,更应让人体会到慢行交通的舒适与惬意。

然而,大多数校园交通及景观并没有使师生感到放松和自在。

慢行交通和景观的结合在校园中还没有得到明显的重视及有效地实践。

大连理工大学经历60余年的发展,正向“建设成为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目标努力迈进。

同时,校区建设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高速发展阶段。

但随着师生规模的增加、外来车辆涌入、环境设施陈旧落后等问题的出现,使原本宁静的校园在部分时间内变得拥堵起来,校园独有的慢文化氛围逐渐消失。

因此以大连理工大学校园的慢行景观系统为例。

并针对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提出大连理工大学凌水校区慢行系统景观规划的设计。

1 基本概念解析1.1校园概况大连理工大学建校于1949年4月,经过60多年的发展,现已形成一校、两地(大连市、盘锦市)、三区(大连凌水主校区、开发区校区、盘锦校区)的办学格局。

至2013年,总占地面积433.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42.4万平方米(其中,大连凌水主校区站地面积226.5万平方米)。

全日制在校学生34000多名。

大连凌水主校区地处大连西南部大学云集的高新园区,而这一片区的城市路网体系性较差,同时该片区的路口设计存在诸多不足,且校园各校门的交通组织自身具有设计缺陷,这导致校园外部交通与内部交通间产生相互干扰,加剧城市交通问题。

同时,机动化的迅速发展导致原有校园路网体系出现严重的人车冲突问题,主要是学生为主体的步行流线与校园内部的车行流线的冲突。

这种交通流干扰影响道路通行能力的同时,不便于和谐校园氛围的营造。

此外,大工数十年的历史传承留下了很多时代记忆。

但这种记忆在校园的空间环境中少有表现。

现今大学的人文精神与办学理念也少有在外部空间中彰显。

总体而言,景观环境整体呈现层次不高、精细化不够的特点。

1.2研究的意义构建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校园景观,是大学教育深化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大连理工大学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而慢行系统作为校园的“毛细血管”,它的“健康”关系到整个校园环境的“健康”。

而它的空间特征,正是其与使用者——广大师生最密切相关的一部分。

慢行空间是从适合车的尺度的空间回归到适合人的尺度的空间,慢行行为能够让人远离安全威胁和环境污染,通过更加人性的慢行休憩交流空间,能够提升人的舒适度、安全感和归属感。

在这种背景下,校园慢行系统的建立和完善更应该得到普遍重视。

针对凌水校区进行慢行系统的景观规划设计,符合大连理工大学校区可持续建设和发展的根本需求。

一方面,它是改善老校区交通体系建设的优化策略和手段;另一方面,通过慢行系统对校园景观的有效串联,可以满足师生对多样性交往空间的功能需求,进一步提升校园活力,体现校园的人文关怀。

因此,慢行系统的景观规划设计,是对校园总体规划的提升和补充,在发展理念、建设过程和实际操作上,具有深远的意义。

1.3设计目标从创建和谐校园环境角度出发,以大连理工大学凌水校区慢行系统景观作为规划设计对象,归纳整理慢行系统的起源和发展,对慢行系统实践的成功案例进行调研和比较分析;探讨校园慢行系统景观规划设计应遵循的规律、需要反思的不足、有效的解决方案、值得推广的实践经验等问题;以凌水校区现状问题作为切入点,挖掘基地资源,设计根植于此的慢行系统景观。

以期优化校园景观结构体系,重构校园对外交通联系节点,提高校园内部交通使用效率,完善步行系统、休闲空间与道路设施系统;构建合理布局的静态景观体系;构筑校园人文景观环境系统,展现大工精神与历史底蕴;构建以人为本、具有人文关怀精神的现代和谐校园。

2 大连理工大学校园交通及景观系统的现状2.1慢行交通系统规划滞后,缺乏功能的整体性考虑一方面,校园不断扩建凌水河两岸的区域,西山生活区及教学区被凌水河阻断,仅通过一个主要集中架桥互相通行,上下课高峰期就会出现拥挤现象,特别是遇到恶劣天气就会影响到学生的正常上课。

特别是凌水河河岸两侧的景观绿化未经处理,冬天断流,夏天溢水。

作为理工凌水河畔的象征性景观缺少景观特色。

校园景观并未得到充分的利用导致部分景观资源浪费交通路网规划多死角,凌水河流域景观未得到充分利用,由于凌水河的常年修缮导致凌水路的道路封闭多年,对学校附近交通环境造成影响。

急需景观规划重整。

校区整体绿化水平虽然很高,但是大部分绿化资源遭到了浪费。

由于凌水河的阻隔、交通规划等问题导致人行、车行路线混乱特别是上下课高峰期时段。

生活区与教学区第地势高差达6米,冰雪雨等恶劣天气发生时道路人行车行路线更加困难。

高差处理也只是硬质挡土墙设置,并没有考虑生态景观因素。

另一方面,校园对步行及自行车交通更多关注局部的点和线,如各类建筑出入口以及连接主要建筑的主干道路等,缺乏慢行交通的系统规划,尤其是次级道路及游憩性道路的深入细化以及各级道路的衔接、优化,从而使交通系统性较差。

再者,慢行交通空间往往注重了交通联系的功能,而忽视慢行交通空间与周边的公共建筑、休憩空间互相依存的关系,缺乏功能的整体性考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