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配套题库 章节题库(宏观社会工作)【圣才出品】

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配套题库 章节题库(宏观社会工作)【圣才出品】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第九章宏观社会工作
一、名词解释
1.社区工作(北京城市学院2019年研;北京大学2019年研;中国政法大学2019年研;广州大学2019年研;中南大学2019年研)
答:社区工作是以社区及其成员整体为对象的社会工作介入手法。

它通过组织成员有计划参与集体行动,解决社区问题、满足社区需要。

在参与过程中,让成员形成社区归属感,培养自助、互助和自决的精神,加强其社区参与及影响决策的能力和意识,发挥其潜能,最终实现更公平、民主以及和谐的社会。

2.宏观社会行政(贵州大学2019年研)
答:宏观社会行政实际上是在较大范围内执行社会政策,它一般与政府行为有关,因为一般说来,只有政府才有在如此广大的范围内推行和落实社会政策的能力。

宏观社会行政常常表现为政府的职能行为,是政府官员在一定范围内推行社会政策,指导、帮助、监督、检查、评估政策的落实情况的活动。

如民政部、省民政厅、县(市)民政局通过行政措施去推进农村“五保”制度的落实,市、区劳动和民政部门推进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国妇联和省、市妇联监督和检查妇女权益保护情况等,都属于宏观社会行政的范畴。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3.微观社会行政(南京师范大学2019年研)
答:微观社会行政是将社会政策变为具体的社会服务环节上的行政活动。

在社会福利机构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它常常表现为社会福利机构的统筹与管理活动,即通过机构(组织)的筹集资源和有效地配置资源,更有效地提供服务。

在企事业单位承担实施社会福利政策的情况下,社会行政则表现为这些单位具体负责福利服务分配的部门如何落实政策,而将服务传递到服务对象手中。

如单位的工会、妇联等部门如何去推动相关社会福利政策的落实,对违反社会政策的行为如何予以纠正等。

但是,从理论上来说,即使微观社会行政也不是具体的服务工作,而属于统筹、协调和管理范畴。

4.同事督导
答:与团体督导相似,同事督导也是通过定期、持续地举行小组讨论来进行。

所不同的是,同事督导小组的成员应当是更成熟的、更有实际工作经验的,能够对所讨论的内容做出重要贡献。

同事督导虽然没有指定的督导者,但也有一人主持会议的进程。

这位主持人可以是团体中的一位成员,也可以是一位行政人员。

讨论的内容要经过小组成员共同认定。

每个成员利用团体讨论获得对个案深入、全面的了解。

对工作者工作能力和职责履行结果的评价不是此类团体的职责,而是要由社会工作机构的行政人员来做出。

5.社区组织
答:我国台湾学者魏文雄在总结各种有关社区组织的界说的基础上认为:“社区组织是一种社区社会工作方法与过程,它利用计划与组织工作协助社区居民认清社区整体需要与目标,通过社区方案与社区变迁机构来统合、协助与发展社区个体、群体与组织,并运用社区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内外资源,来满足社区需要与达成社区目标,以适应社会变迁与生活环境。


6.社区发展
答:关于社区发展,联合国的定义是:“社区发展,是指人民自己与政府机构协同改善社区的经济、社会及文化状况,把社区与整个国家的生活结为一体,使它们能够对国家的进步有充分贡献的一种程序。

”这种复杂的程序包含两种重要因素,一是人民本身本着自动、自发的精神参与改善自己的生活水准;二是鼓励自助、互助精神并使这种精神更能发挥效力。

7.社会工作行政管理(华东理工大学2019年研;中南民族大学2019年研)
答:社会工作行政管理是一种连续的、动态的、机构成员将社会政策转化为社会服务输送的社会行动过程,透过这个过程将社会政策转化为具体的社会服务,并使用实务经验来修正政策。

社会工作行政管理涉及领导者与其他成员,包括计划、组织、人事、领导与控制等方面,人力与物力资源的发掘、安置、协调与合作是其重要内涵。

二、简答题
1.简述社区工作的构成要素。

答:社区工作的包含以下要素:
(1)服务对象
社区工作的服务对象是社区之部分或整体。

地理社区和功能社区都可成为其对象,针对前者可有地区发展等类型,针对后者可有青少年社会工作等视角。

社区又包含外在结构和内在意识,因此硬性要素和软性元素都可成为社区工作的切入口。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2)目标
帮助服务对象;强化服务机构和社会工作者自身;具体项目则可实现一个或多个目标。

(3)社区工作手法
社区工作手法至少有以下三个特性:
①采用结构导向。

社区工作不能仅要求个人改变而应改善其所处环境,政府、社区均有责任协助处理和解决问题;
②发动成员有组织地集体参与。

社区成员最了解自身的问题和需要,有责任对自己的事情负责,是社区工作的重要资源,也会在参与中获得成长。

社区工作也秉承助人自助原则,鼓励社区成员一起参与。

由于成员规模较大,组成组织就极其必要,要依靠集体力量达成目标;
③运用社区资源。

社区工作不仅要发挥工作者能力和激发社区成员潜能,也要开发利用社区内外的正式和非正式资源。

2.社区发展模式的主要内容。

答:地区发展就是发动社区内不同人士和团体广泛参与,通过参与过程使他们达到自助和互助的目标,改善社区关系,增加社区归属感。

(1)对象
本模式以传统和静态的地理社区为对象。

其中,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责任不足,社区内部缺乏互动和沟通,民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不足。

但是,不同部分存在共同利益或可调和利益。

(2)目的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本模式旨在解决问题和满足需要,促使居民自助,加强沟通合作、社区参与度和社区归属感,促进社区整合。

本模式以权力机构为合作者,借助任务导向小组进行相互沟通、群体讨论,从而形成共识。

社会工作者是协调者、老师以及社区领袖的开发培养者,居民是服务对象和活动的积极参与者。

(3)局限性
①本模式只能涉及较小的问题,对由体制导致的问题无能为力;
②强调依靠内部资源和居民参与,但这并不能彻底解决问题;
③假设不同团体存在共同利益,但是这些利益在工作中会发生变化。

因此,社区工作者只有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应变,才可能真正取得成效。

3.简述社会工作督导的基本功能与目标。

答:(1)社会工作督导的概念
社会工作督导是一种专门的社会工作方法或程序。

它是通过督导者对被督导者的指导、督促,使被督导者能够更有效地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并按照专业伦理开展工作,以提高服务质量,保证服务取得预期的效果。

“督导者”,是社会福利机构中实际从事督导工作的人员。

他必须受过充分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同时必须具备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还必须掌握深入的督导知识与方法。

“被督导者”是指机构中接受督导训练的人员。

一般包括以下四类:
①已经受过一定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新社会工作者;
②正在接受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实习学生;
③未受过专业教育的社会工作从业人员;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④非专业的志愿服务人员即俗称的“义工”。

(2)社会工作督导的功能
社会工作督导的功能主要体现为教育功能和行政功能两个方面。

①社会工作督导的教育功能
社会工作督导的教育功能体现为,通过督导过程,使社会工作实际从业人员在执行职责时,学习和了解更多的知识和实务,以改进对案主的服务质量。

不同的实务领域应具备的知识、技术虽有所不同,但一般说来,督导者应使被督导者了解、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a.社会工作哲理、价值,社会工作的历史、现状,以及社会福利机构的计划、政策;
b.社会工作专门知识、方法、技术、技巧;
c.社会工作者对自己的认识和了解;
d.机构和社区中可利用的各种资源;
e.个案服务的工作量安排与时间分配。

②社会工作督导的行政功能
社会工作督导的行政功能体现为,通过督导过程促进社会福利机构行政职能、责任的实现。

具体来说,可分为以下几点:
a.沟通与协调工作中涉及的各种关系,使之趋向统一的目标;
b.对工作的实施负责任;
c.对工作的结果进行评价;
d.个案的分派与工作的分配;
e.对工作者的情绪支持;
f.总结社会工作者的实际经验,在机构内加以推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