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版学校安全教育案例分析-新版.pdf

新版学校安全教育案例分析-新版.pdf

学校提早放学7岁学生被车轧死责任到底在谁
交通安全问题,是学校常规管理中的一个基本的也是重要的问题。

近些年来学校交通事故频发,交通安全已经成为学校安全问题的重阵。

天灾也许我们无能为力,但事实是很多惨剧是人祸引起的,通过我们的努力是可以避免的。

无情的事实警醒我们,学校交通安全工作和交通安全教育必须成为
我们工作的重头戏。

【案例】
某小学为方便统一管理学生上下学,与家长协商后每天用校车在约定的站点接送学生上下学。

去年元旦前夕,学校决定12月31日下午2点半放学(比平时提前一小时),12月28日,学校将临时变动放学时间的通知提前两天写在教室的黑板上,让学生们向家长转告。

当天下午2点半,校车把孩子们送到指定接送点,家长们一一将自己的孩子领走了。

但7岁的陈某忘记将学校提前放学
的通知告诉父母,家长不知变故,没有按照变动后的时间提前到接车点来接孩子。

陈从校车中跑出
来后,没有看到家长来接,就急急忙忙跑向马路,准备自己回家。

在路中央时,被一辆急速驶来的
大货车撞倒,当场死亡。

有关部门做出了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调解书,要求车辆肇事者承担主要责任(70%),死者本人承担次要责任(30%),家长无法接受。

他们认为,这30%的责任应当由陈某所在学校承担。

但校方认为,事故的发生与学校没有关系,因为学校早就将孩子安全送达到父母的接送点,关于提前放学的
决定也在黑板上写了书面通知,孩子们应当告诉家长提前来接。

【分析】
1、本案例的焦点在于学校是否履行了告知义务。

因为学校是用校车每天接送学生到固定的接送
点上下学,学校变更放学时间,关系到家长能否与学校履行交接孩子的大事,应当及时通知到家长,
以便学校和家长双方尽到保护学生安全的职责。

通知和联系的方式应当考虑到它的有效性,学校给
家长发通知,必须考虑到是否能准确无误地及时让家长接到。

本案例中,学校将提前放学的通知写
在黑板上,让学生转告家长,这是不适当的方式。

因为学校的学生大多是无行为能力和限制行为能
力的未成年人,他们的年龄和认知能力决定了他们兴趣容易转移,注意力不集中。

学校写在黑板上
的“重要”通知,这些学生可能看过后很快就忘在脑后了,更不用说让他们准确无误地转告家长了。

学校本应当以书面形式写了通知由学生们交给家长,或者通过电话联系,让每一个家长都知道提前
放学的事,但学校由于过于自信,轻信学校的通知可以以写在黑板上的方式让孩子们带回家。

本案
例中的受害人只有7岁,属于法律上规定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学校写在黑板上的通知要让7岁的孩子转告家长,有效性值得怀疑。

结果由于学校过于自信的过失,酿成了学生死亡的悲剧。

因此,
学校对这起人身伤亡事故未能很好地尽到告知义务,应当承担相应赔偿责任。

2、根据本案例的情况,事实上学校在校车的管理上也存在一定的漏洞。

校车应配备随车教师负
责,根据学生回程情况,严格监管学生的回程安全。

在学生到达固定接送点时,如发现某学生家长
没有到达时,应当采取一定的措施,或随车教师陪同返回,或及时联系家长,特别是当对象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时应当预计到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及时采取措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