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秋节习俗传统 ppt课件

中秋节习俗传统 ppt课件

中秋节传统习俗
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和其它传统 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 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 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 “中秋”一词的记载。
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 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 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 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一个 传统的活动,一直到了唐代,这种 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中秋节 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 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 这个节日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 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 日之一。
拜月
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
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
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
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
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
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
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
“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back
赏月
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
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
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
孩子们明白了父亲的心,都表示
愿意去。雄兔和雌兔眼里含着泪,
back
笑了。它们决定让最小的女儿去。
小玉兔告别父母和姊妹们,到月
宫陪伴嫦娥住了! 成了玉兔。
是年八月中秋之夜,月色如银,
万里一碧。
这些习俗你知道吗?
拜月 赏月 燃灯 观潮 吃月饼 玩花灯 烧花塔 猜谜
传 统 习 俗
back 民间传说 古代诗词
士鸿都中秋望月,突然玄宗兴
起游月宫之念,于是天师作法,
三人一起步上青云,漫游月宫。
但宫前有守卫森严,无法进入,
只能在外俯瞰长安皇城。在此
之际,忽闻仙声阵阵,清丽奇
绝,宛转动人!唐玄宗素来熟
通音律,于是默记心中。这正
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
得几回闻!”日后玄宗回忆月
光四射。
花灯
早在北宋《武林旧事》中, 记载中秋夜节俗,就有‘将 “一点红”灯放入江中漂流 玩耍的活动。中秋玩花灯, 在广州、香港等地,中秋夜 要进行树中秋活动,树亦作 竖,即将灯彩高竖起来之意。 小孩子们在家长协助下用竹 纸扎成兔仔灯、杨桃灯或正 方形的灯,横挂在短竿中, 再竖起于高杆上,高技起来, 彩光闪耀,为中秋再添一景。 孩子们多互相比赛,看谁竖 得高,竖得多,灯彩最精巧。
吃月饼
中秋节赏月赏月和吃月饼是
中国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
俗,俗话说:“八月十五月
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
月饼一词,源于南宋吴自牧
的《梦梁录》,那时仅是一
种点心食品。到后来人们逐
渐把赏月与月饼结合在一起,
back
寓意家人团圆,寄托思念。
同时,月饼也是中秋时节朋
友间用来联络感情的重要礼
物。
玄宗游月
相传唐玄宗与申天师及道
即合拢了。几千年来,就这样随
砍随合,这棵桂树永远也不能被
砍光。
据说这个砍树的人名叫吴刚,
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
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
back
人就把他贬谪到月宫,日日做这
种徒劳无功的苦差使,以示惩处。
李白诗中有“欲斫月中桂,持为
寒者薪”的记载。
玉兔捣药(1)
嫦娥身边有只玉兔。
据说嫦娥身体变轻,开始升空
时,惶恐中的她想抓住什么压
下身子,便抱起了一直喂养的
白兔。白兔儿便随她一起上了
月亮,成为神话中一抹可爱温
馨的色彩。
玉兔在月宫有一只捣药杵,夜
晚在药臼中捣制长生不老的灵
back
药。日本从中国传去这个神话
后,变成了玉兔在捣年糕。
玉兔捣药(2)
相传有三位神仙变成三个可
怜的老人,向狐狸、猴子、
兔子求食,狐狸与猴子都有
兔仙把嫦娥的遭遇告诉雌兔,并
说想送一个孩子跟嫦娥作伴。雌
兔虽然深深同情嫦娥,但是又舍
不得自己的宝贝女儿,这等于是
割下它心头的肉啊!几个女儿也
舍不得离开父母,一个个泪流满
面。雄兔语重心长地说道:“如
果是我孤独地被关起来,你们愿
意陪伴我吗?嫦娥为了解救百姓,
受到牵累,我们能不同情她吗?
孩子,我们不能只想到自己呀!”
概 述
下面,让我们从以下这 些方面更加深入的了解
民间传说 传统习俗 古代诗词
end
这些传说你都知道吗?
吴刚折桂
玉兔捣药 (1)(2)(3)
玄宗游月
民 间 传 说
back 传统习俗 古代诗词
吴刚折桂
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前的桂
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
边有一个人常在Βιβλιοθήκη 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
食物可以济助,唯有兔子束
手无策。后来兔子说:“你
们吃我的肉吧!”就跃入烈
火中,将自己烧熟,神仙大
受感动,把兔子送到月宫内,
back
玉兔捣药 (3) 传说很久以前,有一对修行千
年的兔子,得道成了仙。它们有四 个可爱的女儿,个个生得纯白伶俐。 一天,玉皇大帝召见雄兔上天宫, 它依依不舍地离开妻儿,踏着云彩 上天宫去。正当它来到南天门时, 看到太白金星带领天将押着嫦娥从 身边走去。兔仙不知发生了什么事, 就问旁边一位看守天门的天神。听 完她的遭遇后,兔仙觉得嫦娥无辜 受罪,很同情她。但是自己力量微 薄,能帮什么忙呢?想到嫦娥一个 人关在月宫里,多么寂寞悲伤,要 是有人陪伴就好了,忽然想到自己 的四个女儿, 它立即飞奔回家。
赏月的新景点。
观潮
在古代,浙江一带除中秋赏
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
盛事。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
已久,早在汉代枚乘的《七
发》赋中就有了相当详尽的
记述。汉以后,中秋观潮之
风更盛。明朱廷焕《增补武
林旧事》和宋吴自牧《梦粱
back
录》也有观潮记载。
猜谜
中秋月圆夜在公共场所挂着许 多灯笼,人们都聚集在一起, 猜灯笼身上写的谜语,因为是 大多数年轻男女喜爱的活动, 同时在这些活动上也传出爱情 佳话,因此中秋猜灯谜也被衍 生了一种男女相恋的形式。
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间以月饼
相赠,取团圆之义。
中秋节之夜有一大特色赏月活
动叫“走月”。皎洁的月光下,
人们衣着华美,三五结伴,或游
街市,或乏舟秦淮河,或登楼观
赏月华,谈笑风生。明代南京建
有望月楼、玩月桥,清代狮子山
back
下有朝月楼,都是游人“走月”
时的赏月胜地。而解放后建的莫
愁湖公园之抱月楼,则成了市民
back
燃灯
明清时期,民间还有在中秋之
夜燃灯的习俗。中秋夜点的是
宝塔灯,主要在南方流行。宝
塔灯,即由村童捡拾瓦砾搭成
宝塔形状的灯。清代苏州村民
在旷野用瓦叠成七级宝塔,中
间供地藏王,四周燃灯,称为
“塔灯”。广州儿童燃“番塔
灯”,用碎瓦为之;还有柚皮
back
灯,用红柚皮雕刻各种人物花
草,中间安放一个琉璃盏,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