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初中语文有效教学的思考(郑桂华)
初中语文有效教学的思考(郑桂华)
积累 “从、奔、轩邈、反”等文言词语, 在理解文句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把握发言权
• 有不少人害怕讨论,原因是不知道什 么时候发言或者在讨论中如何根据讨 论的进程调整自己的发言内容。下面 有这些小技巧可能对大家有帮助。
• 如果你在较晚的时候发言:你可能会觉得别人已 经把话说完了,自己似乎已经无话可说了。这时 你可以先说明自己的立场。然后归纳一下前面的 发言里有哪些是你赞成的,哪些你是反对的。你 可以对赞成的观点予以补充,比方说举一个例子; 对反对的观点予以修正。 • 如果你发言时被他人打断:如果你就此放弃发言, 可能你很难有机会再说明你的观点。所以,你需 要有技巧地把说话机会抓回来。你不妨说:“对 不起!我想先说完我的观点,这样大家都会比较 清楚我的意见。”或者你可以说:“我的意见并 非如此。请耐心听我说完。”当然,你这样说时, 不可以生气,要保持一个温和的态度。
•
• 30对年后余光中曾谈起当年的创作情况: “那时,我刚从美国回到台湾,觉得美国摇 滚乐的歌词非常奇妙,所以我有意要写一首 节奏整齐的诗,让作曲者可以很方便地谱成 歌曲。整首诗的意念是从邮票开始的,开始 仅仅就是一枚邮票。当然,邮票的两边得各 有一个人,有寄信的,还有收信的。然后从 邮票推出去,跟它接近的长方形,那可能是 一张车票、船票,然后还可以是一个坟墓, 还有隔开我们的海峡……当然,我也是事后 才想到原来是这么回事,写的时候就全凭直 觉了。”
1. 教学进程要环环相扣
• 学习活动之间有内在的逻辑关系 • 学习活动与学习目标之间有内在的 逻辑关系
活动分析
布置作业 请根据《祖国啊,我的祖国》的朗读体 会,课后美读以下课外诗歌: • 北岛《我不相信》 • 顾城《一代人》 • 叶文福《祖国啊,我要燃烧》
与前面的内容关联
• 许多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思考…… • 迷惘的我 告诉你吧,世界!我-不-相-信! ——北岛《我不相信》 • 深思的我 ——顾城《一代人》 • 沸腾的我 ——叶文福《祖国啊,我要燃烧》
4.设计合适的教学目标的依据 • • • • 学生 课程标准 教材 教师
——学生的认知现状是教学设计的逻辑起点
阅读教学:发现文本的核心教育价值
• • • • 具有语文特点 具有明显的特征 具有统领性 便于上升为规则
问题思考:过多关注文本内容
谈生命 冰心 一江春水 奋斗不息
生命
一棵小树 苦乐相随
古德拉德(J· Goodlad,1979)认为有五种 I· 不同的课程在不同的层次运作。
• • • • • 理念课程(idea curriculum) 正式课程(formal curriculum) 知觉课程(perceived curriculum) 运作课程(operational curriculum) 体验课程(experienced curriculum)
2. 对几种学习结果的反思
• 区分偶然的学习和有意义的学习 • 区分无效学习、机械学习、有意义 的学习
区分三种学习结果
①既不能记住什么,也不能理解或应用 什么,这就是“无效学习” ; ②虽然能记住什么,但没有理解也不会 应用,这就是“机械学习”; ③不仅能记住,还善于应用和迁移,这 就是“意义学习”。
事实性知识 概念性知识 程序性知识
元认知知识
连续的目标:以情感领域目标为例
• 克拉斯沃尔等人给情感范围提出了从最少 介人到最深介入的5个基本目标。包括: • 1.接受:知道或听到某事。 • 2.反应:作为体验的结果的新行为。 • 3.价值评估:显示出某种介人。 • 4.组织:把一个新价值融合到已有价值之 中。 • 5.价值内化:坚持按新价值标准行事。
与学习目标关联
知识目标
1. 学习积累字词“干瘪”“淤滩”“驳 船”“簇新”“胚芽”等。 2. 了解有关舒婷的文学常识。
美国的调查研究
• 在克莱斯威尔初级中学,教师们将69%的 课堂时间用于教学,25%的时间用于课堂 常规;但是,在费尔菲尔德初级中学,教 师们则把87%的时间用于教学,而只有9% 的时间用于课堂常规。
——卡罗尔·西蒙·温斯坦著,田庆轩译,《中学 课堂管理》华东师大出版社2006年7月,第115页
• 教什么:关注教学目标到关注学习结果 • 怎么教:开展符合学的逻辑的教学活动
• 理念课程:诸如政府、基金会或特定的专业团体探
讨的课程问题、提出的课程改革方向,都属于“理 念课程”。
• 正式课程:指由州政府或地方董事会核准的课程方
案,可能是各种理念课程的综合或是修订,也可能 包括其他课程政策、标准、科目表、教科书等。
• 知觉课程:指学校教师对正式课程加以解释后认定
的课程。
• 运作课程: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实际执行的课程。
• 困惑二:苏仙岭可写的景物很多,是不是都 写进去?应该怎样选景呢? • 困惑三:如果我选定了想写的景物,又怎样 能写得生动呢?
主要板书
《苏仙岭游记》
• 动词 • 白鹿洞 • 比喻拟人 (线索) (内容) (技巧)
描烦恼 你能用恰当的修辞(比喻、夸张、拟 人……)形象地描一描你心中的烦恼吗?
• • • • • • • • • ——我的烦恼,像一丛灌木,阻挡了我的进步。 ——我的烦恼像一座山,比喜马拉雅山还高的山。 ——我的烦恼像灰尘,无法避开,无处不在。 ——我的烦恼像心中的阴霾,挡住了心中的太阳。 ——……想解脱也解脱不了。 ——我的烦恼像是寄生虫,永远寄居在我的心里。 ——我的烦恼像是拦路虎…… ——我的烦恼像几堵墙,永远挡住我…… ——我的烦恼像满野的荆棘……
正确
• 符合语文学科 • 符合该学段要求 • 符合这个班学生的学习现状
• 当我们的教学目标达成得太 快太快的时候,我们需要警
惕。
不好的教学目标几种情况
• 模糊的目标 • 杂乱的目标 • 错误的目标
• 模糊不具体的目标很难带给 学生学习的成就感。
教学目标分析示例
• 叙真事,要把事情写细,还可以适当辅 以场景的渲染与烘托。 ——“细”是什么样?怎样写细?…… • 抒真情,就是把所经历的真实的人和事 所产生的内心思想感情用抒情或议论的 方式表达出来,不空洞议论,不无病呻 吟。 ——怎样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教学的重心
• 由关注文本内容转向关注文 本表达特点
设计举例
• 《安塞腰鼓》
• 《给女儿的信》 • 《乡愁》
设计示例:为《乡愁》的结构命名
• 《乡愁》用四个段落,四种意象。这样的结 构像有些歌词,学生可能会说到“重复”, “强调”。“重复”是同样的反复,这里是 形式同样,内容有变化,不同于单纯的反复, 有重复,有上升,有叠加,可以命名为重叠 结构,复歌结构,复沓式结构、层递式结构 等等。 优点:一唱三叹,层层叠加,反复渲染,如 绘画之皴染,音乐之复调。强调,扩大,浸 润,对人的感情反复冲锋,层层围攻,步步 深入,难以抵挡。
• 扩展—辐射式结构:扩展式结构,也叫辐射式 结构,它是从一个基点出发,逐渐向深处、广 处、远处推去,相关意象一一展开,暗示、联 想、记忆、感觉逐渐完全打开,浸透在一个特 殊的气味和诗歌氛围里。 • 这种结构方式使诗意在一个过程中越来越丰富、 越来越深厚,扩大并复杂化了人的感觉。 • (摘自《现代诗歌阅读》华东师大出版社2004 年版)
分析学习需要
• 在这种条件下需要教学吗? • 如果不需要教学,那么应运用什么样的 弥补策略? • 如果有必要开展教学,那么应该教些什 么? • 谁是教学的预期对象? • 教学应达成什么目标,即最终应让学生 表现出什么样的行为?
3.有效教学目标的特征 • 单节课目标: 正确、具体、 弹性、集中 • 单元教学目标:连 续
• 体验课程:指学生实际学习或经验的课程。
——钟启泉《现代课程论》(新版)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年229页
反思:
• 教师想教的与应该教的一致
• 教师想教的与实际学生的学习内容与接受评估、检测 的内容一致
《读课文
学写作》郴州市六中
朱志虹
• 困惑一:看了苏仙岭的很多美景,都想描述 一番,可又觉得景致多,思路乱。我该用什 么线索来组合这些景点呢?
“访谈”的学习
• 本组元学习实用访谈技能。我们的学习将 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展开; • 访谈的任务和要求是什么? • 如何准备提问? • 提问和应答的技巧有哪些? • 访谈前应该进行哪些案头准备工作? • 访谈的过程包括哪些环节?
安德森认知目标二维分类
知识维 认知过程维 记忆 理解 应用
分析 评价 创造
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郑桂华
30多年前的声音
• 吕叔湘《当前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问题》: “新近公布的《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 试行草案》规定,十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 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 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 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中小学语文教 学效果很差,中学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大家都 知道,但是对于少、慢、差、费的严重程度, 恐怕还认识不足。” ——1978年3月16日《人民日报》
建议
• 写作教学的目标:由抽象上升到
具体
设计示例 • 具体生的的描写 • 叙述一个曲折的故事
想当然代 替描写
有什么
像什么
主观评价 代替描写
怎么样
多角度描摹
整体到局部
《春》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
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 还眨呀眨的。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 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 薄烟。
5. 几组教学目标的平衡
• 基本目标与附加目标 • 目标的预设与生成 • 目标的隐藏与明示 • 近期目标与长期目标 • 三维目标的关系
二、开展符合学的逻辑的教学活动
• 贯穿线索:主问题或者重要项目,教学 进程要环环相扣; • 教学活动:在对话中生成教学内容;活 动节奏、活动形式等; • 教学板块:启动性活动-发展性活动- 总结性活动(注重作业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