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格局下的新能源安全观参考文本

新格局下的新能源安全观参考文本

新格局下的新能源安全观
参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新格局下的新能源安全观参考文本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油价正在蹿升。

20xx年6月纽约市场每桶原油价格为
24.29美元,20xx年1月4日上涨至43.91美元,
20xx年7月14日,更蹿升至78.4美元,在4年的时间
内世界原油价格上涨了3.2倍!每桶80美元的油价已经触
手可及。

有业内机构分析预测,油价还要上涨到每桶105
美元!油价蹿升使石油消费国的经济不堪重负。

油价持续上
涨有可能引发石油消费国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威胁了
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

作为经济安全重要一环的能源安全
问题,已经列入了世界各国政府的议事日程。

油价为什么不断蹿升?
一个最通常的解释是世界的可开采石油资源只够消费
40年左右了。

的确,从历史的眼光来看,包括石油在内的矿石能源已经难以支持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了,人类应该早做准备。

但是,英国石油公司公布的另一组数字表明,全球石油探明储量从1971年的729.4亿吨增加到20xx年的1567亿吨,储采比由28.3年提高到41年。

也就是说,至今为止,新发现的可采石油储量增速比消费量的增长更快。

今后还会有新的油田被发现。

因此,在今后10年到20年内,石油的供求关系是可以实现平衡的,油价本不应蹿升得如此之快。

油价蹿升的根本原因,在于石油蕴藏的地理分布不平衡和西方国家特别是石油垄断集团对石油资源的垄断政策。

世界的石油资源主要蕴藏在中东、非洲、拉美的少数国家、俄罗斯和中亚地区。

多年来,世界能源的主要消费国凭借自己的资金、技术和军事实力,垄断了世界石油的生产、定价(销售)、运输和加工。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
发展中国家的兴起,世界的产业结构正在发生深刻的调整,能源的消费结构也在随之调整。

但是,西方国家为了自己的私利,仍然竭力维护它们对石油资源的垄断地位:海湾战争是一场“石油战争”,美国为改造中东而发动的伊拉克战争也是一场“石油战争”。

当前伊朗核危机除了防止核扩散,更深层的背景也离不开该国乃至中东地区的石油资源的博弈。

西方国家为了削弱俄罗斯在石油问题上的影响力,不惜耗费巨资修建了巴库——第比利斯——杰伊汉(土耳其)的输油管道,使里海和中亚地区的石油可以不再经过俄罗斯而输往欧洲。

西方国家总是要求刚刚加入经济全球化大潮的发展中国家开放其商品。

市场、资本市场、资源市场,可是他们却总是对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型国家关闭市场。

这些所谓大国石油博弈的实质,是西方国家要维持其对世界石油资源的垄断。

其出发点,是一种只能导致油价蹿升和国际冲
突的过时的安全观。

能源安全倍受关注
前不久,俄罗斯政府借主导八国首脑峰会之机,提出了“能源安全”新概念,推动八国首脑通过了《圣彼得堡能源安全行动计划》。

其要点是:各方一致认为,为了确保全球能源市场的透明度、可预见性和稳定性,有必要按照输出国和消费国均能接受的价格进行长期、可靠和无损于生态环境的能源供应,更积极地推广节能计划与可替代能源,实现平衡、稳定的能源保障,八国集团和国际社会应为开发创新技术开展密切合作,以建立未来能源保障技术的基础,提高能源利用效益。

尽管达成这些共识是一个进步,但是,正如欧盟负责贸易事务的委员曼德尔森所说:“虽然人人都在谈能源安全,但我们所需要的是供应安全,俄罗斯所需要的是需求安全。

”西方与俄罗斯对能
源安全的不同理解和战略目标的相左,使人们有理由怀疑已经达成的共识能否得到真正的落实。

引人注目的是,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今年7月举行的八国集团与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对话大会上,提出了中国的能源安全主张:“为保障全球能源安全,我们应该树立和落实互利合作、多元发展、协同保障的新能源安全观。

”为此,胡锦涛提出各国应在三个方面进行努力:加强能源开发利用的互利合作;形成先进能源技术的研发推广体系;维护能源安全稳定的良好政治环境。

他特别强调:“各国应该通过对话和协商解决分歧和矛盾,而不应该把能源问题政治化,更不应该动辄诉诸武力。

”这表明,全球能源安全要求摒弃垄断和霸权,实现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的合作共赢。

中国的新能源安全观跳出了纯技术观点、学究式的供求关系分析和“大国博弈”的老套路,把国家间的互利合作、先进能源技术的研发推广体系的建
立以及创建能源安全的和谐的国际政治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实现全球能源安全和最终解决能源问题指出了方向。

应该说,中国的新能源安全观是这次八国南北对话会的一个亮点,并且得到了俄罗斯、法国和其他欧盟国家、印度及美国的积极回应。

8月4日,美国能源部助理部长帮办弗雷德里克森在参议院表示,美国和中国面临同样的能源挑战,双方加强在能源领域的合作,符合彼此利益,也有利于世界的能源稳定。

这些初步的积极进展表明,新能源安全观一旦被世界各国普遍接受,将引导各国从能源争夺走向能源合作。

能源合作将成为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世界格局多极化和构建和谐世界的强大动力。

这是中国提出的新能源安全观的深远历史意义之所在。

请在此位置输入品牌名/标语/slogan
Please Enter The Brand Name / Slogan / Slogan In This Position, Such As Foonsion。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