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调控法》PPT课件
1
.
宏观调控法-税法
•
一、税法概述
•
(一)税收与税法的概念
•
税收是指以实现国家职能为目的,基
于政治权力和法律规定,由政府专门机构向居
民和非居民就其财产和特定行为所实施的强制、
非罚与不直接偿还的国家征收行为,是国家财
政收入的主要形式。
•
税法是由国家制定、认可的,并由国
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调整税收关系的规范系统。
实行加成征收,即个人取得劳务报酬收入的应纳
税所得额超过2万元至5万元的部分,按照税法规
定计算的应纳税额,加征5成;超过5万元的部分,
加征10成。
•
(3)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
和其他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其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
13
.
第4部分 宏观调控法-税法
•
四、企业所得税法
4
.
宏观调控法-税法
•
二、增值税法
•
增值税是以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
为课征对象的一种税。
• (1)生产型增值税;
• (2)收入型增值税
• (3)消费型增值税
5
.
宏观调控法-税法
•
1.增值税的征税范围
•
增值税的征税范围是销售货物、进口货
物和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
•
(1)视同销售行为
•
(2)混合销售行为
2
.
宏观调控法-税法
•
(二)税法构成要素
•
1.税收主体
•
2.征税对象
•
3.税率
•
4.纳税环节
•
5.纳税期限
•
6.纳税地点
•
7.税收优惠
•
8.法律责任等
3
.
宏观调控法-税法
• (三)税法体系 • 实体税法: • (1)增值税法 • (2)消费税法 • (3)营业税法 • (4)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 • (5)财产资源税 • (6)行为税 • 程序税法
•
(1)申报制度
•
(2)查验货物制度
•
(3)进出口货物放行制度
36
.
第4部分 宏观调控法-对外贸易法
•
4.技术进出口管理制度
•
技术进出口,是指从我国境外向我国境
内,或者从我国境内向我国境外,通过贸易、投
资或者经济技术合作的方式转移技术的行为,包
括专利权转让、专利申请权转让、专利实施许可、
技术秘密转让、技术服务和其他方式的技术转移。
.
第4部分 宏观调控法-对外贸易法
•
二、对外贸易经营者
对外贸易经营者是指依法取得对外贸
易经营资格而从事对外贸易经营活动的自然人、
法人和其他组织。
对外贸易经营者依法自主经营、自负
盈亏。从现行的规定来看,对外贸易经营者的权
利主要有:(1)对外经营自主权;(2)自主使
用外汇权;(3)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的请
•
2.商业银行的业务管理
• (1)负债业务
• (2)资产业务
• (3)中间业务
28
.
第4部分 宏观调控法-金融法
•
四、银行业监督管理法
•
1.银行业监管概述
•
银行业监督管理是指对银行等金融机构
的设立、业务经营及其他活动所进行的监督、管
理,有广、狭两义。广义的银行业监督管理包括
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自我监督、管理和有关机关对
•
企业所得税是国家对企业或其他组织获取
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开征的一种税。
•
1.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
•
根据我国《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企
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包括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
14
.
第4部分 宏观调控法-税法
•
2.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
•
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是应纳税所得额。
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
其进行的外部监督、管理。狭义的银行业监督管
理是指外部监管,即国家有关机关对银行业金融
机构的组织及其经营活动所进行的监督和管理,
如银监会的监管、审计机关的监管、财政机关的
监管等。
29
.
第4部分 宏观调控法-金融法
• 2.银行业监督管理措施
•
(1)一般监督管理措施
•
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根据履行职责的需要,有权
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规定报送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
其他财务会计、统计报表、经营管理资料以及注册会计师
出具的审计报告。
•
除此之外,还有现场检查、监管谈话、信息披露
、业务限制、非现场检查等。
30
.
第4部分 宏观调控法-金融法
• (2)接管、重组和撤销
•
银行业金融机构已经或者可能发生信用危
机,严重影响存款人和其他客户合法权益的,国
24
.
第4部分 宏观调控法-金融法
•
2.货币政策
•
(1)货币政策目标
•
货币政策目标是一国的中央银行据以制定和执行
货币政策的依据。
•
《中国人民银行法》第3条:“货币政策目标是保
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25
.
第4部分 宏观调控法-金融法
•
(2)货币政策工具。
•
货币政策工具是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手
、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
亏损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
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公式为:
•
应纳税所得额= 收入总额-(不征税收
入+免税收入+准予扣除的项目+允许弥补的以
前年度亏损)
15
.
第4部分 宏观调控法-税法
•
3.企业所得税的税率
•
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为比例税率,有普通
税率和优惠税率之分。
• (3)税收保全措施
• (4)强制执行措施
• (5)税款征收的优先权
• (6)税款征收的代位权和撤销权
• (7)税款的退还、补缴和追征
• (8)税款征收的滞纳金
21
.
第4部分 宏观调控法-金融法
一、金融法概述 金融是指货币、货币流通、信用以及与 之直接相关的经济活动。 金融法是调整金融管理关系、金融业务 关系和金融机构或金融组织的内部关系的法律规 范系统。
区分为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
•
自2000年1月1日起,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
企业的投资者也作为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
8
.
宏观调控法-税法
•
1.个人所得税的征税项目
• (1)工资、薪金所得;
• (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 (3)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
所得;
•
(4)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投资者的生
求权;(4)外贸代理权。
33
.
第4部分 宏观调控法-对外贸易法
•
三、货物与技术进出口管理
1.货物进出口管理制度
(1)货物进口管理
(2)货物出口管理
(3)国营贸易和指定经营
国营贸易:按照有关规定,国家可以
对部分货物的进出口实行国营贸易管理。
指定经营:国务院外经贸主管部门基
于维护进出口经营秩序的需要,可以在一定期限
•
2.个人所得税的计税依据
•
个人所得税的计税依据是纳税人取得的应
纳税所得额。
•
应纳税所得额是个人取得的每项收入所
得减去税法规定的扣除项目或扣除金额之后的余
额。
•
我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采取分项确定、
分类扣除,根据所得的不同情况分别实行定额、
定率和会计核算三种扣除办法。
11
.
第4部分 宏观调控法-税法
•
3.个人所得税的税率及应纳税额的计算
• (1)工资、薪金所得,适用5%~45%超额累
进税率。
•
(2)稿酬、劳务报酬、特许权使用费、财
产租赁等应纳税额的计算,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
元的,减除费用800元;4000元以上的,减除20%
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12
.
第4部分 宏观调控法-税法
•
对于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的,可以
产、经营所得;
•
(5)劳务报酬所得;
9
.
第4部分 宏观调控法-税法
• (6)稿酬所得; • (7)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 (8)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 (9)财产租赁所得; • (10)财产转让所得; • (11)偶然所得; • (12)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 •
10
.
第4部分 宏观调控法-税法
•
对外贸易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与世界上其
他国家或地区之间所进行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
动。按照《对外贸易法》第2条的规定,对外贸易
是指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和国际服务贸易三
个方面。
•
对外贸易法确认的基本原则:统一对外
贸易基本制度的原则;充分发挥地方积极性的原
则;平等互利的原则;互惠的原则;对等的原则
。
32
22
.
第4部分 宏观调控法-金融法
•
金融法体系:
(1)金融机构组织法
(2)银行业务法
(3)外汇管理法
(4)票据法
(5)证券法
(6)信托法
(7)保险法
23
.
第4部分 宏观调控法-金融法
•
二、中国人民银行法
•
1.中国人民银行的法律地位
•
(1)发行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