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循环冷却水加药及水质处理 (2)

循环冷却水加药及水质处理 (2)

循环冷却水加药及水质处理一.总述冷却水在循环系统中不断循环使用,由于水温升高,水流速度的变化,水的蒸发,各种有机物质及无机离子的浓缩,冷却塔及水池在室外受阳光的照射,风吹雨淋,灰尘杂物的进入,以及设备结构与材料的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会产生比直流系统更为严重的沉积物的附着,设备腐蚀与微生物的大量滋生,以及由此带来的黏泥污垢堵塞管道等问题、这样的结果会危与破坏工厂的长周期的安全生产,甚至造成损失,所以必须多循环冷却水系统水质进行日常的有效的监控,使上述问题得到解决与改善、开放式循环冷却水系统通常要关注的三个主要问题就是:结垢;腐蚀;与微生物及黏泥、1、沉积物的析出与附着一般天然水中都溶解有重碳酸盐,这种盐就是冷却水系统发生水垢的主要成分、在直流冷却水系统中,重碳酸盐的浓度较低、但在循环冷却水系统中,重碳酸盐浓度随着蒸发浓缩而增加,当其浓度达到过饱与状态的时候、或者在经过换热器传热表面使水温升高时,就会发生如下的反映:Ca(HCO3)2=CaCO3↓+CO2↑+H2O冷却水经过冷却塔向下喷淋时,溶解在水中的CO2就会逸出,这就促使上述反映向右进行、 CaCO3沉积在换热器的表面上,形成致密的碳酸钙水垢,它的导热性很差.水垢附着的危害,轻者就是换热器的传热效率降低,影响产品质量与产量,严重的则堵塞管道、2设备腐蚀循环冷却水系统中,大量的设备就是金属制造的换热器.对于碳钢制成的换热器,长期使用冷却水,会发生腐蚀穿孔,其就就是腐蚀造成的、a)冷却水溶解氧的电化学腐蚀、结果就就是微电池的阳极区的金属不断的溶解而被腐蚀.B) 有害离子引起的腐蚀.金属的腐蚀速率与水中阴离子的种类有密切关系,水中的阴离子在增加水中金属的腐蚀速度方面有如下的顺序:NO3-<CH3COO-<SO42-<CL-<CLO4-C) 微生物引起的腐蚀循环冷却水的微生物的滋生,也会引起金属发生腐蚀.这就是由于微生物排除的黏泥与无机垢与泥砂杂物等形成的沉积物附着在金属表面,促使金属腐蚀、此外,在金属表面与沉积物之间缺乏氧,因此一些厌氧菌得以繁殖,当温度在25-30℃时,其繁殖更快、对金属的腐蚀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上述因素对碳钢的腐蚀通常使换热器管壁穿孔,形成渗漏,损失物料,污染水体,影响产品质量、D)微生物的滋生与黏泥冷却水中的微生物一般就是指细菌与藻类.在新鲜水中,一般细菌与藻类都比较少,但在循环冷却水中,由于养分的浓缩,水温的升高与日光照射,给细菌与藻类繁殖创造了迅速繁殖的条件、大量的细菌分泌出的黏泥象黏合剂一样,能使水中漂浮的灰尘杂质与化学沉淀物等黏附在一起,形成沉积物黏附在换热器的传热表面上的,即就是生物黏泥、黏泥积附在换热器壁上,除会引起腐蚀外,还会使冷却水的流量减少,从而降低换热器的冷却效率;严重的,这些捻泥会将管子堵死,迫使停车清洗、(我们的控制标准:异氧菌总数<1*105个,现在我们的系统稳定在300-1000个之间,主要依靠投加氧化性杀生剂强氯精结合非氧化性杀生剂来实现的。

二、循环冷却水系统中的沉积物沉积物包括:水垢(SCALE),淤泥(SLUDGE),腐蚀产物(CORROSION PRODUCTS)与生物沉积物(BIOLOGICAL DEPOSITS)构成.通常,我们把淤泥,腐蚀产物与生物沉积物三者统称为污垢(FOULING)、天然水中溶解的各种盐类,如重碳酸盐,硫酸盐,氯化物,硅酸盐等、其中以溶解度重碳酸盐Ca(HCO3)2, Mg(HCO3)2为最多,也最不稳定,容易分解生成碳酸盐、(说明:冷却水经过冷却塔相当于一个暴气过程,溶解的CO2逸出,因此水的PH值会升高、Ca(HCO3)2=CaCO3↓+CO2↑+H2O此时,重碳酸盐在碱性条件下也会发生如下的反映Ca(HCO3)2+2OH-=CaCO3↓+CO32-↑+2H2O在水中有CaCL2时,还会产生下列反映:CaCL2+ CO32-= CaCO3↓+2CL-在大多数情况下,换热器表面上形成的水垢就是以碳酸钙为主的、这就是因为硫酸钙的溶解度远远大于碳酸钙.而磷酸盐相对较少,(我们控制的正磷就是3-4PPM)、因此,形成磷酸钙水垢的机会也很少、污垢就是由颗粒细小的泥砂,尘土,不溶性盐类的泥状物,胶状氢氧化物,杂物碎屑,腐蚀产物,油污,特别就是菌藻的尸体及其黏性分泌物等组成。

水处理不当,细菌控制杀灭不及时,或腐蚀严重,水质浊度过高等,都会加剧污垢形成,当这些杂质经过换热面时,特别就是水走壳程,流速缓慢的部位污垢沉积更多。

三,水垢析出的判断(1)碳酸钙垢析出的判断碳酸钙在水中达到饱与状态的时候,存在如下动平衡关系。

Ca(HCO3)2=Ca2+↓+2H CO32-①H CO32-=H++ CO32-②CaCO3= Ca2++CO32- ③根据上述平衡关系,朗格利尔提出了饱与PH与饱与指数的概念,以判断碳酸钙在水中就是否析出水垢,并提出了用加酸或用加碱预处理的方法来控制水垢的析出。

如果冷却水系统中碳酸钙呈饱与状态,则反应式1,2与3处于平衡状态,重碳酸钙既不分解为碳酸钙,碳酸钙也不会继续溶解。

此时的PH称为该水的饱与PH值,以PHS表示。

朗格利尔推导出了计算PHS的公式,即PHS=(9、7+A+B)-(C+D)雷滋纳根据此提出了稳定指数分析判断公式:2PHS-PH的差值来(PH水的实际PH值)判断水垢的析出。

此差值称为饱与指数,以R。

S。

I=2PHS-PH与6进行比较。

R。

S。

I=2PHS-PH〈6结垢R。

S。

I=2PHS-PH=6不结垢也不腐蚀R。

S。

I=2PHS-PH〉6 腐蚀注:PHS=(9、7+A+B)-(C+D) A:总溶解固体系数B:温度系数C:钙硬系数D:M-ALK 碱度系数如现在我们的冷却水分析结果就是:TDS: 1000 A=0、2水温:35℃B=1、79钙硬:520 C=2、70M-ALK:100-110 D=2、00则PHS=(9.7+A+B)-(C+D)=(9、7+0、2+1、79)-(2.70+2、00)=6、99R.S、L=2PHS-PH=2*6.99-8.0=5、98≈6 结果较好四、循环冷却水系统中沉积物的控制一,水垢的控制我们知道在循环冷却水中最主要的的水垢就是碳酸钙垢、因此日常水垢的控制主要就是指碳酸钙水垢的控制、而磷酸盐垢与硅酸盐垢因在水中其成垢离子浓度一般都很少,就是不容易析出的、附:冷却水中正磷酸根控制指标为PO43_为3.5-6ppm ,实际控制结果为大约4ppm),硅SiO2<150ppm,实际控制结果为:5-9ppm)而对于碳酸钙垢的控制我们采用的采用的就是:1 >加酸1、加硫酸,因为了防止增加水中的CL-,不加盐酸、加硝酸会带入硝酸跟,有利于硝化细菌的繁殖、由于重碳酸盐在水中常呈下列平衡: Ca(HCO3)2=Ca2+↓++2HCO32- H CO32-=H++ CO32-所以加酸带入的H+,可使反应向左进行,使重碳酸盐稳定、但要注意的就是,加酸后,水的PH值会降低,如不注意控制而加酸过多,则会加速设备的腐蚀、为防止硫酸腐蚀储罐与低温下不结晶,现夏季所用硫酸为:98%冬季:93%。

2>投加阻垢剂从水中析出碳酸钙等水垢的过程,就就是微溶性盐从溶液中结晶沉淀的过程.按结晶动力学的观点,结晶的过程首先就是生成晶核,形成少量的微晶粒,然后这种微小晶粒在溶液中由于热运动(布朗运动)不断的碰撞,与金属壁也不断的进行碰撞,碰撞的结果就是提供了晶体生长的机会,使小晶体不断的变成了大晶体,也就就是形成了覆盖传热面的垢层。

所以,从碳酸钙的结晶过程瞧,通过投加一种药剂,破坏其结晶的增长,就可以达到控制水垢的形成的目的、这就就是投加阻垢剂。

二、污垢的控制污垢的构成主要就是尘土,杂物碎屑,菌藻尸体及其分泌物与细微水垢,腐蚀产物等构成、因此,欲控制好污垢,降低补充水浊度要求补充水浊度<5 ppm,我们公司采用的补充水其浞度〈1ppm, 规范中规定,循环冷却水中悬浮物浓度<20PPM、,同时此控制指标也可以由冷却水的浊度直接反映出来。

三循环冷却水系统中金属的腐蚀及控制冷却水系统要解决的第二个问题就就是冷却水系统中的金属设备的腐蚀、(1)冷却水中金属腐蚀的机理我们知道碳钢金属的表面并不就是均匀的、当它与冷却水接触的时候,会形成许多微小的腐蚀电池(微电池).其中活拨的部位叫阳极,腐蚀学上叫阳极区;而不活泼的部位叫阴极,腐蚀学上叫阴极区、极反应式为:在阳极区: Fe →Fe2+ + 2e在阴极区: ½O2+H2O+2e→2OH-由以上分析知道,金属的腐蚀就是金属阳极区的阳极的溶解反应,金属的腐蚀破坏仅出现在腐蚀电池的阳极区、因此,在腐蚀控制中,只要我们控制好腐蚀过程中的阳极反应与阴极反应两者中的任意一个电极反应的速度,则另一个电极反应的速度就会随之而受到控制,从而使整个腐蚀过程受到控制、(投加缓蚀剂N7359)、其腐蚀情况可以由冷却水中的以下分析指标来判断.冷却水系统中金属的腐蚀的影响因素,概括起来有:化学因素,物理因素与微生物因素.a)PH值一般象如果该金属的氧化物溶于酸性水溶液而不溶于碱性水溶液的,例如镍(NIE),铁(Fe),镁(Mg),等,则该金属在低PH值时就会腐蚀的快些,而在高PH值下,就会腐蚀的慢一些.如: Fe在PH>7后,腐蚀速度一般<0.25mm/a、b)阴离子其作用机理就是会使金属上保护膜的保护性能降低,离子半径小,穿透性强,容易穿过膜层,置换氧原子形成氯化物,加速阳极过程的进行,使腐蚀加速,引起点蚀、对于不锈钢换热器,CL-就是引起应力腐蚀的主要原因,因此,冷却水中CL-过高,会在设备上金属应力集中的地方,如换热器胀管的边缘部分迅速受到腐蚀破坏、目前要求的指标就是<600PPMC)硬度水中的钙离子与一些阴离子如控制不好会引起垢下腐蚀、D)金属离子水中的铜等重金属离子对冷却水中钢,铝,镁,锌等这几种金属起有害作用,防止置换反应作用发生.锌离子在冷却水中对钢有缓蚀作用,因此锌在广泛用作冷却水的缓蚀剂的添加剂、一般在冷却水中的含量在(0、5—1p pm)即可、分析说明0、2ppm的锌即有对缓蚀剂明显的增效作用.E)余氯氯就是控制冷却水中微生物生长的最常用的杀生剂。

我们公司采用的就是投加强氯精(N2819SZ) 的方法来分解产生游离氯而进行杀生处理的、氯进入水中后,水解生成盐酸与次氯酸。

CL2+H2O→HCL+HCLO其中,次氯酸就是一种弱酸,在水中它可以电离: HCLO→H+ + CLO-,余氯就是指与水中的金属离子与有机化合物反应后余下的氯被称为余氯,或叫活性氯、在冷却水系统中,余氯的量的多少对碳钢就是有一定的腐蚀影响的、当水中的余氯浓度<0、4ppm的时候,碳钢的腐蚀速度很低;当水中的余氯浓度为0.5ppm的时候,碳钢的腐蚀速度开始迅速上升;余氯浓度达到0、7ppm的时候,碳钢的腐蚀速度开始超过<<设计规范>>容许的上限值(0.125mm/a)、所以我们要根据分析结果,既要保证有一定的加氯量,又要保证余氯量在我们要求的范围之内:0、2—0、5ppm、以下就是我们冷却水系统开车以来的余氯分析结果与我们与NALCO服务工程师一起测定的相关余氯控制数椐、微生物数量基本稳定在500以下,杀生效果较好,但超出余氯控制指标的频次还就是很多,虽然现在已经作到了每天根据实验室的分析结果来及时的调整加药量,但根据运行经验,余氯量的多少跟温度,天气,风速,排污量及药效等诸多因素有关,还需要继续努力做好这方面的控制工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