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41008常规病理染色技术

20141008常规病理染色技术

Page 8
(三)苏木精的氧化 1.自然氧化(成熟氧化) 暴露在阳光和空气中,这个过程比较缓慢,约需3-
4个月,但染液可使用较长时间。 2.化学氧化
采用氧化剂(如氧化汞、碘酸钠、高锰酸钾等)使 染液立即被氧化成熟。这种苏木精配制后即可使用。 化学氧化苏木精较自然氧化的寿命要短。
Page
9
1g苏木精所需氧化剂的量:
去掉不该着色的部位。
Page
12
(四)苏木精的媒染剂
苏木精被氧化成酸性染料苏木红后,仍不具有染色力, 需与媒染剂结合,形成带正电荷的蓝色色淀,才能与
细胞核结合而完成染色。 媒染剂的多为二价或三价的金属盐如铝盐和铁盐,少
数特殊苏木精也有采用铁等。 常用的媒染剂有:
硫酸铝钾(钾明矾)、硫酸铝铵(铵明矾) 硫酸铁铵(铁明矾)、硫酸铝、三氯化铁
关于封片
切片经过酒精脱水、二甲苯透明后必须湿封片。 如干封片,切片会出现黑色结晶样黑点(胞核炭化)。
伊红染色后或脱水后直接吹干会出现细胞核收缩、龟 裂,细胞收缩,组织间隙增加,透明度差。
Page
47
不同封片
Page 48
(二)影响HE制片因素 1.组织脱水、包埋
①取材:组织取材大小适度。 ②固定:充足、及时、固定液的量。
5.冰醋酸、柠檬酸:
抵消氧化剂的氧化作用,使苏木精与苏木红保持均 衡。同时又可增加细胞核的选择性染色,使细胞核 染色质显示清晰细致。1g柠檬酸=20ml冰醋酸。
(醋酸比例一般为染液3%-5%的量比例)
Page
16
(六)影响苏木精氧化的因素 1.酸碱度:染液偏碱性氧化快,中性时稍慢,酸性时
较慢。染液内加酸(冰醋酸或柠檬酸)可延缓氧化 作用。
2.贴片位臵恰当 “定点”“定向”
Page
44
面部包块 临床诊断:面部痣? 两个不同包埋面结果
最终病理诊断:基底细胞癌
Page 45
3.染色核浆分明、红蓝适度 4.无污染
组织污染是制片的禁忌 5.封片采用湿封片
6.封片无气泡、胶不外溢 封片树胶适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浓度适中
7.切片标签端正、编号清晰
Page
46
②一瞬间由红色转变为紫蓝色慢慢扩散:成熟且质量好 ③很快散开呈蓝色:已经失效
Page
19
3.将苏木精染液滴在滤纸,染液在滤纸上扩散片刻,
外周呈紫蓝色,中心呈紫红色圆斑:质量好的染液。 周边不呈紫蓝色:染液不成熟或没有配制好。
Page 20
二、苏木精染液的性质 (一)Harris苏木精 传统、经典的经氧化汞化学氧化成熟的明矾苏木精。
三、染色后的处理(脱水透明) 1.染色后的脱水:由低浓度向高浓度乙醇逐级过度, 保证脱水彻底。
Page
4
2.脱水后的透明
四、封固
1.甘油明胶封固剂:脂肪染色的标准封固剂。 2.中性树胶封固剂:最常用封固剂。
Page
5
一、染料的性质 染料具有染色能力须具备的条件:
①本身具有颜色,即其分子结构中要含发色团。 ②与被染组织有亲和力,即其分子结构中要含有助色团。
1、切片要求 2、染色要求
质控要求
质量控制是保证正确病理诊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Page 43
(一)常规HE制片质控要求 1.切片完整、厚薄均匀,无刀痕、无皱褶
组织包埋面按有病灶的一面向切面包埋 胃肠道等管腔组织应有层次、小组织各块切全
厚度为3-5um为宜,淋巴结组织稍薄 切片刀需锋利,展片水温适度(石蜡熔点减15°C)
Page
14
(五)苏木精染液配制试剂作用 1.无水酒精: 溶解苏木精,抑制真菌生长。
2.碘酸钠(钾)、氧化汞:
氧化剂,使苏木精经过氧化后变成苏木红。 3.硫酸铝钾、铵、铁: 媒染剂,其中三价铝离子与苏木红结合形成蓝/黑色
的色淀,与细胞核内核酸的磷酸根牢固结合而着色。
Page
15
4.甘油: 稳定剂,防止苏木精在空气中不断氧化,延长染液的 使用时间。
在实际配制苏木精染液时,常用半量碘酸钠,目的是 先使部分苏木精氧化成苏木素,染液中未被氧化的苏 木素在染液保存和使用过程中慢慢被完全氧化。
Page 11
苏木精属于进行性染色还是退行性染色,是由苏木精
染液内苏木素的浓度和被氧化程度而定。 1.进行性染色:苏木精染色后,组织和细胞的不同部
分深浅恰如其分地被显示出来,无须分化。 2.退行性染色:先将组织过染,再用分化剂有选择性
醇溶性伊红Y:称为四溴荧光素,易溶于酒精,不溶于水。 水溶性伊红B又称蓝光伊红,二溴二硝基荧光素二钠,
易溶于水。 醇溶性伊红B又称醇溶伊红B,溶于乙醇。
伊红B略带蓝色,与蓝色的苏木精对比染色不理想,
Page
26
水溶性伊红配制简单,最为常用。但染液使用一久后
易长真菌而污染切片及出现沉淀,需经常过滤。染色 后需要流水稍洗再进行脱水。(水洗及低浓度酒精脱
Page
29
分化液:
0.5ml 浓盐酸+99.5ml 70%酒精 蓝化液:
1g碳酸锂+100ml蒸馏水 0.3ml浓氨水+99.7ml蒸馏水
Page
30
四、常规HE染色流程
Page
31
细胞核呈蓝色,细胞质、肌纤维、 胶原纤维、和红细胞呈不同程度的红色。
Page 32
细胞学HE染色
Page 33
Page 13
苏木红与铝盐结合形成蓝色色淀(Harris苏木精)
苏木红与铁盐结合形成黑色色淀(Weigert铁苏木精) 色淀与细胞核结合牢固,水、乙醇都难以洗脱,有利
于苏木精染液的对比染色,且在完成染色后经脱水、 透明、封固过程不容易脱色。
Weigert铁苏木精染液作为耐受分化和用较强酸性染料 做复染的首选细胞核染料。
Page
28
返蓝目的: 蓝→红→蓝过程 苏木红与Al3+形成蓝色色淀的结合、离解和再结合的 过程。蓝色色淀在酸性环境处于离子状态,呈红色 (色淀离解);红色离子状态的色淀,在碱性/中性 环境中处于结合状态,呈蓝色(色淀形成)。 返蓝控制: 通常用流动自来水冲洗10-15分钟。若用碱性蓝化液 可缩短时间,但蓝化后也需流水冲洗2-3分钟。
五、HE切片的规范技术标准
质量标准
1 2 切片完整 切片厚薄均匀
满分(分)
15 15
质量缺陷减分
①稍不完整:减1-7分 ②不完整:减8-15分 ①厚薄不均:减3-6分 ②切片厚,影响诊断:减7-15分
3
4 5
切片无刀痕、无皱褶、无颤 痕
切片无污染 切片染色对比清晰、红蓝适 度、透明度好
15
15 20
③脱水:彻底、时间的控制。低浓度酒精脱水可延长。 ④透明:透明宜充分,不过度。一般60-90min。
⑤浸蜡:一般2-3小时。 ⑥包埋:组织包埋面正确,优质的包埋石蜡。
每个环节衔接恰当
Page 49
脱水严重不足:无法切片
2.氧化剂的量:加入氧化剂后苏木精可立即被氧化成 熟可用。
3.温度:碘酸钠作为氧化剂时,在常温下加入即可, 氧化汞作为氧化剂时,需煮沸苏木精加热才能起到
氧化作用。
Page 17
(七)配制后苏木精染液的判断 1.采用组织进行预染色。
Page
18
2.将几滴苏木精染液到自来水中: ①不散开且仍保持红色:未足够成熟
水均有分化作用。 ) 醇溶性伊红染色可不经水洗直接进行乙醇脱水、二甲 苯透明和封片。
较常用0.5-1%水溶性伊红,染色时间为2-5分钟。
Page
27
三、分化与蓝化 分化目的: 酸能破坏苏木精的醌型结构。 用盐酸乙醇将细胞核中结合过多的染料、细胞质中吸 附的染料及不需要着色的部位离解,以利于伊红的进 一步染色。 分化控制: 分化液的新鲜程度和浓度决定分化时间。 ①新配制、高浓度分化液分化时间要短一些,反之分 化时间要长一些; ②苏木精染色时间久分化的时间要长一些,反之分化 时间要短一些。
6
切片封胶适中、无气泡,洁 净 切片标签端正牢固,编号清 晰
10
7 合计
10 100
切片质量分级标准:1.甲级片:≥90分(优) 2.乙级片:75-89分(良) 3.丙级片:≥60-74分(基本合格) 4.丁级片:≤59分(不合格)
Page 34
六、冰冻切片染色流程 1.取材后组织放臵标本托,立即放到冰冻切片机速冻 台,添加包埋剂放上冷冻锤。(1-2min) 2.将冻好的组织移到切片机夹头内夹紧,修片至适度 面,即可切片,切好的组织薄片(4-8um),黏贴 在编号的载玻片。(1-2min) 3.立即固定(95%酒精/甲醇-冰醋酸)。(30s-1min) 4.改良Carazzi苏木精染色。(50s-1min) 5.稍水洗,碳酸锂水溶液蓝化。(15s) 6.1%水溶性伊红染色。(15s) 7.稍水洗,80%酒精、95%酒精Ⅰ、95%酒精Ⅱ、无水 酒精Ⅰ、无水酒精Ⅱ逐级脱水,二甲苯Ⅰ、二甲苯 Ⅱ透明。 8.中性树胶封固,贴附标签。
Page 24
(三)伊红(曙红) 人工合成染料。
桃红色或粉红色的粉末。 伊红是由荧光素衍生而来,有多种,常规病理染色中,
主要是水溶性伊红Y和醇溶性伊红Y。 常用浓度0.5%-1%。
微量醋酸(1000ml染液中加入0.5ml)可增强着色。 常规病理染色中不采用伊红B染色。
Page
25
水溶性伊红Y
Y:代表黄色,化学名称为四溴荧光素二钠盐,其分子 内含溴愈多,颜色愈红。
Page
39
冷冻的速度
Page 40
2、固定: 防止细胞退变。切片后立即固定。 切记勿采用电吹风或酒精灯加热固定。 95%酒精或甲醇固定细胞收缩小、作用快、染色清晰、 对比鲜明。
Page
41
固定的速度
Page 4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