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试论产品设计中材料对形态的影响

试论产品设计中材料对形态的影响

试论产品设计中材料对形态的影响
——以手机外观设计为例
翁悦悦
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
摘要:材料是产品的载体,不同的材料造就产品不同的形态、色彩和材质。

以手机外观设计为例,从材料的固有性能、材型、表面质感、加工方式以及新材料、新工艺五大方面来讨论产品设计中材料对形态的影响,在产品设计时引导设计师对材料的选择,并强调在产品设计中材料工艺等技术要素的重要性。

关键词:材料;产品形态;固有性能;表面质感;加工方式;
1、引言:
人们在看到一个产品时,往往会对产品形成一个整体的视觉印象或者心理感受。

产品在形态、色彩、材质三个构成要素共同影响下,形成一个整体的视觉印象,不同的构成要素使人们对产品形成不同的视觉印象和心理感受。

可见,材料在产品设计中具有重要意义。

任何一件设计作品,都是由一定数量和种类的材料构成的,可以说,“材料是结构形式和功能的物质载体”。

①因而,在设计过程中,选用恰当的材料成为影响设计成败的重要因素。

“对材料的合理应用是形态创造的基础”。

②材料与产品形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不同的材料造就了不同的形态;反过来,设计师构想出不同的形态,要依托不同的材料作为载体来形成。

本人将以手机外观设计为例,从材料的固有性能、材型、材料的表面质感、材料的加工方式以及新材料、新工艺五个方面进行分析、讨论材料对产品形态的影响并引导设计师对材料的选择。

2、材料对产品形态设计的影响
2.1、材料的固有特性对产品形态设计的影响
设计中所使用的任何一种材料,不论是天然形成的还是人工合成的都有着其固有的自然属性。

由于材料之间自然属性的差别,每一种材料都会呈现出不一样
的表面质感。

这些属性决定了材料本身的特点,也
影响了形态的生成。

对于某一形态而言,往往有一些材料能很恰当
的表现它的造型特点和风格,而如果选择了其它的
材料,则刚好相反,对其形态特点可能会有弱化和
分散的作用,因而,一种材料的自然属性应该是同
该材料形成的形态相匹配的。

例如图1的诺基亚
N91,外壳用不锈钢材料恰好与之硬朗的形态相匹
配,表现造型大气稳重、成熟等特点。

因此,设计
师要了解各种材料的固有性能所表现出来的风格
和与之相匹配的造型特点,才能在手机设计中体现
形态的恰如其分与美感。

2.2、材料的材型对产品形态设计的影响
同一种材料不同的成形方式,会使物体的整体形态呈现出不同的视觉特征。

材料的加工形态包括三种:线材、面材、块材。

③用线材表现的形态,具有流畅的空间运动感觉,
它可以成为形体的骨骼,也可以作为形体的轮
廓。

线材又有直线材和曲线材之分。

用块状材料
来表现的形态,具有很好的重量感,给人以敦实、
厚重的感觉。

面材的情感含义是轻薄而具有延伸
感,面材的切口方向有近似线材的含义,而平面
方向却给人块材的感觉,所以面材是线材与块材
的综合体,对于面材的形态,如果处理得当的话,
就能使人产生既轻盈而又充实的感觉。

④例如图2
的OPPO a520,它的表面大部分材质是注塑成面
材形态的,给人轻盈但充实的视觉感受。

同时,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产品形态的形
成是多种造型特征的互相搭配和对比,因此,形
态设计是否成功,需要综合考虑各种材型不同的视觉特征。

2.3、材料的表面质感对产品形态设计的影响
不同种类的材料,由于其物理与化学性质的不同,表面质感也不同。

通过视
觉和触觉,可以感受到材料的表面质感,不论它是透
明还是不透明,柔软还是坚硬。

例如木材给人舒适、
自然的感觉;金属给人冷峻、高贵的感觉;而皮革则
给人雍容、温暖的感觉。

因此,材料自身的肌理也是
形成形态视觉印象的重要元素。

同样是手机,选用不
同的材料,给人的心理感受会有很大的差别,粗糙的
肌理给人以厚重、苍劲的感觉,而光滑细腻的肌理则
给人以雅致、含蓄的感觉。

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材料
的组合形成材质之间的对比以及材料表面积(或体积)
上的分布调和,可以充分显露材质美和借助材料本身
来增加产品的艺术造型效果。

例如图3——诺基亚倾慕系列,它采用两种不同
材料作为表面装饰:皮革质地、金属质地,这两种材
料给人的感觉反差很大,但这种搭配却巧妙地体现出了设计的美感。

可见,设计不是墨守成规,设计需要在各个细节上谋求创新。

设计师要对材料有一定的敏感度,进而充分利用材料表面质感的差异性来表达设计理念和增加手机的艺术附加值。

2.4、材料的加工方式对产品形态设计的影响
“不同的材料有着不同的加工和成型方法,不同的加工工艺也将对产品形态的创新起着直接的作用。

”⑤在选择适合设计的材料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应是所选择的材料是否能够或者方便地被加工成我们所期望的形态,例如手机,是否能够表现其几何硬边的造型;是否能够加工成柔和的曲面造型;是否能够翻模出足
够小的倒角来体现手机细节的处理等等。

这就需要我们对不同材料的加工工艺有比较深入的理解和认识,以避免在加工时,出现所选择的材料不能或很难加工成我们所期望的形态的情况。

由于各种材料的自然属性的差异,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加工工艺,例如采用铝合金材料的手机诺基亚6700s(图4),采用的是金属塑性加工方法,而采用工程塑料的手机富士通F903iX(图5),采用的则是注塑加工的方法,两者的加工工艺有着很大的差别,前者的形态大多以平面、简洁为主,而后者在造型的塑造上则可以自由很多,能够设计出形态多样的曲面造型。

此外,利用塑料的表面处理技术,还可以模拟出金属、木材、陶瓷或其他自然材料的质感。

材料的自然属性在一定
程度上限制了其所能形成的形态,但是,
随着加工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新的加工工
艺的产生,这种限制会越来越少。

例如
镀铝外壳的诺基亚N8-00(图6)
因此,设计师在设计手机时,必须
及时了解和把握材料及其加工工艺,才
能更加灵活的运用材料的特性,进而能
充分的体现设计语言。

2.5、新材料、新工艺式对产品形态设计的影响
材料和工艺是产品设计的物质技术条件,也是实现产品设计的必要条件。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材料领域的科学家们不断发现和创造出新的材料和开发出新的工艺,每年都有很多新材料、新工艺投入生产和应用,这些新材料、新工艺对产品设计师而言,无疑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想象空间,实现更多可能的形式。

LG公司在2009年世界移动大会的时候推出了一台透明手机LG Crystal。

从这款手机的名字我们可以知道其一定和水晶、透明有关系。

这款手机是全球第一款透明手机,采用滑盖的设计,手机滑起滑盖后键盘的部分是透明的,从手机质感、形态上来说无疑是一次巨大的尝试与变革。

它的按键采用双层有机玻璃制成,中间使用镀膜技术制作触点,形成按键。

全键盘发光采用LED直接照射有机玻璃发光。

如图7、图8所示。

三星公司2008年推出了一款环保手机W510,如图9所示。

这款手机是以绿色环保为基调设计的,其制作材料的原料是匪夷所思的玉米淀粉,这是一种没有污染,纯天然的材料。

虽然这种技术在工业上已经广为使用,但用在手机量产上还是第一次。

可见,新材料、新工艺对于手机设计来说,从形
态、质感、理念上都有全新的改变与进步,促使手
机产业不断的发展。

但是,新材料的不断出现,必
然会使一些旧的材料不断消亡,这也是材料领域的
新陈代谢。

一些新材料具有了旧材料无法比拟的优
越性,比如性能提升,成本下降,会很快代替旧的
材料。

对于某一形态而言,使用了新材料、新工艺
后可能使得这一形态更加易于加工和成型,从而提
高了形态生产的效率。

因而如何合理利用新材料、
新工艺,进行手机的产品设计创新,应该成为设计
师必须具备的设计素养。

3、结语
我们生活的世界,物质材料极大丰富,丰富的材料启发了产品设计师无穷的设计灵感,造型相似的手机因选材不同而呈现出多姿多彩的视觉印象和心理感受。

尤其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新材料、新工艺层出不穷,深深的影响着工业设计的发展,因此,材料工艺技术要素是产品设计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对于设计师来说,结合材料学中影响造型的各种因素去进行形态的思考是必然的也是必须的。

”⑥因此,在进行材料选择时,必须对可选材料的各种特性以及加工工艺有充分的了解,综合考量、灵活运用,这样才能表达出设计师所想要表现的设计形
态和设计理念。

【参考文献】
【1】杨大松,立体形态设计基础【M】,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2003
【2】谢大康,刘向东,基础设计——综合造型基础【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3】江湘芸编著,设计材料及加工工艺【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4】李锋,吴丹,李飞,从构成走向产品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5】王明旨,产品设计【M】,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9
【6】朱钟炎,朱钟炎产品造型设计教程【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