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行政职能

行政职能


第二节 公共需要与行政职能
2. 社会公共需要分类:
①纯社会公共需要,主要靠政府财政无偿性收入来提供, 如国防,治安,司法,义务教育等。 ②介于社会公共需要和私人需要之间在性质上难以严格 划分的需要,其中大部分也是由财政通过无偿性收入来 满足,如高等教育,福利房等。
第二节 公共需要与行政职能
3. 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
第三节 行政职能的内容
b竞争性垄断:在市场竞争中形成的。 c 行政性垄断:凭借行政权力使得某些企业或半企业半
事业单位得以实现限制竞争的一种状态,严重阻碍中国
市场经济发展。这是反垄断当务之急,也是反腐败(反 权钱交易中的制度腐败)的当务之急。 d 封建性垄断:利用暴力欺行霸市行为,以强权暴力为 手段,以牟取暴利为目标,以掠去消费者消费剩余为代
第二节 公共需要与行政职能
4. 社会公共需要与行政职能的联系:
① 公共物品的消费观:包括物质公共需要和精神公共需要。 意义:准确把握需要与消费的关系,为消费领域政府职能 转变,为鉴定政府宏观经济政策发挥作用。 ② 公共物品与社会经济的具体联系:包括生产资料,生活 资料,消费资料。做这种划分意义:为我们正确认识政府 在社会不同领域的不同职能提供基础。
第二节 公共需要与行政职能
一、社会公共需要的含义 二、社会公共需要分类
三、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
公共需要与行政职能
1. 社会公共需要含义:
社会公共需要,是指社会作为一个整体而提出的需要。 ①社会公共需要是社会成员作为一个整体共同提出的; ②社会公共需要是由整个社会集中执行组织的,他一般需 要政府及其他公共组织提供。
第三节 行政职能的内容
④收入分配职能(经济职能的重点): a 初次分配:在此领域,政府制定公平,合理分配政策, 防止不正当竞争,制定垄断,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秩序, 保护劳动者的身份自由,择业自由等。 b 再次分配:通过税收进行强制性地重新分配收入,保 证全社会尽可能多的人的基本生活能得到保障,实现社 会上的健康与稳定。 c分配死角:解决无法进入分配的人的生活保障。国家通 过制定一系列社会保障政策,目的保证无收入,低收入 社会成员获得基本生活条件。
①政府财税职能(政府存在运行的物质基础): a维护社会公平:要求①横向公平(即享受福利水平参与 社会分配)相同应缴纳相同的税收;②根据纳税人的缴费 能力来确立其应承担的税赋。
b体现效率:无论社会设置,税务,税率,还是财政预 算都要有利于社会资源有效配置、经济机制的有效运行。 包括:①经济效率:政府财税机构在运行中实现税收成 本最小化。②社会效率:市场失灵时政府需介入,且政 府提供纯公共物品时要实现损失最小化。
与一般管理职能的比较分析
第三节 行政职能的内容
一、政治职能 二、经济职能 三、文化职能
四、社会职能
第三节 行政职能的内容
1. 政治职能:
① 专政职能:政府为维护阶级统治,维护国家政治经济 社会秩序,动用国家机器,防范和打击敌对势力和反社 会分子。(维持,维护职能) ② 民主职能:政府通过完善各种民主制度,确保作为同 统治阶级的人们(或公民)平等地掌握政治权利。 ③ 国际政治职能:在国际政治交往中,政府有树立一国 在国际政治交往中的形象的职能与功能,是制约政府的 重要环境因素。
第三节 行政职能的内容
补充 当前中国在货币管理方面的职责与功能:
1)货币的传导机制:保持货币币值稳定,以促进经济增长。 2)货币管理工具的功能:中国长期以来确定了存款储蓄金, 利率再贴现,再贷款。反映出中国政府对货币管理的高度 控制。 ③产业管理职能: a 结构:实现国家产业结构高级化,符合国家地区实际情 况。 b 布局:实现国家产业布局合理化。如三线建设:把重工 业,军事工业迁移到内地。 c 技术:引进、开发基础性技术研究。
①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根据程度差异,可将公共物品分为: a纯公共物品:任何人都可享受,具有排他性,非竞争性; b俱乐部似公共物品:有一些物品同时具有非排他性,非 竞争性,但到某种程度就会变成排他性,竞争性,这观点 是布坎南提出的,也被称为私有局部公共物品; c公共池塘式物品:具有非排他性,但是不具有非竞争性, 也被称为公共私人物品。 ②私人物品:具有排他性,竞争性(在成为他人私有物品的 过程中具有)。
第二节 公共需要与行政职能
③ 公共物品消费空间:包括全国性的,地区性的。意义: 把握中央与地方政府职能界线,为进一步认识划分一个国 家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职能提供基础。 ④ 从公共物品提供来看:
a国有公共物品(完全由政府提供)。只能由政府提供, 由政府规划、计划、出资再交给私人生产。 b私有物品(私有组织提供)。满足日常、一般性、个人 发展需要。 c意义:为我们研究生产成本,交易规范提供依据,同时 为我们研究国有,私有经济(比例、结构、分布)提供 一个研究工具。
c 环境技术管理:制定技术政策,技术标准制定,技术 开发。
第三节 行政职能的内容
③发展医疗事业:
a制定有关医疗卫生的法律、法规; b制定发展规划和战略目标; c制定技术规范和卫生标准监督实施; d制定防治规则; e组织对疾病的预防和控制。
④人口管理: a人口问题最直观体现在公利与私利的关系上; b生育权是基本人权之一; c人口与自然资源之间的矛盾,社会总需求与人均收入 水平之间的矛盾; d社会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
第三节 行政职能的内容
补充 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1)保护产权:认为在市场经济各种作用中,保护产权是政 府的首要职能,是对社会中一切合法的利益集团和个人合 法利益的保护,调动所有社会成员的参与积极性,明确产 权,明确职责。
2)制定公共政策:从威尔逊开始,政府被认为是被执行政 策的机构。持此观点认为政府是主动的,积极的,是为社 会发展主动选择政策的机构。在市场经济中,政府必须作 为公共政策制定者越来越突出。
第三节 行政职能的内容
3)协调各种利益关系:社会是人们实现各自利益而相互协 作的结合体,因此社会发展必然产生人与人之间、行业、
地区之间的利益分化,形成不同利益群体阶级、集团,从
而产生利益矛盾、冲突,政府通过各种手段、方法调节利 益矛盾和冲突,因此政府是社会利益的调解者。
第三节 行政职能的内容
2. 经济职能:
价,以扰乱社会秩序为后果。
第三节 行政职能的内容
3. 文化职能:
①含义:政府指导和管理文化事业的职能,通过制定文化政
策实现管理。是行政管理职能中最为古老的职能。
②核心:维护、弘扬某一意识形态,说明论证其统治的合
法性。
③作用方式:
a文化无强制性,通过意识形态影响人们的思想,达到对 社会的控制,而经济和政治作用方式具有强制性。 b教育、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家庭,学校与大众传媒均是 起作用的社会组织。 c培养公民的道德品行、社会责任感,来源于多种形式的 早期教育。 d防止、制止“糟粕”的出现,净化社会风气。
第三节 行政职能的内容
②保护环境:
将保护环境列入政府职能中的原因: a生态环境是人类和其他生物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b人类生产活动会不同程度地破坏环境。 c在其执政期间,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怎样做? a环境保护计划的制定:具体包括工业,交通,污染防 治,流域污染,防治计划。 b 环境保护的质量管理:组织制定各种标准,还要进行 环境监督,评估预测。
第一节 概念分析
③从管理过程角度看:行政职能包括决策性职能,执行 性职能,控制性职能,辅助性职能。
④从社会供求关系角度(政府存在理由):社会供求关 系由简单到复杂,行政职能也由简单到复杂。 ⑤从环境角度看:有什么样的环境,就会产生什么样的 政府职能,环境的构成因素成为影响政府职能的重要因 素。行政职能包括经济职能,政治职能,文化职能,社 会职能,自然环境职能,国际职能。
第一节 概念分析
⑥从历史角度看:行政职能表现出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 程。
a古代行政职能:古代时生产力低下,行政职能简单, 混杂且具有综合性。 b传统农业社会:农业社会中,农业大力发展,行政职 能增加了水利管理职能,因为农业是国家命脉,水利是 国家的命脉。 c 现代工业社会:政府开始处理社会公共事务,随着科 学技术发展,不断出现新问题,社会分工细化,政府职 能分解。
第一节 概念分析
3. 职能、功能、作用的比较:
①职能:包括内容、实质、方向、角色、作用,是职权 (决定了主题可以采用某种方法,手段)+职责(决定了主 题不应该采用什么方法,手段)+结果的共同体,职责具有 预设性,职能设置包含主体的价值取向。 ②功能:强调结果的产生,但不关注结果是否积极的,有 利的作用。 ③作用:强调某种结果的产生,作用与功能相比,关注积 极的结果,如果是消极结果,必须加“消极作用”等。 总结:职能关注结果产生的方法和手段,功能和作用不关 注结果产生的方法和手段。
第二节 行政职能的内容
补充 垄断与反垄断:
1)垄断:市场竞争发生到一定高度必然产生与竞争相对 的现象,来源于市场竞争,是市场异化的一种力量。
2)垄断产生的原因: ①合法原因:专利。 ②合理原因:a市场主体敢于冒风险,依靠独家投资 形成独家经营; b科学合理的经营;c市场主体依靠资 本积累。 ③非市场原因:a依靠行政权力;b以强权暴力为手段, 以谋取暴利为目的,损害消费者利益。
第三节 行政职能的内容
4. 社会职能:
①提供社会保障: 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状态: a 国家建立时:国家福利+单位保障 b 文化大革命时:停止状态 c 调整恢复:基本引用国家建立时的状态,即国家福利 加上单位保障。 d 90年代: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优抚。 e 90年代至今:较全面,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 利,社会互助,优抚安置,个人储蓄。
第三节 行政职能的内容
3)反垄断:反垄断不是否定和消灭,而是将垄断限制在社 会经济可以接受的范围,要有一定社会容忍度,要有一定 适度。
4)中国政府对垄断的观点:中国的垄断不是由充分竞争而 来的,而是从计划经济直接过渡而来的。 5)当前中国市场经济中的垄断类型: a自然性垄断:在市场需求量既定下,有一个企业生产 力比有两个企业或更多企业生产更能节约成本,那么就 会形成垄断地位。这样的企业不是成本市场价格的接受 者,而是制定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