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京宋庄的历史

北京宋庄的历史

策略规划与设计 之作业:宋庄的昨天今天与明天指导老师:XXX 老师班级:XXX姓名:XXX走进宋庄在北京天安门前的长安街东延长线咫尺之地,京杭大运河的北端有一座古城,这就是首都的“左辅雄藩”——通州。

在通州城北,有两条不可多得的历史景观,造就了北京小平原的自然河流,这就是大运河的源流——温榆河与潮白河。

在两条母亲河之间,有一片秀美繁荣的土地,这就是闻名遐迩的艺术群落——宋庄。

宋庄的昨天悠悠岁月,历尽沧桑,通州区这片辽阔原野,有多少代勤劳的前人在开发,在耕耘。

远在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的五帝时代,这些传说中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或部落联盟的领袖,曾将中原划分为九州,宋庄镇曾属于幽州之域、冀州之士、幽陵之区。

传至夏、商及周初,这里先属冀州、后隶幽州,再改辖于周武王分封帝尧之后的诸侯国——蓟。

大约在西周中期,蓟微燕盛,同是被周王分封的燕国把蓟国吞并了,于是宋庄村这里归属于燕国。

新中国成立以后的考古发现,北京地区新石器时代的人类遗迹有30余处,大都在山下河谷之处,完全处在平原的并不多见。

然而在通州区一望无垠的大地上,曾于1975年8月、1995年6月先后在今梨园镇北三间房村西土岗处和宋庄镇菜园村南取沙坑出土了两件青沙岩石斧,距今已有四五千年。

这就表明,在很早以前,先人已经在这里进行生产活动,他们在一条大河(后来叫沽水)的两畔繁衍生息,代代相传。

可以说,宋庄镇域曾是通州区最先开辟的地域之一,通州区悠久灿烂历史文化从这里开始。

宋庄镇域多河富水,一望平川,土地肥沃,四季分明。

在镇域的西部,有两条河流自北而来,向南流去,一条自昌平而至,称温榆河,一条从顺义而入,叫小中河。

在镇域的东部,也有两条河流,一条曾纵贯辖域中部,名潮白河(今中坝河),一条曾抚界南流,谓漒漒河(今潮白河)。

四条古老河流天造地设不约而聚,平行纵穿仅仅百余平方公里的镇域,这在北京、在华北、在中国,乃至世界,都是不可多得的自然历宋庄牌楼(2005年建成)史景观。

宋庄的文化底蕴通州是京杭大运河北端的水陆都会,文人墨客多流连于此,文化积淀丰厚,明清时期建有州学、书院、会馆多所,潞河书院(现今的潞河中学校址)为东路厅所辖10州县最高学府,至今已有139年的建校史。

通州境内有众多名胜古迹,现存的燃灯佛舍利塔、永通桥及石道碑、李卓吾墓、潞河中学红楼、通州清真寺、张家湾城址及通运桥等多处市级文物。

“云光水色潞河秋,满径槐花感旧游,无恙蒲帆新雨后,一枝塔影认通州”,这是清代文人对当时通州的描述,燃灯佛塔更是以“一枝塔影认通州”而成为通州城及京杭运河北端的标志。

通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

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向来是文脉蔚然、古韵萦绕。

千年底蕴,形成通州特有的运河历史地域文化。

通州自金代开始至以后的800多年间,护卫与管理漕务成为其基本职能,居民生业也多因漕运所需而兴废。

因此元代以后,通州逐渐形成了以漕运为代表的特定文化氛围。

而这种特定文化中,漕运、仓储文化是其本源,其它文化多源于此。

通州在全国独具的三座庙宇中的仓神庙、铁锚寺正是通州漕运仓储文化的显著特征。

明清两代仓储衙署官员责任重大,为祈祷保佑无事,故建有仓神庙。

明朝在张家湾码头还建有铁锚寺,无论何船经此寺,舵手均要上岸入寺,恭拜祭锚,以祷安航。

每年农历三月初一,春暖花开之际,通州还在土坝码头举行开漕典礼,祭祀坝神。

漕粮的收纳和支放场景可以说是蔚为壮观,构成的是一幅幅特殊的仓储文化画卷。

依托漕运文化而衍生的民俗文化如花会、庙会、旱船、高跷、拉洋片等更融合了各地民间活动特点。

从这里可以看出宋庄的文化底蕴是相当的深厚!宋庄在今天发展的竞争力与潜力(1)在通州区11个乡镇中,宋庄镇的经济发展水平长期居于前列,具有较好的经济发展基2004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2.2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占16.1%,第二产业占49%,第三产业占34.9%。

全镇税收2.15亿元,人均生产总值1.94万元,人均纯收入8587元。

在通州11个乡镇中,宋庄镇的经济总量长期居首位。

(2)临接“三区、两城、一港、一市”的区位优势,提高了宋庄地区依托外部优势资源协调发展的关联度。

在社会发展方面,与通州新城的联系更加紧密;在经济发展方面,受新城及空港辐射影响的程度明显提高;在环境建设方面,区域分工协作的机会加大。

宋庄镇是连接顺义区、朝阳区、通州区以及河北省三河市燕郊之间的重要接合地带。

北与顺义区李桥镇接壤,西北邻顺义新城、首都机场,南部纳入通州新城,西邻朝阳农场、东接河北省三河市燕郊。

(3)宋庄西北部地区位于邻空港区域,在首都机场对周边区域经济的辐射带动下,发展临空产业、提高就业增长机会的潜力很大。

研究表明,按照航空港对区域经济作用的空间层次和时序性,分为四种类型:空港区,邻空港区,空港交通走廊沿线高度可达地区以及城市内其它区位。

邻空港区是指空港周围6-10公里距离范围的区域。

在邻空港区由于具有航空服务的便利性、快速公路交通系统的通达性、信息传递的便捷性以及人流、物流和信息流的集散点,因此这一范围集中了大多数围绕机场的经济活动,产业类型主要由货运仓储、贸易加工、商业商务、旅游等,就业增长速度高出城市其它地区2—3倍。

宋庄镇西北部就处于邻空港区。

(4)宋庄具有连接空港、铁路、公路节点的对外交通优势,为发展流通类产业项目提供了良好条件。

宋庄镇对外交通十分便捷。

京承铁路从南北方向通过,并在北部边界设有张辛站;京秦铁路从镇域南部边缘通过,并设有北刘庄站。

现状京哈高速公路、六环路、通顺路分别经过镇域,且设有出入口,并且规划有机场第二通道、京平高速公路、东部发展带联络线经过镇域;另外轨道交通M6支线、S6号线均通达宋庄地区并设有换乘车站,为宋庄与周边地区的联系提供了良好的交通条件。

(5)当代艺术家群落在宋庄小堡落户发展,使宋庄地区初步具有发展原创当代艺术、文化加工制造业、文化旅游业等方面的优势与潜力。

自1994年当代先锋艺术画家方力钧、刘炜、杨少斌、张惠平、王音和批评家栗宪庭等人来到宋庄建立工作室,目前宋庄镇小堡村已有艺术家200多名。

他们有的买房居住,有的租住农民院落,在此搭建工作室。

另外,在喇嘛庄、任庄、辛庄、霍里、六合、白庙等10个村内,还聚集了近600名艺术家,他们中有画家、摄影家、作家、雕像家、从事影视艺术的制造人、策展人、艺术评论家等。

依托佰富苑工业区(前身是小堡村工业大院),也为发展相关文化加工业创造了条件。

目前镇内有与文化产业相关的企业28家,涉及家具设计、画廊及画材销售、服装设计、印刷和教育五大类。

(6)具有发展生态旅游休闲产业的资源和条件。

宋庄镇域内有温榆河、潮白河、中坝河、小中河等多条河流经过;在温榆河东岸、潮白河西岸有丰富的地热资源。

宋庄在今天发展的限制性因素(1)宋庄镇西北部地区约18.5平方公里,位于首都机场噪声功能区域。

其中:位于一类噪声功能区域的面积约4.9平方公里;位于二类噪声功能区域的面积约8.3平方公里;位于三类噪声功能区域的面积约5.3平方公里。

(2)根据有关资料,宋庄镇域内共有六条地震断裂带,其中二级断裂带三条,三级断裂带三条;在六条地震断裂带中,其中有一条三级断裂带在镇域中部呈西南、东北向穿过,其余均在镇域边缘经过。

根据国家地震局、建设部颁发的《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年)》,宋庄镇区的地震烈度为八度区。

(3)根据1994年北京市平原区地下水严重超载区、超载区和未超载区划定范围图,宋庄镇域以北(原徐辛庄)地下水为未超采区,镇域以西为地下水超采区,镇域以东为地下水严重超采区。

(4)温榆河、潮白河是北京市域的主要河道,承担着城市防洪的重要作用,河道防洪治理任务艰巨。

宋庄的发展定位(1)作为通州新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导发展以当代艺术为核心的文化创意产业。

(2)作为通州新城运河经济轴线的北部拓展区,引导发展临空服务延伸产业。

(3)作为通州北部地区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承载地,引导发展生态型现代农业。

发展目标将宋庄规划建设成为通州北部地区城乡和谐、经济发展、环境优美的田园文化新镇。

宋庄今天的当代艺术宋庄地处北京东部发展带上,西与朝阳区接壤,距CBD中央商务区十三公里;北与顺义区为邻,距离首都机场两公里,正好处在空港相邻地区,是临空经济和科技研发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区域。

宋庄镇总面积115.929平方公里,辖四十七个行政村,镇域内户籍人口近十万人。

宋庄地势开阔,土地整合和开发建设的空间很广阔,自然及人文环境相对保存完整,民风淳朴。

目前全镇有可建设用地五万多亩,发展用地五万多亩,都市、生态农业用地五万多亩。

在两大重要水系温榆河与潮白河之间,绿地覆盖率现已达33%。

镇域西边沿温榆河道有2002年度《高尔夫》杂志评选的全球必去的十佳球场温榆河高尔夫球场,北部有亚洲面积最大、功能最全、标准最高的通顺赛马场和占地两千亩的伯爵园高尔夫球场,镇域中部有千亩荷花塘,东部有四星级运河苑度假村,东南角有大运河高尔夫球场,构成宋庄运动、娱乐、休闲度假三位一体的旅游资源优势。

宋庄还是东北及环渤海地区进京的交通要塞,公路系统发达,京哈高速路、北京六环路、通顺公路、京承铁路、京秦电气化铁路穿镇而过。

按照北京新的规划,宋庄正好位于百里长街东延线上,规划中的轻轨6号线、编组站等重要交通设施将在这里建成,把宋庄与北京城市中心区紧密连接在一起。

宋庄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富于包容性的文化艺术氛围,使她成为了投资办学的理想之地。

环境优雅、设施齐全的北京中加中学,创建于1997年,是宋庄首座与国际教育接轨的学校。

加拿大菲莎河谷大学、纽宾士域省大学、圣约翰社区学院等名校,在这里开设了最有特色的课程班。

潞州中学是一所公立完全中学并设有国际部,占地面积近八万平方米,教学条件优越。

目前已有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北京私立树人学校等二十多家学校落户宋庄。

除此之外,宋庄艺术人才集聚,已形成北京乃至中国规模最大、知名度最高的艺术家群落。

宋庄艺术村的最初形成,与圆明园画家村有着千丝万缕、不可割裂的联系。

1993年到1994年之间,圆明园画家村成为一个国内外记者、画商、艺术爱好者趋之若鹜的热闹去所,这给自由艺术家们带来了各种机会,同时也给许多画家带来了无法安静创作的困扰。

于是,1994年初春,画家方力钧、刘炜、张惠平、岳敏君、王音和批评家栗宪庭等人就来到了宋庄。

选择宋庄的原因是这里远离城市的喧嚣,又没有彻底脱离作为文化中心的北京。

同时,这里的院落十分宽敞,多为传统的四合院格局,青砖灰瓦、花格窗子,透着纯朴和传统之美。

远处的潮白河流,近处的碧绿农田都给人以开阔舒畅静谧的感觉,因此,这里十分适合居住以及安静地画画。

半年后,圆明园其他一些艺术家杨少斌、王强、刘枫桦、马子恒、张民强、姚俊杰、王秋人等也闻讯来到小堡村买了房子。

他们是最早转移到宋庄的艺术家。

相关主题